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怎樣教會我們懂得愛

才智咖 人氣:1.68W

童年缺愛,就會加倍渴求愛。

心理諮詢怎樣教會我們懂得愛

就像小時沒肉吃,如今就天天吃肉,無肉不歡,那怕已經高血脂,脂肪肝。

心不知道,身體已經不再需要那麼多蛋白質和脂肪,它只是不停地叫喚(?):不夠,不夠。還要更多,更多。(?)對愛的渴求也一樣,需要很多很多的愛。實在太飢渴了!

尤其需要的是――那種無條件的愛。

哦,這種愛實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這種愛一般出現在母親懷孕的後期以及你生下來的頭一年。然後就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稀薄。

無私的母愛是種幻想,對心理健康有益的幻想――如果你知道那是幻想的話。

無條件關愛也一樣。生命中會有那麼一些時刻讓你覺得你被無條件關愛所包圍。多麼好的感覺啊,請珍惜吧!因它終將逝去。

愛是生命的血液。

缺血要補血,缺愛自然要補愛。

所以你自然會很容易墮入愛河,自然會在愛中要求很多,自然會很害怕失去愛,自然會很依賴對方,自然會因為對方的過失而憤怒。

這都很自然,這是一個心的規律。不必為此自責或羞愧,就像那個喜歡吃肉的人,他的經歷決定了他的飲食習慣。

你的心理習慣就是不斷地尋求愛。

你會找父母、找兄妹、找老師、找同學、找朋友、找戀人要愛,就像大出血的人要不斷補血一樣。

自然你也會找心理治療師要愛了。這就是傳說中的(?)移情(?)。

移情既不神祕也不羞恥,更和愚蠢幼稚無關。

它是人的一種本性,心的一種功能,就像心會做夢一樣,心會移情。

缺血補血,這只是心理治療的一部分工作。

治療師會表達出對你的關愛,你會感受到他的認真、傾聽、關注,很多時候你會感到溫暖你會留戀這種感受,你會期望,哦,要是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兄妹我的父母我的戀人……那該多好?

這時候你開始更加感到親情、友情、愛情中的不圓滿。

你開始要嘗試把治療師變成你的朋友你的兄妹你的父母你的戀人。

你開始要遠離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人,治療師開始要變成你生命中重要人物。

然後,你必然遇到挫折和失望。

越走越近,你才發覺這份(?)治療之愛(?)看起來像是無條件的愛聽起來像是無條件的愛聞起來像是無條件的愛,但是其實它是有條件的,而且有很多條件:你要按時變錢,按時來按時走,而且他既不會完全像你的朋友也不會完全像你的父母也不會完全像你的老師或戀人……你開始對他憤怒對他不滿,有些時候你覺得他完全是個騙子是個無能的傢伙是個冷血動物。

有些時候你又很矛盾,因為看起來他並不是那麼差勁……你開始考慮要不要離開這個人?

如果你能夠鼓足勇氣說出你對他的疑惑不滿和憤怒,那麼你就幫了你自己和他一個大忙。

你們開始討論、反思你們倆的關係如何形成的,如何被美化如何惡化,她做了哪些事讓你把它天使化,而這妖魔化的'過程又是從哪裡開始的。

你們也許會發覺對愛的渴求是整個故事的推動力。也許你會開始發現在你既往的關係中都有這種模式,開始時總是那麼歡欣美好,然後你開始對對方需求越來越多,對他的不滿也越來越多,你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表達憤怒,他卻指責你要得太多,要得不恰當。

然後你開始自責可是你又無法抑制住自己不去愛,壓抑很久你更加憤怒。而他試圖以怒制怒……你們日漸疏遠,在人群中你感到更加的孤單委屈和憤怒,你開始懷凝,愛怎麼這麼難,這世間究竟有無真愛呢?

不過這次不同,治療師沒有和你爭吵沒有指貴你對他的期望,他和你來一起理解,是什麼樣的經歷和體驗決定了讓你產生了這些慾望和希求。

然後,你開始瞭解,你對他的愛中究竟有哪些成份?

你開始考慮,你究竟要他如何愛你?

你是要他保護你,要他欣賞你,要他承認你,要他關注你,要他屬於你,要他崇拜你,要他關愛你,要他帶領你,還是要他……究竟什麼是愛呢?

愛有多小少種呢?

你開始考慮這些問題,有時候你覺得有答案,有時候你更加困惑了。

你甚至開始發現一開始的那種說法――對愛的渴求是故事的推動力是多麼的膚淺和牽強,你開始發覺四面八方各種因素的聚合會決定愛的出現和愛的消失。

“哦,這並不總是和童年有關的!”

逐漸地你對治療師開始失望,你開始發覺他並不那麼有智慧。你甚至會對他開始憤怒,就像青少年對他們父母一樣。

當然,你也可能會逐漸原諒他,就像一箇中年人原諒自己父母一樣,雖然他並不完美,可是畢竟他還是認真的。況且他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地方。

你開始發現。本來應該是他包容你的。現在怎麼變成你開始包容他了。

你開始發現,無論在愛情、親情、友情中,你都變得更加沉穩和寬容,你更加珍惜愛,也開始越來越能夠付出愛,你也能夠原諒那些對你不好的人,讓你過去飽嘗愛的飢渴的人,你開始明白和理解他們的。

不知不覺中,你已經逐漸不再需要別人不斷輸送愛的“血液”給你。

你知道,心理治療應該結束了。

你會去了又來,來了又去,你會在生活中遇到苦痛的時候又偶爾回去見你的心理醫生幾次。

逐漸地,遇到苦痛時,你也許會只是想一想他,然後自己可以面對這些痛苦。

你越來越相信自己,你的情緒越來越平穩,你越來越能夠有效能的工作和愛,你開始尋求生命的意義和心靈的超越。

你幾乎都忘了你當年曾經有過這麼一段黑暗的時期,你曾經無數次地到那個心理醫生那裡哭泣。

你也許還會納悶:當年自己何以那麼自卑和痛苦?

你也許不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也許知道。但是這一切就發生了。

就像一個不識字的園丁,他無法說出一朵花為何會開放,像個科學家那樣,可是他知道如何使一朵花開放。

他知道,有些時候需要給花施肥,有些時候需要去除雜草或殺蟲,有些時候只需要等待花的開放,同時他也知道所有的花都有花期,這些美麗的花朵並不屬於他或者任何人,也沒有感謝、回報園丁或者太陽的責任和義務,它們有它們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