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學反思「精選」

才智咖 人氣:3.28W

《散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行文活潑流暢,語言頗具層次美、節奏美、形象美,是進行朗讀節奏訓練的優美文章。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散步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散步教學反思「精選」

  散步教學反思一

《散步》是一篇歌頌親情的文章,子女對長輩的敬愛、長輩對兒孫的疼愛、濃濃的親情流淌於文章的字裡行間。親情是人間永恆的主題,最能打動人心。本文文字短小,寫身邊小事、訴心中真情,學生們理解起來並無難度。

通過對文字的解讀,結合學生的學情和本單元教學主體,我將文章主旨定位於表現濃濃的親情。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體會文中的那份濃濃親情,從而激發學生去感悟親情,擁抱親情,珍愛親情,創造親情。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創造親情的情感。另外,通過品味揣摩文字中能體現三代人濃濃親情的語句,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一)整體感知,共賞親情。

通過集體朗讀、自由朗讀相結合的手法,整體感知文字內容,共同分享文中一家四口的那份濃濃親情。引導學生思考兩個問題: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歸納時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②以課文為依據,說說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提示:可用短語、一句話等形式作答)

(二)品讀課文,感悟親情。

目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品讀課文,賞析語言,談對文中最打動自己心絃的語句感受和體會,感悟一家人的濃濃的親情。重點品讀:文中一家人的濃濃的親情是如何體現的?勾畫出文中飽含濃濃親情的詞語和句子,讀出這份深情,就你感受最深刻的內容談談自己的體會。

(三)合作探究,體驗親情

目的是通過引導學生對主旨句的準確理解,並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體驗親情的美好和珍貴。重點扣住這幾個問題:①在散步過程中“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我”為什麼感到責任的重大?通過這件事你悟出了什麼道理?②“我”和妻子是如何揹著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如何理解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③結合親身經歷談談你體會到的濃濃的親情,並說說如何去呵護這份親情?

(四)敞開心扉,抒寫親情

設計目的是藉助文字激發學生與心靈對話,與生活對話,抒寫自己對親情的理解,啟迪學生主動的去創造親情。設計會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和語文基礎的差異,我讓學生採用仿句的形式續寫,能仿寫多少就寫多少,然後交流。①親情是飢餓時的一碗米飯,……②親情是爸爸嚴厲的批評與責罵,……③親情使爸爸常年在外奔波勞碌,……

(五)小結課文,昇華親情

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讓我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家庭穩定、幸福!親情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們成長;我們離不開親情,讓我們敞開胸懷,伸出雙臂,去感悟親情,去擁抱親情,去珍愛親情,去創造親情!

這堂課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學生從“自主品讀課文,賞析語言,談對文中最打動自己心絃的語句感受和體會”,到“結合親身經歷談談你體會到的濃濃的親情,並說說如何去呵護這份親情”,再到“抒寫自己對親情的理解,啟迪學生主動的去創造親情”,學生讀有所感,讀有所獲,從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並激發創作熱情。我想這樣的課對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受用的。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都深知上好語文課,解讀文字是根本。閱讀教學過程歸根結底就是老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對文字個性化的解讀與思考。

  散步教學反思二

《散步》的教學工作已完成,給我留下太多的思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設計思路

在研讀語文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學生實際情況,緊扣單元主題和閱讀要求,設計出散文《散步》的教學思路:以“親情”為主線,關注文章的故事美和情感美,注重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並行發展;學生在閱讀的情境中進入文字的'探究,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尋找美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絡生活,將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出來。

因此,《散步》這節課的教學,我圍繞著“親情”展開:整體朗讀,感知親情;合作探究,品析親情;小結課文,昇華親情;敞開心扉,抒寫親情。進而設計了“朗讀感知”、“品析情感”、“文章回顧”、“創新表達”四個環節,注重學生聽、說、讀、寫基本能力,文字理解能力,語言概括及表達能力的培養,同時讓學生在文字中感受濃濃的親情,體悟生命與責任。

二、《散步》教學的完成情況

(一)教學目標順利完成,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由於對教材的分析較為透徹,學生學情的定位比較準確,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本課的教學中得以很好地貫穿,實施得也較為理想,三維目標的達成還是令人滿意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完成較好,囿於學生現階段的生活體驗,學生對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責任能有所理解,但沒有親身感悟,因而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從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明確自己現階段責任併力爭做有責任意識的人做起。

2、學生在本節課的朗讀較為到位,所有學生用心用情地朗讀課文,為感知故事內容做了很好的鋪墊。我深感到七年級學生的純真和對知識的渴求,我有信心讓他們的朗讀水平日漸提高。

3、解讀文字歸根結底就是教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文字進行個性化的解讀與思考。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採用了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較大程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發言積極、較為到位,加之理解後再朗讀感悟,學生對於文字的理解就更為深刻了。

4、學生在學習文章後能同教師一起對文章內容進行回顧,對文章思路的梳理完成得相當出色。

5、在“創新表達”環節,學生生成在預設之內,基本能按照“以小見大”的寫法完成仿寫練習,多數同學能圍繞主題,通過生活中的小場景的敘述,感受家庭中濃濃的親情。個別同學存在句式問題需教師加以點撥引導。

(二)我認為還有一些遺憾,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

1、朗讀是一個長期堅持的教學工作,本節課學生集體朗讀情況較好,但缺少朗讀技法的指導。如果本節課選用範讀,學生朗讀技法的欠缺就會突顯出來。

2、在分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都動起來了,分工也較為細緻,但交流的氣氛不夠濃烈,小組對個別學生的關注度不夠。

3、“創新表達”環節大多數學生能按要求完成,缺少創新的仿寫。但不能就此否定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本節課教學引發的現階段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1、語文教學要重視閱讀。

教學中要加強朗讀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注重在多形式的閱讀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朗讀氛圍,讓學生願讀,樂讀,為不同層面的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同時努力做到“以讀促學,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中有所學、有所思。

2、語文教學要關注課堂、關注文字、關注學生。

語文課堂的主導是教師,主體是學生,文字是聯絡教師和學生的紐帶。作為主導者的教師,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3、語文教學要注重知識與素養並重,關注學生長足發展。

老師不斷豐盈內心知識與內心精神,就會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豐富學生文化知識,影響學生精神世界,進而讓學生有長足的發展。

華東師範大學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經常對自身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是教師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且行且思且珍惜,我會“以思促教”,讓教學因反思更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