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浮躁心理的表現

才智咖 人氣:1.75W

學生浮躁有五種表現:

學生浮躁心理的表現

(1)上課一聽就懂,其實沒有真懂;

(2)看書一看就會,其實沒有真會;

(3)題目拿來就做,沒看清條件就做;

(4)做完題就上交,沒檢查好就上交;

(5)發現題目錯了,以為粗心不改正。

有上面五種浮躁習慣,學習成績一定不會理想。因為有上面的浮躁習慣,

會導致三種危害:學的時候學不會;考的時候考不出;錯的時候改不了。

具體分析如下:

 一.學的時候學不會

具體有以下兩種表現:

 (1)上課一聽就懂,其實沒有真懂

學習是從認識到自己不懂,或承認自己不懂開始的,直到學習者自己認為自己懂了為止。一旦自己認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學習的過程就戛然而止了。

很多同學不承認有這樣的問題,他們自認為自己上課是聽懂了的。至於後來不會做了,是因為時間久了,或者又忘掉了。

為了讓同學和家長們認清出這個問題,我特意設計了一個小遊戲。來我們這裡諮詢的同學基本都跟我做過這個小遊戲,一個很簡單的小遊戲。但這個遊戲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很難一次性做出來。我先做一遍,然後問學生:“會了麼?”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同學毫不猶豫地說“會了”,但我讓他重複的時候,他根本做不出來。有大約百分之十強的同學會說一些“差不多、好像會了”之類的模稜兩可的話。我會給他們解釋:“差不多”意思就是“差得多”!“好像會了”意思就是“肯定不會”!這樣的判斷往往屢試不爽!讓他們試驗的時候,也往往是做不出來。

還有很少的同學,大約在百分之五左右吧,他們會承認自己不會,顯然這些同學要仔細得多,經過兩三次的演示以後,他們才敢於自己親手試驗。但第一次也往往會以失敗告終。

也就是說,基本上所有的同學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沒有學會的時候自認為學會了而拒絕繼續深入學習的問題,存在浮躁的問題。

另外還有的同學上課時的一些不良習慣會直接影響他的聽課效果。

有一個八年級的女同學名字叫做李琦,她的數學和物理都在五十幾分,不能達到及格分數。她的父母非常著急,來到我們中心諮詢。

我們的老師在給她講第一節課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看似很小,卻又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她的頭髮在影響她聽課。每次她寫字的時候,一低頭,頭髮就嘩啦散落在她的眼前,她就習慣性地用手一拂,有時候還很優雅地把頭向後一甩。據上課老師統計,45分鐘一節課她拂頭髮的次數居然超過了50次!所以,我們給她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把頭髮紮起來!

經過兩個月左右的補習,她的數學和物理成績一下子提高到了八十幾分!

 (2)看書一看就會,其實沒有真會

很多學生在看書的時候,往往如蜻蜓點水,輕描淡寫翻幾頁就算是看過了,無法深入看書。

對於學生來說,深入看書有兩方面:

課前看書

目的就是找問題:

接下來該學習什麼了?

學習重在發現、探索、創新和應用,預習時先要想一想,我們已經學習了什麼知識,接下來該學習什麼了?自己來個預測。

為什麼要講這些內容?

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預習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了解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為課上更好地學習做準備。預習時可能對重點知識認識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準,這都沒關係。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做好兩方面的準備。一是查一查,感到困難的原因是什麼。是原有知識基礎問題,還是理解問。如果是基礎問題就要自覺補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決;如果是理解問題,可以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去解決。

課後看書

深入已經掌握的問題,再次尋找問題;

近期所學的整個內容體系是否明確?

本節課與已經學過的什麼知識點有聯絡?

這個部分的知識學到這裡,接下來應該學習什麼?

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學的內容創造出來?

二.考的時候考不出

指的是學習者在自認為學會的情況下,遇到自認為會做的題目,要麼做不出來,要麼做出來不能得滿分。

具體有以下兩種表現:

一是自以為會了,其實沒有真會。

二是真的會了,但浮躁嚴重,得不了分。

 (3)題目拿來就做,沒看清條件就做

學生很多時候看到題目,沒有仔細審題,而是急於動手,所以經常出現題目看不清,條件沒有看全就開始做題。這種情況做對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題目做錯了,才恍然大悟:有個條件沒看清楚!

做題目的時候,先寫出明確的已知,求證或求解,然後再做題目是一種比較好的解題習慣。

拿到題目的時候,首先要有一個平靜的心態,不要急著做題,而是要先把題目看清礎再做。

這個題目考什麼知識點?

給出的直接條件是不是能夠解出題目?

有什麼隱含條件?

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解出問題?

……

 (4)做完題就上交,沒檢查好就上交。

很多同學總是急匆匆地把題目做完就交上去了,讓他檢查,他就根本檢查不下去,有些很明顯的問題,本來應該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但他盯著看半天都看不到問題。

清華附中有一個九年級的女生名叫馬小月,在會考前一模考試以後來到我中心諮詢,她很自信地說,她這次的數學成績雖然只有六十幾分,但她實際上是八十幾分的水平。原因是因為有一道十五分的題目,她在稿紙上本來做對了,只是在往試卷上謄寫的時候抄錯了!

當時她的父母也深深地點頭,表示事實確實如此。

我問馬小月:“你覺得很委屈是麼?”

她點點頭!

我說:“那為什麼沒有檢查出來?”

她低下了頭。

我又問她:“你以前出現過這種情況麼?”

她點頭說:“出現過。”

“那為什麼沒有徹底改掉?”

她又低下了頭。

“考不好,活該!你不是八十幾分的水平,你就是六十幾分的水平!因為你現在出現這樣的錯誤,會考的時候還會出現!”

這時候她的父母開始點頭了。

我繼續說:“因為你認為這種情況只是偶爾的,下回就不會出現了,所以,你就不會認真對待,不會下定決心,也不會每次做題時做到一次性把題目做到滿分,不會每次做完考題後認真檢查直到不出錯誤。如果不是每次這麼做,到考試的時候就不能一定保證會做的題目得滿分。所以,我們認為:學習不理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浮躁。”

不檢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現之一。學生做完題目後,耐心已經達到極點,最想的事情就是趕緊交上去萬事大吉。

這種浮躁心態是學習的大敵,如果不徹底解決,學習永遠不會好。

三.改的時候改不了

具體表現為:

(5)發現題目錯了,以為粗心不改正

人大附中有位九年級年級的女生名叫孫一芮,她本來就是班裡比較出色的學生,尤其是數理化成績,有的已經接近滿分。但由於人大附中競爭非常激烈,她的排名只能在200名以後。因為人大附中幾乎是北京會考錄取分最高的中學,她要想穩穩地升入人大附中的高中部,要考到200名以內,甚至最好是考到150名以內才比較有把握。但她和她的父母覺得靠她自己的努力沒有把握達到這個目標。

她剛來到我們中心諮詢時,說了這麼一句話:“要不是犯了一些‘低階錯誤’,我的成績還要高。”

我當時就回了她一句:“你這次有多少分是因為‘低階錯誤’丟的?”

她說:“數理化三門大約就有十幾分!”

“上次考試有沒有犯‘低階錯誤’?”我進一步追問。

“有!”她很誠實。

“再上一次呢?”我步步緊逼。

“有……”她開始有些不好意思了,“好象一直有……”

“從小就是犯‘低階錯誤’長大的對麼?呵呵!”我開了句玩笑。

“對對對!呵呵……”她倒也直率。

“只要你認為是‘低階錯誤’,你就永遠改不了,就永遠不能重視這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題目會做,但怎麼都不能把會做的題目得滿分!”

“對對對!你快跟我說一下怎麼改掉這個毛病吧!”

“打掉浮躁!”

……

後來在我們的指導下,她一模進入全校前200名,二模進入前150名,最後會考的時候,她的成績在全海淀區排名第83名。

有以上5種浮躁的習慣,學生的成績一定不會理想。

TAGS:學生 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