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重點學科概況

才智咖 人氣:2.12W

為了促進考生對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瞭解,小編蒐集整理了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重點學科概況,供大家閱讀檢視。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重點學科概況

學院簡介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前身是中州大學教育系,始建於1923年,192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 1927年開始招收研究生,開河南大學乃至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之先河。1954年因院系調整,教育系改為教育教研室,1980年恢復建系。1999年7月,河南大學在原教育系的基礎上建立了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目前,學院下設教育學系、心理學系、學前教育系、教育技術系四個教學單位,擁有河南大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弱勢人群身心健康國際科技合作研究基地、河南省教育資訊化發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科學研究所、現代教育研究所、心理與行為研究所、教育行動研究中心、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弱勢人群身心健康國際合作研究中心、教師教育研究所、宋代教育研究所、學前教育資訊化研究所、人員素質測評中心、心理諮詢與輔導中心15箇中心(所),有心理與行為實驗室(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心理學實驗室、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室、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室4個實驗室。《心理研究》編輯部、河南大學教育碩士教育中心掛靠在我院。2009年,學院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學院的兩大學科,教育學和心理學兩個一級學科均為省級重點學科。教育學一級學科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高等教育學、教育技術學、教育人力資源管理、德育學7個專業招收博士研究生。教育學一級學科、心理學一級學科、教育經濟與管理二級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教育技術學、教師教育、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教育經濟與管理、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等16個專業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碩士(教育管理方向、現代教育技術方向)、應用心理碩士2個專業招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包括人力資源開發方向、心理諮詢方向)、臨床醫學臨床心理學方向5個專業招收本科生。教育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河南省特色學科(A類);心理學為省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教育技術學為校級特色專業;教育學、心理學教學團隊均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管理心理學、德育原理、課程與教學論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學前教育原理、教育研究方法、學校教育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師專業發展為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現有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在職教育碩士、函授生、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國培計劃”等學歷與非學歷短期培訓等多種辦學型別。

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有著優良的傳統,辦學之初就延攬名師,著名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李廉方、汪敬熙、左任俠、邰爽秋、肖承慎、羅廷光、餘家菊、王拱壁、霍陸亭、毛禮銳、陳仲凡、楊震華、陳梓北、孟憲德、王漢瀾、凌培炎、王丕等先後在此任教,他們誨人不倦的優良教風,代代相傳,影響深遠。

目前,全院有教職工100餘名,其中教授33人;博士生導師17人,碩士生導師60餘人。有河南省省管專家4人,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工程培養物件2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教育部考試中心兼職研究員1人,中央組織部領導幹部考試與測評中心專家組成員1人,教育部新課程改革專家指導組成員1人。

學院不僅具有優良的教風,而且有著良好的學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認真刻苦。從教育科學學院走向社會的畢業生,既有在各級教育行政和其他政府部門的管理人員,也有在大中國小、幼兒園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還有的在中外企業從事管理等工作,得到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好評。

河南省重點學科:心理學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心理學科是河南省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是趙國祥教授。心理學重點學科擁有教育人力資源管理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心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包括應用心理學、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專業)、應用心理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心理學重點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認知與管理、認知與學習、認知與健康、弱勢人群心理干預等。

心理學重點學科為省級特色專業,擁有河南省教育廳優秀教學創新團隊,應用心理學專業於2014年成功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管理心理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共享資源課,《心理學概論》、《管理心理學》獲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

心理學重點學科的心理學博士後科研創新團隊在2012年被河南省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為河南省博士後科研創新團隊,河南省弱勢群體身心健康國際合作研究中心被認定為2014年河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應用心理研究團隊於2015年獲批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目前擁有認知與學習河南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和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心理與行為河南省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科研平臺。現已建成了裝置比較完善、功能先進的事件相關電位(ERP)實驗室、眼動實驗室、經顱磁刺激(TMS)實驗室、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實驗室、經顱直流電刺激實驗室(tDCS)、基礎心理實驗室、人員選拔觀察分析實驗室、心理諮詢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分室,同時主辦有國內公開發行的專業學術期刊《心理研究》。

心理學重點學科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學術隊伍,現有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3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中央組織部領導幹部考試與測評中心專家組成員1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2人。2013-2015年期間主辦了2次國際學術會議,包括首屆處境不利兒童身心健康國際研討會、第二屆弱勢人群學習發展與身心健康國際學術高峰論壇。2013-2015年期間,選派8名優秀教師到國外著名大學或科研機構進行國際合作研究,先後與尚比亞心理學會、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南卡大學、德州農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等單位簽訂了合作科研協議。本學科近三年來獲批國家級科研專案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總經費達到282萬元;承擔國際合作專案4項,經費48萬美元(約300萬元)。

心理學重點學科在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上積極發揮心理學的專業優勢,為學校、企業和相關機構開展心理健康諮詢與輔導的服務與培訓工作,獲得了廣泛好評。

 河南省重點學科:教育學

河南大學教育學科擁有悠久的歷史。教育學科依託於教育學系,始建於1923年,1924年招收本科生,1927年招收研究生,九十多年來薪火相傳,人才輩出,是河南省教育研究的龍頭學科,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教育學科擁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河南省唯一的教育學一級博士授權學科。教育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教育學科擁有一支高學歷、高職稱、學緣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師資隊伍。

在建設期內(即第八批重點學科建設期內,2013-2015年,以下簡稱建設期),從南京大學引進教授1人;從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柔性引進黃河學者2人;2位校聘教授上崗。先後有8位教師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國外訪學。學科根據省人社廳和博管辦的檔案,組建了教育學博士後創新團隊。在建設期內,獲批了一個省級基地——河南省教育資訊化發展研究中心,獲批了兩個教育廳級創新團隊——生命與價值觀教育創新團隊和教學現代化創新團隊。學科組建了教育學博士後創新團隊。成立一個校級國際合作研究中心——河南大學教育行動(國際)研究中心,與斯坦福大學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學科成立的“科研與學科建設辦公室”、“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教師教育研究所”、“宋代教育研究所”和“學前教育資訊化研究所”五個機構也發揮了很好作用。為了更好地擴大河南大學教育學科聲譽,學院先後成功舉辦“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第十六屆年會”、“中國教育學會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全國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博士論壇”、“河南省高校首屆教育科學學院院長聯席會議”和“河南省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首屆學術會議”。

在建設期內,劉志軍教授主持的“本碩一體化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獲批國家級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在“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專案”評審中,劉志軍教授主持的“河南大學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獲批河南省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劉濟良教授牽頭的教育學專業獲批國家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013年,學科有三位教師(劉志軍、劉濟良、汪基德)被續聘為新一屆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劉志軍教授的《課程與教學論》和劉濟良教授的《德育原理》兩門課程獲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劉志軍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杜靜教授的《教師專業發展》,汪基德教授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楊捷教授的《學校教育發展》,嶽亞平教授的《學前教育原理》等5門課程獲批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這也是河南大學僅獲批的5門此類課程。

在建設期內,兩位教師(汪基德、劉濟良)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在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驗收評審中,河南大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順利通過驗收並被評為優秀。發表在A類期刊,SSCI 、SCI、 EI檢索源期刊論文的和國家級科研專案數都不斷攀升。在核心期刊上刊文166篇,其中在《教育研究》上刊文9篇。出版專著19部。獲批國家級專案15項,其中國家重大招標專案2項,教育部重大招標專案1項。汪基德、楊捷、李桂榮、嶽亞平和魏巨集聚等五位教授獲批教育廳重大招標課題。

在建設期內,學科的社會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顯著提高,社會服務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學科的社會服務由過去以教師培訓、校長園長培訓為主已經轉變為直接為教育一線服務。劉志軍、魏巨集聚、嶽亞平等教授的團隊直接深入基礎教育改革領域,以橫向課題為抓手,指導基層學校的課程改革和教師成長,受到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和一線教師的歡迎和好評。

河南大學教育學科的比較優勢在於立足河南,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河南省三大國家戰略規劃,我們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