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國小生朗讀

才智咖 人氣:3.13W
如何指導國小生朗讀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應重視朗讀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採用各種方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一、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對於低年級國小生來說,開始就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非常重要。首先要從“讀得正確”抓起。在指導朗讀時我首先注意強調一個“準”字。所謂“準”,就是要求學生髮音準,不念錯,不任意多字、漏字,每個字的發音要清楚、響亮。為了讓學生讀準確,老師在課前應做好充分準備,把課文中難讀的部分找出來,如生字詞、輕聲詞、兒化詞和一些比較長的句子,老師指導,學生多練習,這樣就為準確流利地讀課文掃清了障礙。為了真正做到發音準確,我還特別注意給學生提供獨立朗讀的機會,針對問題進行個別指導,及時糾正學生髮音不準的現象。
  二、指導讀出語調
  在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的思想感情,這一點是朗讀訓練的核心所在,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據此,我總結了幾種方法:
  1.掌握標點符號所表達的語調。如問號句末語氣上揚,句號句末語氣下降,歎號表示內心感受,感情比較強烈。
  2.注意找準朗讀的重音。如《清澈的湖水》一課,課題中的“清澈”一詞,是文章的主旨,教育學生應自覺愛護環境,使湖水永遠清澈,所以是重音。
  3.引導學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人物說話的神態、語氣和表達的感情。 
  三、體會情感指導朗讀
  讓學生去感受、體味語言文字的韻味,去理解、挖掘作者深蘊於課文中的情感,去揣摩、想象字裡行間的“留白”之美。沒有了這一切,又如何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如何讓學生面對課文可以“走進去”又“走出來”呢?學生與課文的深層次對話又從何談起?我們應重視朗讀的時間和朗讀的質量,不宜強調朗讀課文的遍數。另外加強品味性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朗讀課文邊展開聯想和想象,體會感情,品味語言。
  四、教師範讀,正確指引
  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低年級國小生感悟能力差,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範讀。因為範讀能幫助學生了解掌握課文的基調是歡快的、高昂的,還是平緩的、低沉的,給學生以遵循。因此,減少了朗讀訓練的盲目性,增強了針對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再加上模仿是兒童的天性,範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學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那麼讀書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當然,教師範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備受感染。 
  五、競賽激勵朗讀
  俗話說:“興趣是做好的老師。”經常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朗讀比賽活動,把競爭機制引進朗讀的教學之中,也是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行之有效的辦法。朗讀比賽在四人小組裡擇優選擇,每組派出優秀學生評比,再到班上進行朗讀,最後評出一兩名朗讀佼佼者並給予適當獎勵。就這樣,學生的興趣會大大增加,都會自覺地投入到朗讀訓練之中。 
  總之,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而且還能加深學生學習的記憶力,提高學習情趣。學好語文,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國小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國小生的朗讀能力,是我們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