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有關於以人為本在現代教育管理中的意義

才智咖 人氣:2.92W

【摘要】教育,就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其本質是是幫助人實現自我完善和全面發展。隨著教育進入了市場,教育淪為像機器一樣的知識工業,成了技術產品的單純複製,“以人為本”這個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很多時候便在教育中迷失。教育應該回歸本質,使人成為“人”。

論有關於以人為本在現代教育管理中的意義

【關鍵詞】以人為本[;教育;人性化

教育向來聲稱自己是培養“人”的神聖的事業,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之一在於:人具有獨立精神、獨立人格和創新能力。因此,教育意味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恆的終極價值:智慧、愛、真、善、美、自由、公正,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仰,教育理應成為負載人類終極關懷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給予並塑造學生的終極價值,使他們成為有德性有信仰的人。但是,現代教育活動的中心似乎只是實證化的知識,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教育過程彷彿是過度技術化和模式化的生產流程,而不是對人的全面而充分的培養。於是,一方面我們目睹教育的巨****展和進步:教育規模在日益擴大、知識量和資訊量在不斷增加,基礎設施在大大改善並正在走向現代化,越來越多的高學歷畢業生正走向社會,加入現代化建設的行列;另一方面,我們也非常擔憂地看到,教育似乎正在變得越來越外在化和空心化,越來越離開人的內心世界,離開人的活生生的生命,失缺的恰恰是“人性”。這些理由主要表現在:在意識形態上,我們看到的只是霸權與制約,沒有能給“人”自主選擇信仰、價值的機會;在教學過程,我們只能看到教師的“說教”與“灌輸”,聽不到“學生”的聲音;在評價中,我們只看到統一的、標準的、知識性的****,看不到“人”靈性的'發揮與不同的見解。

意識形態包括“政治意識形態”和“技術——經濟意識形態”,政治意識形態是指點政治主導權的觀念、信仰、價值及其解釋權,它是代表一定社會利益的思想形式和具有行動導向作用的話語;技術——經濟意識形態即主張經濟與科技發展的需要高於一切。這兩種意識形態今天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影響力,共同支配著今天的教育,對教育形成強有力的制約。在我國現在教育中充滿的口號是“教育為政治服務”、“教育為經濟服務”,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等,歸根到底都是為社會、為國家服務。從這些口號與教導中,我們看不見“人”、看不見“個體”,即使有“人”也是英雄人物——學習陳景潤,就要當數學家,學習王軍霞,就要當運動員,卻很少有結合受教育者自身的具體引導。在大學填報志願時,有多少人是從自己的意願或者叫一生奮鬥目標出發的?不是不願意,是不敢。考慮將來的就業,考慮一個名牌大學帶來的虛榮,考慮報考一個炙手可熱的專業成功後所帶來的短暫成就感。教育追求的是新的、經濟的目標。學校、教師、課程等都轉向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要求,教育成了變相的專業技能培訓,學生從中獲得的只是謀生的技能,不能得到心靈的培育和人格的培養,教育中越來越看不到“人”的需要,遠離了“人”的本性。

教育要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識和推動學生的發展,並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獨立精神、獨立人格和創新能力,要使學生成“人”就必須為學生創設一種自由地掌握知識和獲得發展的條件。這種種條件的創設涉及到許多方面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從狹義的角度看,“教育”實際上指的“教師工作”或“教師勞動”。具體的“人”的培養和教育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工作或勞動來實現的,教師所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正外在迅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人,就必須把學生當作人來培養和教育。因而要求與學生民主、平等地對話提倡對話中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教師是“對話者”、“交談者”和“解釋者”。現在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實際上,教師非但不能刻畫他人的靈魂,在更多的時候表現出過強的角色意識。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大多是“灌輸”或“說教”,“灌輸”自認為是正確的****,不允許學生有不同意見,不是啟迪而是抑制學生的智慧;在言語方式上,教師大多是“你們”,如“你們聽懂了沒?”而不是“我說清楚了沒?”,學生成為了“他者”,感覺不到自我的存在。教師名義上“靈魂的工程師”,實質上是抑制個體精神而導致教育中“人”的缺失,不是以其教育良知、創造本性去充實、豐富、美化“人”的靈魂,而是使“人”的創造力、活力反而被扼殺了。

教育評價也是教育活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運用一定方式對教育能不能達到預期目標、能不能使學生成“人”進行衡量。教育的任務主要在於弘揚、喚醒並形成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批判意識,能夠改革和再造世界,教育也是一種追求民主平等的過程,因而教育的評價也應是“人性”的,允許多樣性、開放性、機會均等性。但現在學校教育的主要評價方是採用標準化測試,測試的內容只是知識:人文的、自然的、社會的;測試的方式是客觀題為主,主觀題為輔(特別在基礎教育中),只要求選出標準化的****;測試的目的追求“效率至上”、“可預測性”與“可制約性”,最終都是為了標準化和規範化。這樣的考試採用統一試題、統一****,學生不需要也不能有自己的見解,完全忽視了學生作為個體的多樣性的存在。測試失去了“人”的意味,知識也就成了外在於“人”的東西,成了奴役“人”的工具。評價通過外在的尺度和方式,使得學生的勞動或活動也成為“外在的東西”。學生在知識的習得過程中,不能充分意識到自己、知識與人的融合,因而不能更好地習得知識、發展自我,而是失去“人”的方向感、目標感。

斯普朗格說“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於它是一個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學會存活———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也指出:“把一個人在體力、智力、情感、倫理各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其成為一個完善的人,這就是對教育基本目的的一個廣泛的界定。教育的宗旨主要以培養人的個體自由,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為目的,突出學習的樂趣性、思維的創造性、精神的愉悅性和心理的健康性。一句話,教育是為了人的幸福快樂,教育是使人成為“人”。說到底教育是一種徹底人性化的事業,離開了作為教育活動主體的人,教育就什麼都不是。人類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發展進步都呼喚教育中“人”的迴歸。

參考文獻:

[1]趙國玉.人師的魅力在與人性化[J].《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4,(9).

[2]陳玉琨主編.教育——為了人的幸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33.

[3]王小紅.讓教育迴歸本質:人性完滿[J]《黑龍江史志》2008,(1).

[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存活——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28.

[5]人性化——教育的應然走向[J]《教學研究》2007,(2).

[6]Morpheus著,吳萬偉譯.意識形態霸權--美國社會中的思想制約,—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