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Ⅱ卷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及立意

才智咖 人氣:2.86W

大學聯考作文是每一年大家關注的熱點,今年大學聯考作文會是什麼樣的題目,2017新課標全國卷2大學聯考作文題目正式揭曉。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全國2卷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及及解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全國Ⅱ卷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及立意

  2017年大學聯考全國卷II作文真題:

全國卷II(適用地區: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海南)

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2016年全國二卷大學聯考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語文學習關係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係到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語文素養的提升主要有三條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

請根據材料,從自己語文學習的體會出發,比較上述三條途徑,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資訊。

關於材料分析

作文題目屬於任務驅動型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癥結是“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所以對材料所給予的情境、概念、主體必須通篇考慮,逐個過關。

材料一共由兩句話組成,創設了一個情境、一個主體、四個關鍵概念:

一個情境:語文學習關係到個人發展、國家軟實力和文化自信。

這意味著在考慮什麼是語文素養以及如何來提升語文素養的問題時,我們不能忽略語文學習的作用這個大情境。質言之,語文學習的作用可以反推出我們該形成什麼樣的語文素養以及如何習得這種素養。

一個主體:中學生的語文學習

主體決定角度,討論的主體應該扣住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來談,不應泛化為談所有人的人文素養、談語文的作用、談文化的意義等。

四個關鍵概念:

一是“語文素養”。對語文素養概念的界定是多元的,也是尚未形成結論的。但是從材料的前提情境中我們可以線索:這裡的語文素養,含義應該主要指向“關係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的素養。

二是課堂有效教學。這一途徑強調的是語文素養的提升,課堂是關鍵。考生要明白,課堂不僅教授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閱讀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語言的綜合運用等,更能讓學生接受優秀的文化薰陶。但是,也應該注意到課堂教學的有限性,課堂教學是我們提升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三是課外大量閱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提升語文素養的首選。書籍作為一種間接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更快地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以及生活的豐富性。但考生依然要辯證地看待問題,大量的課外閱讀固然能夠很好地提升語言素養,但過多、太雜的書籍也會降下我們的語文素養,在這樣一個自媒體的時代,我們更是要注意。

四是社會生活實踐。語文來自於生活,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素養的提升離不開生活,社會生活實踐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和永不枯竭的素材。如果考生從這一途徑入手,同樣需要明白,社會生活實踐雖然是語文知識不枯竭的源泉,但是很多時候它無規則、無技巧,單靠自我的覺悟是遠遠不夠的。

綜合材料寓意:在語文有助於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的情境下,討論中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

2016年大學聯考全國II卷作文範文:

範文1:閱讀,指導人生

語言促進溝通,文學淨化心靈。先秦諸子的爭鳴,唐宋文豪的遺篇,雖然相去千載,卻如護花春泥。學好語文,不僅有利於我們終身發展,更可以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提高語文素養,對於生活的理解將更加深刻,生活的本質也便逐漸清晰起來。

如何提升語文素養?課本中的詩歌散文篇篇精彩,老師口中的文學掌故興味盎然,課堂學習本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細心體會、耐心積累,不知不覺中已然受益匪淺。當我化用一句東坡詞,給自己的小書房取個雅號;當我錄下一首太白詩,裝飾了筆記本的扉頁,我也會感受到“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樂趣。然而,更加讓我親近語文,並讓我受益良多的卻是大量的課外閱讀。

還記得,在最叛逆的年齡,每當對父母心有不滿便會想起那個努力爬上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父親。那種理解和感動是讓人上癮的,於是我翻遍了校門口的小書店,邂逅了劉墉、林清玄與龍應臺。那紙上的親情與友情與我的生活互相印證,以至於在最狂放的青春年華里,我可以聽得進師長的教誨。 曾以為東晉是一個神祕而詩意的朝代,因為那個時代存在著“桃花源”。於是,我曾帶著嚮往去閱讀晉代的歷史,去品味晉代的詩歌,去查閱晉代的典籍……結果,我卻發現了那衣著“悉如外人”的村民,說著“不復出焉”的謊言,看到了漁人“處處志之”的背叛,想到了劉子驥真正的死因……那些探險般的閱讀,雖沒有將我帶到心中的桃花源,卻給了我思辨的力量。

曾以為杜甫便要紮根大地、悲憫眾生,李白則需舉杯邀月、與仙同遊,而東坡必然凡事曠達……一張張臉譜是我們從小看慣了的。然而,一旦我的閱讀突破了課本的束縛,我便看到了詩聖醉酒後那狂放不羈的言談,詩仙那渴求入世的眼神,還有東坡在獄中的心如死灰。那些自由的閱讀,雖然打碎了我心中的偶像,卻讓我事理通達。

一卷杜詩中包含唐代歷史,一部“紅樓”中囊括世間百科,時光不倒流,精力亦有限,但閱讀卻可以幫助我們穿越時光、跨越萬里,探索未知、猜想未來。三千年來,語言的共通、文化的包容是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長久統一的保證。今天,國家軟實力的增強、文化的自信則有賴於全民語文素養的提升。課本為我們選取了閱讀的方向,那些永不磨滅的名字,便是我們一生的閱讀目錄。

 範文2:歸根結底是聽說讀寫

語文其實是包括了兩部分:一,語言;二,文學。這兩部分又都包括了“輸入”與“輸出”,合起來便是:聽說讀寫。對大部分健康人來說,這是必備的技能,從牙牙學語起就必須漸漸掌握。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而語文則是一切生活模式的基礎:無論是學習新知識,去陌生國度旅行,理解未測的人生……簡單來說,就是:買部新手機,你也要能看懂說明書呀。

因此,提高語言素養,是所有學生的共同需求。一般人並非出身書香門第,有每天耳濡目染的機會,所以在課堂有效的學習,就是所有學習途徑中最系統有效的一種。

最好能在學期之初,拿到課本之後,就先通讀一遍,大致瞭解本學期的教學範圍,每一單元又分別想講述什麼。每節課前,不認識的字詞先查清楚,保證不至於在課堂間因此受到阻礙,然後,就可以開始第一部分——聽。

聽是艱難的功課,要延亙一生。聽不是吊兒郎當坐著,讓聲音左耳朵進去、右耳朵出來,和風聲雨聲落花聲一樣,成為背景聲。真正的聽應該是“傾聽”,是知道自己的邊界所在,知道哪些東西是必須聽應該聽的;是用心聽,聽了放在心裡,再用腦子分析、回味與辨析;是聽了就要聽懂,聽不懂就要問老師或者另外下功夫;是聽懂了就要做,老師講過“的地得”的用法,你還不以為然:現在人根本不分“的地得”——得,你浪費了你的聽,也浪費了老師的講。

光課堂學習是不夠的,顯然還要在課外大量閱讀,這便進入了我們的第二步:讀。一方面,我贊同開卷有益;另一方面,我傾向於多讀經典,輕讀物看著玩玩,黃賭毒黑道的爽文,其實不看也罷。閱讀,也是一種吃喝,所有食物裡都含有脂肪、澱粉、蛋白質,吃什麼都能讓人飽,提供給人必需的能量。但有些食物裡面有三聚、蘇丹紅,毒素雖微,卻完全抵消了它的好處。有些又煎又炸,油香四溢得很美味,卻會使人發胖、膽固醇上升。所以飲食界的口號是:吃少一些,吃好一些;閱讀界則是:讀多一些,讀好一些。讀經典文獻,親灸大師的風采;讀興趣所在,讓自己精益求精;讀艱澀的、似懂非懂的,訓練腦力,像掙扎過一次野外求生,會極大提高你身體各部分的機能。真正值得的好書,要做筆記,要摘抄,要與朋友討論,而且值得在一生中,反覆重看。

一邊儲備一邊運用,才是真正的提升之道。無論儒家怎麼讚揚“訥於言而敏於行”,不吭不哈的人,不擅表達,也會讓其他人覺得與他溝通不能。所以,參加社會實踐,在各種場合勇敢地、大聲地說出來。為了這一刻的不怯場,你會在事先多做準備:擬稿子,反覆念背,哪個字的諧音會讓人產生聯想,長句換不了氣怎麼辦?把它拆成短句。能夠清楚地,表達出心中所想,讓自己,和聽你說話的人,都鬆一口氣。

而最重要的一環,我以為,是寫。一位日本初等國小教育家曾認為:百讀不如一寫。我完全同意。上一百節駕校課不如親自開一次課;看一千次奧運游泳健兒水中的英姿,不如自己縱身入清波。不用擔心,提了筆不知道該從何寫起:第一朵金銀花何時開放,世界如何變成桃花的天下?那是極之自然,極之水到渠成的一件事,從綻放第一片花瓣開始。寫作也一樣,從寫第一個字開始。

喜歡寫,一定因為有話要說。你有你的一個世界,你願意與所有人分享,對音樂敏感的人把它譜成曲,曾被光影擦痛心的人變成電影人,而你,對文字有最深的觸動。那麼,就坐下來寫吧,想到什麼寫什麼。其實沒什麼難的。

沒有人是不經過苦練就一蹴而就,也沒有人廢寢忘食之後,居然沒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