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企業資訊化社會保險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3W

1、企業資訊化與社會保險管理概述

礦山企業資訊化社會保險論文

根據2011年7月1日頒佈實施的《社會保險法》規定,我國現行社會保險制度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五大基本社會保險制度。它保障了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1)養老保險

是指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管理包含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養老保險關係的轉移與支付、職工達到法定退休條件後退休手續的辦理與養老金待遇的計發,離退休人員養老待遇的管理,職工死亡遺屬待遇的管理等。

(2)失業保險

是指勞動者在暫時失去工作機會時,由國家和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向其提供維持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質幫助,並通過專業訓練、生產自救和職業介紹等工作,促使其重新就業的社會保險制度。企業失業保險的管理主要包括失業人員的備案管理、失業待遇的管理等。

(3)工傷保險

作為國家立法,用於保障勞動者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傷害、職業病及因此造成死亡,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使勞動者或其遺屬能夠得到及時救治和補償,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對工傷保險的管理,除《社會保險法》以外,國家還專門頒佈有《工傷保險條例》。工傷保險管理主要涉及工傷認定、工傷治療與康復管理、勞動能力鑑定、工傷待遇管理、工亡供養親屬管理等。

(4)醫療保險

是為了保障職工在因疾病、受傷、殘廢等原因需要進行醫治時所必需的醫療費用和生活待遇而設立的保險制度。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主要包括醫療保險繳費管理、醫保個人賬戶(醫保卡)劃撥與管理;醫療待遇申報與結算;大病醫療救助、離休人員醫療費管理、門診及慢性病醫療費用管理等。

(5)生育保險

是指通過國家立法,在職業婦女因生育子女而暫時中斷勞動、失去收入來源時由國家和社會給予生活保障和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產假(有薪假期)、生育津貼和計劃生育手術待遇管理等內容。社會保險業務範圍涵蓋人的生老病死,關係到每一名職工的切身利益,是保障職工生活的一張“安全網”,基於此原因,社會保險的資訊化從國家頂層管理設計就有高度資訊化要求,從2004年起國家就啟動了“金保”資訊工程,它是國家資訊化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了國家“十二金”電子政務工程,在《2006—2020年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中被列為資訊化發展的戰略重點。經過幾年的`建設,全系統資訊化已基本成型,目前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業務辦理等工作已基本實現了資訊化管理。

2、資訊化管理是提升礦山企業社會保障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隨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的不斷髮展,對資訊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構建統一、高效、安全的資訊系統應用支撐平臺,已經成為提升礦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和必經之路。

(1)提高管理效率,減少管理漏洞

做好礦山企業社會保障資訊化建設,對於改善企業社會保險業務質量,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提高企業社會保障資訊化水平,建立系統、有效的企業社會保險資訊管理系統,做好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金保資訊平臺的同步資訊對接,可以實現企業和職工各項社會保險費從繳費到待遇領取的全面資訊化管理,大大提高企業社會保險經辦效率。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和職工待遇的申報都可以通過網上資訊系統軟體進行操作,待遇的核定與發放也通過資訊系統完成,可降低業務操作失誤風險,減少業務管理漏洞。

(2)充分實現資訊共享,實現管理模式的再創新

通過社會保險資訊與人力資源資訊管理的一體化,充分實現各類資訊的融合與共享,打破管理壁壘,從員工入職、合同管理、薪酬福利、到社會保險,使人力資源管理逐步構建一個更為高效、和諧的執行系統,從而能夠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最全面與準確的資訊保障。同時基於資訊化管理要求,自然而然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現流程的再造和管理模式的創新。

3、社會保障資訊化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1)資訊化建設的目標不明確,資訊化需求分析不全面

資訊化強調的是一個系統性的戰略工程,而不是一個階段性的專案。由於受管理體制以及傳統的崗位設定和許可權劃分的制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系統中存在著諸多的“管理孤島”,各個職能部門的管理者之間相互隔絕、資訊不暢,只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種“管理孤島”很容易造成“需求孤島”,進而就演變成為最後的“資訊孤島”,也導致了經常在同一項業務資料統計中,出現多種結論和版本,直接影響企業管理者在全域性高度上做出準確的判斷。因此資訊化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手工+電腦”式的業務工作計算機化,而是對整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系統的一次變革,是管理模式的一次革新。如果對此沒有準確的認知和理解,很容易導致在資訊化建設與管理模式不配套,從而使資訊化建設走向高投入底效益的結局。

(2)資源資料庫資訊質量存在缺陷

是社會保障業務資訊一體化建設與應用的最大障礙。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險資訊一體化管理後,實現了資料庫資源的共享,資料由分散實現了大集中,使得整個資訊化管理向前邁了一大步。但是由於建立資料庫時原始資料提供不準確或者沒有做好對資訊資料庫的定期更新維護,會導致資訊資料質量下降甚至失效,嚴重影響資訊化管理水平。

(3)業務流程缺乏一定的穩定性

由於近幾年企業普遍改革力度較大,機構重組現象比較多,造成業務分工也隨之變化,並引發工作重心的轉移,使業務流程缺乏穩定性。造成職工無法及時掌握整個業務流程的規定,對資訊流程的不明確,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資訊化建設的優勢。

4、社會保障資訊化建設改進措施

(1)做好需求分析,規範業務流程

資訊管理系統的開發建設是以系統論的科學方法對各管理環節進行優化,因此必須在制定出規範的業務管理流程的基礎上,資訊系統才能對業務實行嚴謹科學、規範高效的管理。要站在企業資訊化管理的高度再造業務流程,同時對流程的設定給予最大程度的包容性。對處理環節相一致的業務進行合併,以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勞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2)建設高質量的資源資訊庫

首先,對資訊系統初始資料庫資訊要“嚴把質量關”,充分組織動員職工及單位,對業務庫資訊進行徹底清理摸底,校正錯亂資訊、補充欠缺專案;其次,加強資料的標準化管理,資料標準的統一是資訊交換和共享的前提,只有基礎資料和交換資料統一到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上來,才能實現不同系統間的資料交換和跨地區的資訊交換,才能實現進一步的升級聯網;再次,充分重視資訊的更新與維護工作,建立高質量的資料介面,保證好“上對”主管部門社會保障資訊平臺、“下對”企業基層管理部門的資訊同步更新能力,建立嚴格高效的資訊管理制度,確保資訊管理的規範有序。

(3)最大程度使資訊網路化

資訊網路化建設是企業資訊化建設的主要趨勢,網路化建設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資訊化的水平。基於目前的實際情況,統一規劃利用企業的區域網,完善目前的資訊網建設,在實現資訊採集、資訊處理、資訊傳遞和資訊查詢無紙網路化辦公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社保資訊網站,合理設定業務版塊,將日常業務辦理整合至網站,使業務辦理和資料維護同步完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時通過網站搭建了資訊溝通平臺,直接面向員工群體,既可以做好對各項社會保障資訊的宣傳工作,同時可以向他們提供資料查詢、政策諮詢、辦事指南等相關服務,將極大提高企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服務水平。

(4)高度重視資訊資料安全

樹立資料安全第一的意識,從制度上和系統上來保障資料的安全性,建立一套資料安全應急保障對策方案,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及時有效地採取應對措施。通過各種培訓、會議及制度執行與檢查,加強社保資料安全管理意識的培養。提高社會保險資訊化建設水平,是保證企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險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藉助資訊系統平臺,運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管理,必將有效的縮減業務處理時限,有利於降低管理成本,極大地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從而為礦山企業和員工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