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題:清華“真維斯”教學樓

才智咖 人氣:2.65W

事件概述

面試題:清華“真維斯”教學樓

清華大學多了一個“真維斯樓”!2011年5月24下午,這條訊息忽然在微博和人人網上傳開。不少清華學生髮現他們的第四教學樓被更名為了“真維斯樓”,紛紛拍照上傳到網上。清華大學和服裝品牌忽然有了這樣的聯絡,讓很多網友表示“不能接受”。

在這個物慾橫飛的年代,大學也不再是高高的“象牙塔”,大學中的教學樓、實驗室不少已由各種形式進行商業冠名,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為學校和企業帶來雙贏的結果。可是,這種捐錢冠名是否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這種商業式冠名是否徵集過學生和老師的意見?由此看來,學校通過冠名籌集資金之路仍然“路漫漫其修遠兮”!

模擬題

針對清華大學某教學樓以“真維斯樓”冠名,你有何看法?

參考解析

針對清華大學某教學樓以“真維斯樓”冠名,網上引起很大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對大學校園的汙染;也有人認為這是國際高校的一種慣例,是清華與國際的接軌。對於這件事,我認為應當一分為二的去看待。

首先,真維斯企業通過向清華大學捐助獲得教學樓的冠名,不僅是對自身企業品牌的一種宣傳和推廣,也體現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而對大學而言,擁有更雄厚的物質基礎,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資源和環境,幫助他們更好成長,最終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但是,大學在選擇冠名物件和冠名形式時,一方面應該選擇與該教學樓或實驗室的相關專業和用途更為接近的企業,更容易令人接受,也更符合學校本身建築物的定位;另一方面,在選擇冠名物件時,學校應當及時徵集學生和老師相關的意見,只有更好與學生和老師溝通相關事宜,最終掛牌冠名時才會更容易被大家所認可。

其次,清華大學通過為企業冠名籌集資金,也從側面反映出高校冠名管理上還有不完善之處,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點,國家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以及行政部門一手掌控教育資源是造成學校通過多種措施自籌經費的根本原因。學校僅僅依靠國家財政撥款維持自身支出已顯得捉襟見肘,更何況不斷升級自己的資源設施。因此,學校才通過多種措施籌集社會資金,引進尖端人才、先進設施來不斷提高學校競爭力,也才會出現一個個“真維斯樓”、“富力樓”。

第二點,國家對企業和個人在高校冠名的.規定嚴重滯後於現實,最近的關於教育部規範高校冠名規定也定於1997年,並且規定缺乏明確性不易操作,監管措施也並沒有及時跟進,才會造成個別高校冠名混亂的情況。

第三點,國內大學對於如何籌集利用社會資本並給予適度回報仍處在摸索階段,還缺乏良好的商業經營能力,才會出現商業冠名時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到自身文化與商業形象是否符合,而出現學生與社會對商業冠名不認同的現象。

針對以上幾方面造成高校冠名管理不善的問題,我們可通過以下措施進行改進:

第一點,加大國家教育經費投入,我國每年用於教育經費投入佔GDP的比例遠遠低於已開發國家水平,要想真正實現教育公平、成為人力資源強國,必須進一步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另一方面,應當加快推進高校教育改革,不僅指導高校調整專業設定以適應市場需求,更需要適當放開對教育資源的掌控,合理有序引入社會資本,並倡導高校與企業多形式合作,在規範引導和監督上真正保證教育資金的流動和使用。

第二點,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前實際,儘快調研並頒佈更明確、更有針對性的高校冠名規定,從而使高校引入商業冠名時有章可循。同時,配套制定相關的監管和處罰規定,一旦出現不符合相關規定的商業冠名行為,能及時制止並作出相應處罰。只有將高校冠名切實納入制度化範疇,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和學校的雙贏局面。

第三點,高校在對待冠名問題上應當更加慎重,對於冠名企業和個人應當認真研究高校文化與商業品牌、個人形象是否契合,並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建立嚴格的捐贈冠名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在實現學校發展的同時,保證大學本身的文化底蘊不受侵害。

最後,我相信通過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冠名一定會越來越規範,我們的眾多高校也一定能邁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

<style type="text/css"> _sina, _msn, _fx{ background-position: 2px -1px} _msn {background-position: -25px -1px;} _fx {background-position: -240px -50px;}</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