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三本院校學生如何適應高等數學的學習

才智咖 人氣:1.85W

引言:高等數學對三本院校學生的學習還是不適應,下面就是小編對三本院校學生如何適應高等數學的學習分析,歡迎大家閱讀!

分析三本院校學生如何適應高等數學的學習

高等數學是大學中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課程理論性強且抽象.針對三本院校學生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現狀,結合國家對三本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對如何使學生儘快適應高等數學的學習,從教師、學生、學校三個方面提出了幾點探索和建議.

【關鍵詞】三本院校;高等數學;學習

高校的擴招給更多的學生帶來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同時也給各個高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隨著三本院校數量的增加,大學教育儼然已由八十年代的精英教育轉變為社會教育.然而,依靠母體教育資源的三本高校,如何將資源效益最大化,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高等數學向來是學生心目中比較難的課程之一.有些同學因為高數掛科以至於最終拿不到學位,這些都是家長老師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如何幫助學生儘快地適應高等數學的學習,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一、教師的改變

第一,深刻認識教學內容.作為一位本科學科的教師,對高等數學教材熟悉固然無可厚非,在此基礎上需要注意的是高中教材和大學教材的銜接.這些年來,高中數學的內容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有些原本是在大學課堂裡的內容,現已下放到中學教材裡.在講授內容時,儘量弱化論證推理的內容,強化數學的思想方法,並穿插介紹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適當改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在上課過程中,杜絕無視學生的教育觀,杜絕目的性過強的教育,應該認識到課堂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問題意識的絕佳機會.在教學方法上,避免“填鴨式”教學.鼓勵學生和老師一起參與到課堂上來.另一方面,將數學文化融入課堂中來.這對於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度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改變課程評價的方式.目前各個學院基本都是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用單純的分數來衡量學生學習的優劣,極大地忽視了學習的過程性.造成學生把解題作為學好數學、獲取高分的唯一途徑.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對課程評價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學生的成績可以由多方面考查,包括課堂表現、課程設計、作業情況、考試成績等.這樣的綜合成績更有說服力.

第四,大力提升師資隊伍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作為一名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過硬的教師專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裝備.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輕鬆自如地應對課堂的突發情況;具有良好的學科專業知識,才能更好地授之以漁;具有過硬的教師專業能力才能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熱愛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最低要求.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學生的改變

和一本二本的學生比,三本院校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相對薄弱一些.同時學生在學校可能會受到一些輿論的壓力,高一屆的學生可能會對學弟學妹說高數的難,因此從一開始就給自己很大的心理負擔.那麼作為學生應該做出以下幾方面的改變:

第一,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己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寫習題,不懂的請教老師同學,沒有考不過的試.

第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少同學在中學時期就養成了預習複習功課的習慣,那麼在高等數學這門課的學習中,這種習慣要繼續保持.預習時給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做上記號,上課講到該知識點的時候就要著重聽講,複習的時候適當搭配一些習題加深印象.同時,由於每位同學的基礎、接受能力都不同,可以結成互助小組,取長補短,增加學習的效率.

三、學校的改變

學生和老師都身處學校這個大環境裡,學校的氛圍決定著學生和教師的成長.因此學校的方針政策極大地影響著學生和教師學習和工作的態度.基於此,筆者認為學校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編寫適合本院校學生層次的教材.我們知道高等數學裡概念的定義、定理的證明與初等數學裡差異很大,有的甚至是晦澀難懂.再編寫教材的重點可以適當地由著重定理推理到轉向著重邏輯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多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建模競賽.每年九月份,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主辦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在本科院校和專科院校中分組舉行.它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及合作精神,有力地促進了高等院校的教學改革,已經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大學生學科性競賽活動.要求參賽者綜合考慮各種條件,靈活運用高等數學中的知識.學校應當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多一些人力財力上的支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的有用性,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四、小 結

數學是我們從國小一直學到大學的一門基礎課.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們知道數學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步入大學的校門,接受新知識的學習,必然有諸多的不適應.如果學校、教師以及學生自己能夠同心協力,與時俱進,做出適當的改變,不僅會讓高等數學的學習變得豐富有趣,更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提升,正符合國家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豔,趙彥輝,燕列雅.三本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實踐[J].大學數學,2012,28(3).

[2]h蘭,陳曉敏.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7(2):139-141.

[3]羅娟,朱維鈞.淺談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資訊,2010(8):36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