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後感範文350字(精選10篇)

才智咖 人氣:1.3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範文35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弟子規》讀後感範文350字(精選10篇)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1

《弟子規》這本書是孔子寫的,所以咱們一定要好好向孔子學習。要好問、要好學,不要因為學習有了困難就放棄。孔子非常好學、好問,咱們要成為向孔子學習的好孩子。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書中都有孔子講的做人的做法,做到那樣就無可挑剔了。咱們一定要好好地向孔子講的那樣學習。因為孔子是一位很有才的人,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在世界上都很有影響力,一些到中國的外國人專門到孔子的故里敬拜。

向孔子學習要注意三點,一個是禮貌,一個是好學、好問,第三個是尊敬。咱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因為家長慣著咱們就改變主意。還有讀書也很重要,無論什麼書,只要有知識對我們有益處,就一定去讀。還有一句話,是媽媽給我講的,意思是:你多一份愛就多一份美德,你多一份禮貌就多一份尊重。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2

這些天,我們學習了《弟子規》這本書。《弟子規》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範,他是依據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學習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謹慎,要講信用;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先從孝敬父母來說吧,哪些事才算是孝敬父母呢?如:縱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著自己的性子去做,就容易出錯,這是一種不孝的行為。還有,孝敬父母:當父母生病的時候,當兒女的應盡心盡力地照顧,煎好的藥,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嚐一嘗,看看藥是否太涼或太熱。

還有友愛兄弟姐妹,孔融讓梨的意思就是說要友愛兄弟姐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學會尊敬哥哥姐姐,這樣兄弟姐妹才能和睦相處,這樣家長們也會喜歡。學了《弟子規》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3

“欲修大道者,應先修良知良能。”感謝我的老師,讓我們熟背《弟子規》,從而讓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了傳統文化,建立起自己內在的規範、獨特的思想、行為的準則,能在自覺自信下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四獨好少年。

每當我與父母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我總是會想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每當我有承諾於人的時候,我必定會記得“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父母總是讓我默背且理解“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在我平時的班級管理中真的讓我受益非淺。

讀弟子規,讓我懂得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的人格也更將健全。今後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不論遇到多少挫折和失敗,必將牢記“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4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無窮寶藏。《弟子規》及傳統文化教育思想之精華,是聖賢學問的根基。二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人人發了一本《弟子規》,聽老師說,弟子就是學生,規就是規範,《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教誨而編成了學生的生活規範,它規定了學生主修的六門課和輔修的一門課。

自從老師發下這本書,我就天天讀,讀完以後,媽媽說我一天比一天懂事了,因為我在路上看見垃圾就會自覺撿起來,看見有人摔倒了,我會把他扶起來;在家裡,媽媽讓我幫忙拿東西,我就會趕快去拿,以前我沒學《弟子規》的時候,在路上見到垃圾我踢來踢去,也不聽媽媽的話,我現在才知道我以前做錯了。《弟子規》給我們帶來的實在是太多了,它就像一面鏡子,使我看到了我的缺點,指明瞭我追求的方向。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5

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段《弟子規》的意思是,父母叫你時應該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回用父母。父母叫你做事要利索的去做,不要去偷懶。父母教導我們的時候是對我們好,應該恭敬地傾聽。做錯事了,長輩教導我們時應虛心接受,不能狡辯。不能讓父母傷心生氣。看到這兒我心裡非常內疚,以前爸媽叫我我都不聽,只顧玩,媽媽讓我做事,我都叫姐姐去做,嗯,都把爸爸媽媽的話當耳邊風,每當他們教我做人處事時,都不當回事,每當他們說我時,我都會頂嘴。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麼不懂事。從此以後我要改掉這些毛病,決不犯錯,聽從爸媽的話,不再讓爸媽傷心,做個好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6

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有一則故事讓我久久不忘。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孝子叫孟宗。他非常孝順父母,他的母親得了重病,一病就是三年,這可急壞了孟宗。

有一天,孟宗坐在母親身邊,問她要吃什麼。母親說要是能喝上一碗熱乎乎的鮮嫩竹筍湯就好了。孟宗欲哭無淚,嚴冬臘月哪兒還有冬筍哪?

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孟宗跋山涉水,可是連一個筍芽的影都沒有看見。於是孟宗抱著竹子大哭起來:“老天爺,幫幫我吧,幫我實現母親的心願吧!”也許是孝心感動了天地,此時,突然從地下猛地鑽出竹筍,而且有好幾株。

孟宗頓時心花怒發,扛著一袋竹筍興致勃勃地回家去。說來也怪,母親一喝竹筍湯,病就很快好了。孟宗純純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也深深感動了我。我要為媽媽做幾件實實在在的事,讓媽媽開心,我也開心。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7

剛上一年級,我敬愛的老師就帶領我們學習《弟子規》,去體驗弟子的。其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能慌慌張張,慌忙則會釀出過錯;不要害怕艱難的事,只要有決心,就能排除萬難。同時也不能輕視所要辦的事,每一件事不可能都輕而易舉辦到。

有一個週末,媽媽不在家。我玩得興高采烈,早就把作業拋到了九霄雲外。第二天,我慌忙地寫著作業,用最快的速度做完了。可想而知,這作業做得馬馬虎 虎。等到彈琴時,我看了音符,發現它們十分簡單,便以為一定能自學成功,好讓媽媽對我刮目相看。可天不如人意,音是彈對了,節奏卻怎麼也掌握不了。啊,看 來我真是輕略了這首曲子啦!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感慨萬千。《弟子規》是我行動的一面鏡子。中華民族從來都有腳踏實地、謙虛謹慎的傳統美德,我們將弘揚祖國美德。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8

這幾天,我們班裡開展了“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的活動。我已把《弟子規》背得滾瓜爛熟。我雖然對它的內容只是一知半解,但我知道它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航標。其中我感謝觸最深的一句話是“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的教誨,必須恭敬 地聽從,並且銘記於心;當我們犯了錯誤,父母責備我們時,應當虛心的接受。遺憾的是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

記得那次寫週末作業,我不知道怎麼寫日記,更不知道寫什麼。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有寫出一句話,心裡非常急躁,忍不住大發雷霆,把本子和筆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媽媽耐心地給我講解,我就是不聽,媽媽實在忍不住就吵了我一句,我就與媽媽大鬧了一場,把媽媽氣得都掉淚了。現在想起來,我非常的後悔。

以後,我要認真領會《弟子規》裡的每一句話,並按照要求做事、做人,做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9

暑假開始了,媽媽讓我每天晚上讀一本書,書名叫《弟子規》。弟子規是以《三字經》的形式,從各個方面給我們指導和教育,雖然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和文字不是太懂,通過經常的閱讀和爸爸媽媽的指導和講解,我也懂得了許多。

讀了《弟子規》讓我懂得了什麼叫愛,什麼叫孝,什麼叫信任,什麼叫寬容,什麼叫友誼。回想以前爸爸媽媽關心我、教導我的情景,同學們幫助我,學校老師教育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陣激動,是啊!他們對我真是太好了,我現在就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了,比如每天幫媽媽多做一些家務,考出好成績,回報老師和家長,同學有困難熱心幫助……

總之,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學,尊敬每一位老師,孝順自己的父母,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換來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信我的學習成績和行為品德會有很大的提高。

《弟子規》讀後感350字10

我讀了《弟子規》中的兩句話是:“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們,勿亂頓,致汙移”。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注重服裝儀容的整齊清潔,回家後衣、帽、鞋襪都要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不要亂放亂擺,以免把衣帽弄髒。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個人,他就是王安石,他還有一個故事呢,我給大家講一講吧:王安石是宋朝有名的宰相。據說,他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不太講究衛生,極少洗澡,整天弄得髒兮兮的。有一天,皇帝召見王安石和幾位大臣商議國家大事。談話時,一隻蝨子從王安石的衣領爬到了他的臉上,皇帝看見後偷偷的笑了,可王安石卻一點兒也不知道。後來這件事成了朝中大臣們的笑料。

王安石雖然是有名的大政治家、大文學家,但他確實太不注重儀表了,我們可千萬不要有他這種毛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