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優秀教學設計

才智咖 人氣:1.01W

麥哨,是一種玩具,清明到,吹麥哨。清明到,吹麥哨。漫天爽著小雨。兩簇桃花,放肆妖嬈地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麥哨優秀教學設計,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麥哨優秀教學設計

  【1】麥哨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重點識記“嚼、裹、肺”等字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孩子自讀自悟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能有感情朗讀。

難點:體會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

【教學準備】

課件、麥哨(實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引課題

1.播放課件,觀看鄉村生活的場面:同學們,第六組課文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清新淳樸的鄉村生活畫面,你們喜歡嗎?課前老師從網上搜了一段錄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鄉村生活 。

2. 交流自己對鄉村生活的印象或感受:怎麼樣?誰願意談談你對鄉村生活的印象或感受?

3.匯入新課,解釋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本組的最後一篇課文,這也是一篇略讀課文,相信你讀後一定會對鄉村生活有更深的體驗。請大家齊讀課題----《麥哨》。什麼是“麥哨”?(出示實物)老師特地做了一些麥哨,準備獎給那些專心聽講、用心體會的同學,你有信心得到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藉助注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文中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

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看課件個別讀生字新詞。說說有哪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或是自己發現很特別、很有趣的字。注意“嚼、裹、肺”的讀音與字形。(卡片)

3檢查讀課文情況,按自然段個別讀,及時正音。其餘同學邊聽邊思考上面的問題。

4.交流初讀收穫

(1)指名讀描寫“麥哨”的相關段落(課文第一、二、七、八自然段)。讀準多音字“和”、“應”。

(2)讀了課文,誰能來模仿吹響麥哨的聲音?

(提示:吹得短促,吹得悠長,與同桌合作“呼應”著吹一吹,忽高忽低,再請兩組同學演示吹。)

(3)變化豐富的麥哨聲就像一曲曲風格不同的田園牧歌,我們聽著有什麼不同的感受?(隨著學生回答,板書:歡快柔美)

(短促的麥哨聲是一曲歡快的樂曲,悠長的麥哨聲是一曲柔美的樂曲,而相互應和著的麥哨聲就像一曲合奏曲。)

(4)男女生合作有感情朗讀描寫麥哨聲的段落。(配樂)

(5)學習寫法:麥哨聲一呼一應,你呼我應,此起彼伏,歡快柔美。你還發現什麼也前後呼應著?

(小結:課文首尾兩次寫到“麥哨”。你呼我應,讓我們一直沉浸在麥哨所吹響的田園牧歌裡。)

三、細讀課文,點題明理

1、為什麼孩子們的麥哨聲吹得那麼歡快、那麼柔美?請小組同學輪讀課文的3—6自然段,討論課文描寫的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些?

2、小組內交流(湖畔割草的孩子淳樸可愛,盛夏的田野美麗親切,孩子們活動豐富多彩和天然飲料“茅茅針”。)

3、指名讀讀、談談,進一步瞭解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

(服飾美、景色美、味道美、豐收樂、玩耍樂)

四、賞讀課文,品味語言

同學們,剛才我們品味著課文,彷彿看到了鄉間田野裡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情形,那快樂美好的田園生活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細讀讀課文,一定會發現課文中的好多語句也是那樣的美。

1、默讀課文,畫出你做喜歡的部分,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2、交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談感受,隨機指導朗讀。

⑴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裡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⑵ 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蔔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緻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

(3)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麥田正演奏著豐收的樂曲,這曲子令人欣喜。結合畫面進行朗讀指導)

(4) 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裡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裡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讚歎。閱讀時,要讀出讚歎的語氣)

小結:本文語言優美,細細讀來既有畫的意境美,又有音樂的韻律美。而這歡快柔美、悠遠綿長的麥哨聲,不正如孩子們那無拘無束、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嗎?

五、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1、老師帶來自編的一首小詩,聽老師讀,大家再一起來讀讀。

TAGS:麥哨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