新七年級面臨心理生理雙重變化

才智咖 人氣:1.55W

七年級孩子正處於青春期,也被稱為“青春斷乳期”,國中三年對於塑造學生各方面生活學習習慣是非常關鍵的時期,同時,會考也是非常重要的轉折點。能否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對一個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專家表示,新七年級學生往往自律性差,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比較弱,因此新七年級學生首要的就是要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用更嚴格的要求去要求自己。

新七年級面臨心理生理雙重變化

分析

新七年級面臨心理生理雙重變化

北京五中分校副校長於鐵浩提到,對於剛從國小升入國中的孩子來說,需要完成習慣適應和心理適應兩個過程。國小與國中的要求不同、標準各異,軟、硬體的差別更給一些孩子帶來適應上的困擾。剛從國小畢業的學生,往往對學習方法還沒有概念,只有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才有利於循序漸進,更好地適應中學生活。

此外,一些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升入國中後出現成績滑落的情況,這一現象也很普遍。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需要適當引導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重新開始,而不能過於急躁和焦慮,在新的起點上逐漸成長、進步,就非常值得肯定。

巨人聚優1對1專家級教師王杭州也提到,七年級新生在生理、心理上都表現出了一些很明顯的特點。例如自尊心增強、獨立意識增強,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例如大多數七年級學生照鏡子的頻率有所增加。但他們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強,很容易受外界影響等。這時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各方面變化,積極與之溝通,尊重孩子的意見。

其次是在生活方面,心理上的變化直接影響學生生活上的變化,這時候最易出現的就是叛逆的心理,學生不再接受簡單獎勵式的學習或是其他方面,家長更多的應該做的是深入學生的心裡去講道理。學生到七年級進入新的生活環境,這時候也不單單是國小時的簡單的玩伴,所以家長也要幫助學生去處理學生的人際關係,如何與學生、老師溝通,如何更快地適應新的環境,為中學學習打破第一層障礙。

此外,新七年級學生還要面臨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等變化,例如語文、數學、英語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物理、化學等課程也相繼開設。這也就直接影響了第三:學習習慣的變化。國小生主要是被家長老師牽著鼻子走,到了國中必須要求學生鍛鍊主動學習、主動歸納總結的能力。

支招

1

培養學生自律意識和獨立思考

五中分校副校長於鐵浩表示,不少學生在國小階段以“他律”為主,在生活、學習上聽從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但是到了中學,就要逐漸學會自我管理。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是痛苦的,因此更需要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北京市立新學校校長、特級教師曾軍良表示,自律意識也表現在做作業時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的習慣,不要看完題目就去尋找答案,不要看完題目就去問別人,不要藉助計算器來完成作業,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條件反射,限制自身能力的'發展。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挑戰性完成作業,不要輕易放棄作業,把經過挑戰還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好,再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如果抓住了作業環節,學習成績也就會不斷提升。

支招

2

注重聽課效率 為終生學習奠基

學生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度過的,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立新學校校長曾軍良認為,學生應該特別重視課堂的學習效率,努力做好課前一切準備。同時熱情、積極參與課堂思考與合作研討;要眼、手、腦、耳並用,充分調動多個器官參與;要學會抓關鍵、抓重點、記錄好的思考方法與疑難問題,課外及時延伸、拓展與解決。當學生牢牢抓住了課堂,學習也就抓住了根本。

曾軍良校長表示,中學時代,是學習的黃金時期,是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時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好知識、打好基礎、練就本領是同學們的主要任務。

支招

3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專家表示,國中對於學生理解能力要求較高,而這些主要是以概念、性質為主,所以要求學生夯實基礎,做到這一點必須提前預習,課後鞏固。清楚認識自己的軟肋。比如有的學生幾何學的不好,比如有的學生語文作文不好,這時要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攻下自己的軟肋。學生應當有“三個本”,分別是課堂筆記本、錯題記錄本及重難點摘抄本。無論做作業還是考試前快速翻閱,養成一個固定的習慣,對於快速提高成績有很大的幫助。挑戰特色例題。有的學生做題很多但是成效卻不顯著,這是進入了題海的盲區,此時要挑題去做,做有技巧,出方法的題目。精選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