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的飲食起居養生提示

才智咖 人氣:1.98W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有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心則傷心,秋為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立夏時節的飲食起居養生提示的知識,歡迎閱讀。

立夏時節的飲食起居養生提示

立夏時節的飲食起居養生提示

春夏之間,“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平時溫文儒雅的'人,一旦到了這個季節,也易變得煩躁不安,好發脾氣、急躁。

這多是由於氣溫逐漸升高,導致心火過旺,出現口腔潰瘍、小便赤黃、大便乾結,心慌胸悶、睡眠不佳等症狀。

另一方面,天熱人易出汗,中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自然消耗心臟陰液,導致心陽更加旺盛,從而出現口乾舌燥、尿黃、尿少、尿急、尿痛等上火症狀。

值此時節,要重視精神的調養,為安度酷暑做好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幹”的境界。以下幾點是養生需要特別注意的:

1、保持良好的情緒

《黃帝內經》強調:夏季“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也提到“使志無怒”,就是要人不要因為心情煩躁而濫發脾氣,不管天氣如何炎熱,都要保持心態平和、情緒穩定,才可“心靜自然涼”。

2、合理飲食

吃苦去火,首推蓮子心

中醫認為,四季、五味與人體內臟一一對應。所謂“夏季食苦,苦味入心,可瀉心火”,夏季易心火過盛,可通過吃苦瓜、芥藍、蕎麥等來防治。

有史料記載,乾隆每到避暑山莊總要用荷葉露珠炮製蓮子心茶,以養心益智,調整元氣,清心火與解毒。它味苦,可發散心火,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體熱毒的食物。

《本草綱目》記載蓮子心“清心去熱”,搭配生甘草能增強蓮子心的瀉心火除煩之功。蓮子心2克,生甘草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數次,或加粳米同煮成粥即可。

蓮全身是寶,藕是夏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健康美食,荷花解暑功效,蓮子心能清心鎮靜,蓮鬚(荷花的乾燥花蕊)固腎澀精,蓮房(蓮子果殼)能清暑解毒。

四君子湯,健脾補氣

夏季陰雨不斷,空氣中溼度較重,易感溼邪。脾性喜燥而惡溼,一旦脾陽為溼邪所遏,就會產生食慾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脹滿、四肢不溫等脾病。所以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少生冷。

被稱為健脾補氣第一名方的“四君子湯”,人蔘9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人蔘為主,補氣健脾養胃;配以白朮,健脾燥溼,還能加強人蔘的補氣之力。

加上有健脾滲溼效果的茯苓,補脾作用更加明顯;配上炙甘草,能協調使它們共同發揮效果。

立夏時節,用“四君子湯”加上粳米熬粥,減少即將到來的炎熱給身體帶來的消耗。

此粥男人喝了可以抗疲勞,精力十足;女人喝了可以氣色紅潤,體力充沛;老人喝了可以補氣健脾,安享晚年。

三黃飲

做法:黃豆50克煮至半熟,入黃瓜1條煮爛,入蜂蜜30克稍熱,吃豆瓜,喝湯。

功效:清熱解暑,可預防中暑,治療咽喉幹痛。

三豆飲

做法:綠豆100克、赤小豆50克、白扁豆30克,加水煮爛喝濃汁。

功效:清熱解暑,利水健脾。適用於暑溼吐瀉。

三白飲

做法:白茅根50克、白木耳15克,白砂糖10克,水煎代茶。

(白茅根)

功效:滋陰生津,利尿解暑。用於暑熱之小便不暢者。

3、晚睡早起增加午休

立夏後,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

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讓人感覺沒有精神。睡覺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受風而生病。

對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來說,午間時分,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30-50分鐘。

4、經絡養生

按穴拍“窩”清心火

按摩穴位也不失清心火的好辦法。頭部的神庭、百會和太陽穴,手上的合谷穴以及腳背上的太沖穴,均有調整肝經氣血執行、降心氣的作用,特別適合工作忙碌一天後用來放鬆身心。

多拍打身體各處的“窩”,也可幫助解熱去火。

腋窩:俗稱“胳肢窩”,這裡的穴位叫極泉,此穴位於腋窩有脈搏的地方。

拍打的方法是:左手上舉,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提右手,用左手這樣拍打,每次拍打30~50次,5遍。

膕窩:位於膝關節的後方,屈膝時呈菱形。如果有中暑跡象,拍打膕窩,取坐位或俯臥位,自己或請家人用兩手虛掌著力,連續拍打兩側腿窩,反覆拍打100~200次。

立夏四月節坐功

主治:風溼留滯,經絡腫痛,臂肘攣急,腋腫,手心熱,嘻笑不休等。

功法:每天三到七時之間,一腿盤坐,一腿彎曲屈膝,兩手交叉抱膝,手與膝力爭二三秒鐘。兩腿交替,左右各抱膝三十五次。最後,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