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歷史教學反思精選

才智咖 人氣:2.27W

做好歷史教學反思,增強課堂的實效性。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國中歷史教學反思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國中歷史教學反思精選

國中歷史教學反思精選一

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絡及橫向聯絡,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 教學效果。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 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現在新課程實施以後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 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 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 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 共同發展。

因此,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絡已知知識,發揮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裡盡情暢 遊。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 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現在的學生,他們成 長在改革開放以後,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 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誌、書刊、網路等,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 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 大量的歷史知識。他們知道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知道當今中 國“韓流” “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麼,卻似是而非,容 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 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極大的廣闊性,善於獨立思考。其實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 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 此相似的,那麼,歷史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

這種 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 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 貼近當代, 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 並不是高不可攀, 惶不可及的東西。 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 “溫故知新” 首先溫歷史之 。 “故” 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先通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 數人的支援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 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古今同理, 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巨集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 擁護、支援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 政策、措施。這樣通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可以鞏固舊知識。其 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絡各學科的知識) 。歷史包羅永珍,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 如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 還可以聯絡到語文中的典故: “徙木賞金” 、 “立木為信” 數學方面, 。 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 程,是歷史;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範疇;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 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瞭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 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 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 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 解歷史與現實的必然的, 不可分割的聯絡。 例如, 講到英國侵佔西藏地就可以提到 《紅河谷》 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西藏民風的純樸,武器的落後,但這種武器並沒有使他們屈服於列 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民族,捍衛國土的高尚氣節。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 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於更好地完成教 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

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 活潑課堂氣氛。 還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作出判斷的能力, 這樣 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 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 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史資訊。 可以激勵他們

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可以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 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 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瞭解時代資訊。不過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於引導學 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國中歷史教學反思精選二

一、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水平的提升

我從1998年至今一直從事九年級歷史教學,之所以能有一點點的經驗,那是因為我對教材熟悉罷了,教學時間長了,自然就有一點體會和感受,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致於在課堂上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抓住常規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這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老師知道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點都備出來,有條列地傳授給學生。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要抓住課堂上的40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三、抓好學生的知識點的過關檢查,及時反饋,做到功在平時

上好課,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反饋,過關檢查,在每一節上課前,老師就要對學生所學的舊知進行復習提問,這樣既檢查了學生以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起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的承上啟下作用。可謂是一舉兩得。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溫故而知新”。

四、加強中招、新課程改革等資訊的收集和處理,關注中招命題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

九年級的教學工作是直接面對中招考試。做為九年級教師不能只顧眼下,閉門造車,不去學習來了解新資訊。因此,老師要多瀏覽時下最新的教學參考、雜誌,多留意中招考試方面的資訊,便於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到功在平時,形成習慣。

 五、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判斷等諸方面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成勤於複習舊知,善於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為畢業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於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最後,我用荷蘭著名的繪畫大師梵高的名言作結:“相信我吧,在藝術問題上,下面這句話吧,實實在在的,老老實實是最好的辦法,寧肯不厭其煩地嚴肅鑽研,而不是投機取巧,譁眾取寵。”

國中歷史教學反思精選三

 一、用好歷史典故和成語非常關鍵

1.運用成語典故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比如七年級課本中的如軍事成語典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退避三舍”、“圍魏救趙”、“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把浩大的威武雄壯的古戰場充分體現出來。這些成語典故可以激發學生求知慾和興趣,從而不僅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歷史知識,而且有助於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發展。

2.運用成語典故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如孟子的“民貴君輕”和唐太宗的“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確提出君的地位和君民的關係,使學生認識到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和辯證法思想。一個典故一句成語就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如“指鹿為馬”一句能看出趙高顛倒黑白的醜惡嘴臉,“莫須有”三字能使學生體會秦檜那種奸臣的形象,學生自然能體會其全部內涵,成語典故在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藉助多媒體省時增效

歷史學科特點決定了這門課文字內容多、圖片多,如果讓學生全面閱讀課文(包括小字材料內容)和課本插圖,就很費時,藉助綏江一中教室裡現有的裝置:電腦、投影儀、電子白板、電子筆、音響等,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既能增強教學直觀性,又能節約學生閱讀材料的時間,節約以前教師上課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還能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插播與歷史有關的視訊。例如我在教學《xxx》一課時就插播了《周恩來苦撐危局》的視訊,掌握了xxx及周恩來等在“xxx”中作出的貢獻,又讓學生深刻了解“xxx”給中國帶來的危害。這樣做既達到了省時增效的`目的,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但在使用多媒體時反對“放影片”式,不是把一節課搞得熱熱鬧鬧,看電影式的娛樂,而是要根據歷史教學的需要,是為了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三、破臼除窠教學歷史

1.改變觀念: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所以人的觀念是很重要的。改變“歷史是副科”的思想觀念,改變“我對歷史沒興趣,所以我不(想)學”的思想觀念,從心裡重視歷史――一門培養素質的學科。我們可以不喜歡歷史,但不能不瞭解歷史,祖國的歷史與外國的歷史,都需要了解。可以說,瞭解歷史是現代人的一項基本素質,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

2.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說興趣不能決定一切,但培養興趣對學好歷史很重要。沒有興趣,會覺得學歷史是一件苦差事。只有對學習有濃厚興趣,遇到挫折困難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撓。

3.培養學習的主動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學習規律:什麼是學習的主動性呢?就是不靠別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動下學習。怎樣才能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呢?一是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偉大的毅力產生偉大的目的。”只有明確學習目的,認清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堅持不懈地學習。二是要採取積極的學習態度,有計劃地學習每門課程,注意做到課前認真預習,對老師要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對於疑難問題做出記號,等到老師講解時集中精神聽。

4.“溫故知新”與“溫新知故”相結合。“溫故知新”反映了學習過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認識過程必然迴圈往復、螺旋上升的規律,它告誡我們探求學問應該逐步消化,切忌囫圇吞棗,有的知識由表及裡,深思熟慮;有的知識由此及彼,融會貫通;有的知識應引進先知,觸類旁通;有的知識應該聯絡實際,具體領悟。然而“溫故知新”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識面狹窄,難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實踐中,“溫故知新”走向“溫新知故”,從後者中找方法和規律,與“溫故知新”相輔相成,成為學習方法中的重要原則。“溫新知故”是不拘於舊知,在不斷探求新知識的同時,以新帶舊,組成知識的網路系統,顯現知識間固有的邏輯關係,從而轉化能力,提高素質。

5.學歷史其實是不用死記硬背的,只要帶著心看課本,認真多看幾次課本,記清事件的背景、過程和意義,理清歷史線索就可以。

6.上課要專心聽,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絡上下文的內容記憶。掌握問答題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清晰的瞭解,再運用所學知識作答,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聞外,還能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7.要做到熟練地掌握歷史知識,一是對課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時要認真記錄好老師提出的重點內容,三是背誦;但即使是背誦也要講究方法:以時間為主軸,形成一條歷史事件演變的線索,如以“北美獨立戰爭”為例,1775年、1776年、1777年、1783年各發生的事件串成一條歷史線索。也可以歷史事件的性質為中心點,把同類性質的事件聯在一起比較、記憶,如美國獨立戰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等。

8.分析史實、理解的能力。因而歷史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運用。理出一條線索,找出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弄清每件史實前因後果,在今後歷史學科的學習中非常重要。同時,應將歷史與馬列主義的方法論緊密相連,用方法論作指導,正確地評價每一個歷史事件。

 四、幾點建議

1.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好朋友。朱永新老師曾經在《讀書,讓全民族精神起來》中寫道:“讀書,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讀書,讓博學和睿智豐富我們。”只有讀書,才能學貫中西,博採古今,才能讓學生信服,自己滿意。

2.多動腦、多思考。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師要思考,要動腦,充分考慮我的課: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

3.多交流、多合作、多反思。偉大科學家牛頓說:“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作為偉人都那麼謙虛,我們為什麼不能俯下身子和同仁們好好合作,好好研討課堂教學呢?也只有靜下心來做學問,我們才能有所提升,學然後知不足,才能取得更大進步。

如何打造高效歷史課堂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實踐與反思,旨在把歷史教學搞得最好,讓學生的歷史素養更上層樓,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