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33W

下面是國小略讀課文《麥哨》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大家學會寫教學反思!

麥哨教學反思

麥哨教學反思一:

《麥哨》是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裡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這篇課文,不僅文質優美,而且韻味雋永,值得品味感悟。通過教學,收穫頗豐,有可取之處,也有不足之處。

一、亮點: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勵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設定了課前談話交流,由極其平常的話題“你喜歡農村嗎?為什麼?”入手,調動孩子的生活經驗,既引領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農村的生活情趣,又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助於學生進入課文學習,理解意境。果然,在課前談話中,孩子們就自己眼中的農村暢所欲言,師生間的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了。接著,我又以麥哨為引子,介紹了麥哨的做法,為孩子們模仿吹麥哨聲音,還鼓勵孩子們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這一招,相當有效,孩子們馬上進入了學習熱潮,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思考問題,對學習《麥哨》一文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為了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學習興趣,我及時在學習過程中,對孩子的表現作出評價。當孩子們興趣盎然地自由朗讀課文後,我不失時機地送上一句“你們朗讀課文的聲音真美妙!絲毫不亞於悅耳的麥哨聲!”或送上一個大拇指,或報以熱烈的掌聲,或送他一個真誠的微笑,時刻以自己的態勢語鼓勵孩子。

2、以生為本,發展學生。《課程標準》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因此,無論是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是在《麥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都努力立足於學生實際,關注到學生的學。小組合作學習:畫出文中優美的句子,在旁邊批註出感受或體會,然後在小組交流。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文字,自主學習,從交流中豐富自己的體會。為了讓所有的孩子在讀中有所提升,我放慢教學節奏,為孩子們創設讀的平臺,有自由讀、默讀、齊讀、小組讀、男女聲呼應讀、師生配合讀等,各種讀法交叉進行,目的只有一個:語文教學,一定要讓孩子讀有所得,讀有所長。

二、不足:

1、部分教學環節過於冗長像結尾時,不應該再讓孩子們閱讀另一篇《麥哨》,不但拖拉了時間,而且造成了學生的疲勞。

2、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不是很自然 由於是倉促備課上課,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有些顯得有點生硬。應該靜下心來,仔細斟酌,精益求精。

3、教學設計有待於調整。靈動的課堂,精彩的生成,源於精心的預設。教學設計不僅應該從大處著眼,還應該從小細節入手。任何細節都應該有很好的處理方案,尤其是文中優美句子的朗讀與感悟的教學引領,應精緻,不應粗枝大葉。

麥哨教學反思二:

《麥哨》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裡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玩耍嬉戲的情形。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鄉下人家》、《牧場之國》、《古詩詞三首》三篇有關鄉村生活的課文。上這堂課前,佈置學生結合綜合學習的`任務,收集田園風光的資料,便於學生進一步感受鄉村自然環境的特點和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的快樂。

本文內容淺顯,寫景意境清新,寫人童稚純樸。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因為,多讀是品位語言的最佳方式。有疑問時讀,多讀茅塞頓開;有感悟時讀,多讀理解深入;品位語言時讀,多讀朗朗成誦。

我以麥哨為引子匯入課文,介紹了麥哨的做法,讓孩子們模仿吹麥哨聲音,孩子們馬上進入了學習熱潮,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思考問題,對學習《麥哨》一文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麥哨”的聲音是課文的線索,貫穿全文通過初讀課文學生能快速理清課文脈絡,找出描寫麥哨的段落。其後,讓學生聯絡文中“和、應、歡快、柔美”等詞對 “嗚卟嗚卟”的麥哨聲展開想象,讓他們體會當時的情景,切身感受鄉村生活的美感。

吸取自己以前教學中,讓學生朗讀不足的缺點,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所有的孩子在讀中有所提升,我放慢教學節奏,為孩子們創設讀的平臺,有自由讀、默讀、齊讀、小組讀、男女聲呼應讀、師生配合讀等,各種讀法交叉進行,始終提醒自己這樣一個觀點:語文教學,一定要讓孩子讀有所得,讀有所長。

上次在舟嵊國小聽了姜茗芳老師的對自己課的評價後感觸很深,她說課堂上對於學生的回答,不能簡單的給出對或錯,學生回答問題時才是一個老師最緊張的時候。於是在平時教學中自己開始注意自己對學生回答的評價。在《麥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問題語言表述不完整,或有語病時,我都會及時提醒他們,給足時間,讓他們自行糾錯。當一個孩子讀課文漏字時,在肯定他的優點之後,鼓勵他別急,不要漏字,把句子讀通順。

這堂課可能由於沒有其他老師來聽課,自己也比較放鬆,與學生之間互動的也比較多,整堂課比較自然融洽。但畢竟自己經驗有限,很多地方不能很好的應變。如讓學生讀的時候每一個環節要求還是沒能做到層層遞進,想到該讓學生讀的時候才讓學生讀;感悟鄉村美景時,學生找出的句子和自己預設地不一樣時,沒能很好的銜接,只是讀一讀帶過,直到找到自己所需的句子為止,這樣顯得有點為教而教,不夠尊重學生的自讀感悟。

相信每一次嘗試都會是自己的一次學習改進的機會,自己也會牢牢抓住機會爭取每一次都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