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多元識讀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2.07W

論文關鍵詞: 中職英語教學 多元識讀教學法 應用方法

淺析多元識讀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論文摘 要: 隨著英語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多元文化的不斷滲入,社會對中職學生的職業要求不斷提高,這些都對中職學生多元識讀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本文通過介紹多元識讀教學法及其教與學的模型,結合江蘇省新版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組下冊Unit 4 What’s in Fashion?為例項,談多元識讀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

  一、引言
  隨著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的日益全球化,掌握一門外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英語是江蘇中等職業教育外語教學的主要語種。根據新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在課程改革的風向標——英語技能大賽的引領下,並結合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英語課程不僅要幫助學生打好夠用、實用的語言基礎,重視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語言技能的訓練,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一種比傳統的單純語言教學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多元識讀教學法應運而生。
  二、何為多元識讀教學法
  “多元識讀”教學法是當今世界較為新穎的教學理念,在我國尚處於研究和應用的初期。“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這個概念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澳大利亞。1994年9月,來自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11名語言學家在美國新罕布洲的新倫敦召開了為期5天的會議,正是在這個會議上他們提出了“多元識讀”這個概念。從2004年起,多元識讀教學法逐漸在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始應用,該教學法突破了外語教學中以語言為中心的傳統識讀教學模式,利用聲音、圖片、顏色、動漫、錄影和創設的情境相結合,著力提高學生多元識讀的能力。同時,多元識讀教學法克服了傳統的以語言為中心(language—centered)灌輸式(the transmission model)教學模式的缺點,注重運用各種符號資源習得語言和文化,使英語學習不再是單邊的接受過程,而是瞭解、比較和批判性吸收多元文化,通過交流融會而達到創新知識的目的的過程。
  三、多元識讀教學法對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啟示
  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改革大力推行的時代,多元識讀教學法適用於中職英語教學。若教師能掌握多元識讀教學法的理念,有效地將它貫徹於英語教學中,就定會提升和拓展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方法技能,培養在實際工作環境中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
  針對英語課堂教學,多元識讀教學具體可以分為四步:情景操練(situated practice)、明確指導(overt instruction),批判性框架(critical framing)和改造式操練(transformed practice)。如何將多元識讀教學法與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新課程相結合,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下面以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新版英語教材基礎模組下冊Unit 4 What’s in Fashion?談多元識讀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1.情境操練。是指將班級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根據背景、知識和經歷扮演不同的角色,沉浸於構建意義的操練之中。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在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使用的新版英語教材,其編排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未來職業場景為主題,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內容新穎、實用性強的主題活動。在第四單元聽說板塊What Should I Wear?的.教學中,在學生對範例對話學習完成之後,教師可以設計若干個生活或工作的場景,如If you have a date/party/interview,what will you wear?同時可藉助多媒體技術及裝置的運用,在PPT中呈現相應的場景圖片或影像,讓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產生一系列衝擊,使學生彷彿置身於教師所設計的場景中,從而進行對話活動,這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有效性。在活動呈現之後,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和學生自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