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語教學中的敬語表現論文

才智咖 人氣:7.74K

【摘要】文章主要討論了日語敬語表現在日語教學中的現狀。通過對日語敬語的考察和分析,尋找適合日語教學的敬語體系及教授方法。此外,由日語敬語的特點以及它與“待遇表現”的關係分析得出,教學中更加重要的是以“待遇表現”基礎前提下的“敬語表現”的講解和應用掌握。

在日語教學中的敬語表現論文

【關鍵詞】敬語表現待遇表現尊他語自謙語

一引言

在我們的日常日語教學中,一提到敬語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現在比較普遍的一種看法是,“敬語”不能單純地理解為“用於表達對對方尊敬的語言”,而是應該從“待遇表現”入手來全面認識敬語。這種觀點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們的日語教學。

以往關於“敬語”的講解,常常出現在初級日語的最後部分,並以“尊他語”、“自謙語”等分類總結的形式出現。但在最近的初級教材中發現,在學習的一開始就引入了「母」和「お母さん」的用法區別,想要表達「人」時對應的尊敬說法「方」「ちら、そちら、あちら」,以及詢問「誰」時的尊敬說法「どなた」等等。授受動詞中的「いただく」「くださる」也在初級教材中引入。此外,「いらっしゃる」「おっしゃる」等“尊他語”、“自謙語”也在初級教材的後半部分進行了相應的歸納總結。在敬語的分類和解釋中,一部分的教材還提出了“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的用語區別方法。本論文就“敬語”和“待遇表現”在日語教學中應該如何被引入、講解、吸收進行考察。

二“敬語”與日語教學

通常在日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都會有意或無意地認為“敬語”是日語中獨有的且難以掌握的知識點,並且其中還帶有封建社會色彩的上下級關係。這些特性都讓我們對“敬語”有種“敬而遠之”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卻又想要把“敬語”學好、吃透。但過分地強調敬語的表達與運用,往往會讓學習者在不必要的時候或表達與語境不相符的時候使用,造成了敬語的過度使用、亂用和誤用的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習者僅僅從“敬語的使用源於上下級關係而形成、發展而來”的觀點看待日語“敬語”,而我們的教學中也只是強調了日語“敬語”基於其字面意義的片面思想。

另一方面,除了“敬語”外根據不同的物件和語言環境,表達方式也會隨之變化——“待遇表現”中的一些規則,不僅僅是日語,在其他種類語言中也能找到類似表達。從這一點看,包含有“敬語”的日語“待遇表現”,並非日語獨有而是普遍存在於各種型別的語言中。但是,規則型別多樣、數量眾多的特定用語等情況卻是日語所獨有的。可以說這些數量眾多的特定用語常常被定位為之前所提及的僅僅基於字面意義上的“敬語”,在以往的教學中被過分強調。日語中“待遇表現”的一大特點就是使用型別、方法的規則化。在日語學習中,學習和掌握這些規則化的型別、方法非常重要,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有關“待遇表現”的教學內容並未形成相應的體系。其實,日語的“待遇表現”雖然種類、使用規則繁多,但一旦掌握了規則,對於日語的學會可謂是事半功倍。

此外,在現階段的日語教學中,“敬語”和“待遇表現”都被認為是中級日語中的知識點,所以在初級日語中很少提及。但是我們要看到,初級日語中作為教學重點之一的「で體」「ま體」和簡體之間使用區別的講解,實際上也是“待遇表現”中的一大重點。所以我們要更正“不在初級日語學習中引入敬語表達”的思想,而是從日語教學整體的高度上去思考,應該如何以初級→中級→高階的階梯漸進形式來更好地進行“敬語”“待遇表現”的教學。

三在教學中如何引入日語“敬語”

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日語的“敬語”還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那麼在我們日常的日語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引入和教學呢?所謂的日語“敬語”,其實只是日語“待遇表現”中的“正面部分”。而日語的“待遇表現”總共包含了「プラス」(正面部分)、「ゼロ」(中立部分)、「マイナス」(負面部分)三個部分,其中囊括了敬語的特定用語以及因物件、環境的不同而進行區別使用的詞彙、表達形式、非語言類的肢體動作。日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將多義表現的“待遇表現”完全地引入到教學當中。但是,考慮到學習者對日語敬語的理解、接受情況,應該首先把“待遇表現”的“正面部分”引入到教學當中。由於本論文中所提及的“正面部分”——“敬語”比傳統意義上的“敬語”範疇要更廣一些,所以此處把“正面部分”——“敬語”改稱為“敬語表現”。

日語教學中出現的“敬語表現”,除了要注意說話人所處的語境外,還需注意敬語是針對什麼、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進行定位思考及表達的。

“敬語表現”對於日語學習者來說,是一種從未接觸過或是和母語不同的全新的思維方式。

“敬語表現”的意義如果單純用「丁寧」(禮貌)「配慮」(為對方著想、關懷)來表達是遠遠不夠的。例如下面這組例句:

例1 あなたのお國

例2 私の國

在對這組例句進行分析講解時,我們常常會說「お」是一個敬語接頭詞,體現了一種尊敬。這樣的解釋會讓學習者認為,例2是對自己國家的不尊敬,並且這樣的講解和“敬語”的定義相偏離。所謂的日語“敬語”應該是對自己需要表達敬意的事物所使用的語言。所以在「お國」和「國」的講解中,需要明確稱呼自己的國家為「國」並不是不體現對自己國家的尊重,而是通過「國」表達形式體現出對對方(聽話方)的「配慮」(關懷)。在很少使用人稱代詞的日語中,想要區分出說話人和聽話人就必須要通過上述的表達形式來實現。

此外,同樣使用了敬語接頭詞「お」的「お國」和「お茶」在初級日語的教學中也常常出現。我們要注意的是「お國」和「お茶」所體現出的意義是不盡相同的。

「お國」——體現了說話人對聽話人的「配慮」(關懷)。

「お茶」——體現了對所敘述事物的美化。

即敬語接頭詞「お」包含有「尊重語」「美化語」的雙重身份。這種情況在現今的日語教學中是否給予了充分的說明和講解還需要考量。

上述情況中的“敬語表現”不能單純的用「丁寧」(禮貌)來解釋。在教學中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敬語表現”,使用敬語表達「配慮」(關懷)的具體物件是什麼、對對方表現出「配慮」(關懷)是一種尊重和抬高對方的方式、抬高對方時所需要使用的詞彙表達、使用的時機和環境以及如何對這些客觀因素的理解和把握,都是講解的重點和難點。

但是,這些知識點並不是靠單純的講解就能掌握的。為了讓學習者能正確、恰當地使用“敬語表現”,必須在講解主要意義的基礎上,多多觀察例項並配合輔助練習,學會把握不同的語境和使用時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習者身臨其境地進行實戰練習。

四初級日語教學中的引入方法

初級日語的學習中,有關“敬語表現”的具體定義和概念的掌握,需要藉助學習者母語的對應解釋或對應功能用語。確定、具體的功能用語表達,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掌握對應知識。“敬語表現”的引入需要根據初級日語、中級日語的不同情況進行調整,在現行日語教學中具體引入的方法和形式值得我們不斷研究。 首先,必須把“敬語表現”看做一個多階段多知識點的知識體系,給體系中的每個環節、每個知識點恰當的意義界定和專屬名稱,將會為“敬語表現”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日語“敬語表現”的原則是,考慮重點是人,特別是聽話的物件。在面對聽話物件時,多多考慮對方,不向對方強加自己的想法,把對方的行為視為對自己的給予、恩惠,由此體現出“敬語表現”的中心思想——說話人對對方的「配慮」(關懷)。日語動詞中的授受表現正是體現了「配慮」(關懷)的“敬語表現”的代表例子。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對授受動詞的理解和練習來達到掌握帶有“恩惠關係”的日語敬語表現。在授受動詞中,特別是授受補助動詞「あげる」是提示動作實施者的行為,因為有不同的格助詞的提示,「あげる」和「らう」的“恩惠關係”比較清晰易懂。但是如果沒有把別人行為作為對自己的恩惠的思想的話,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授受補助動詞「くれる」的。而授受補助動詞「くれる」正是日語“敬語表現”的代表之一,充分體現了說話人對對方的「配慮」(關懷)。

初級日語中許多的“敬語表現”,如果把它從固定句型中剝離出來單獨講解的話,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們是否可以在與日本人對話的語境下,更多引入寒暄語、固定的句型,這樣學習者不再單純地把它看做一種語法現象進行分析,而是把它作為必須根據特定的語境對應使用的句型表達。所以在初級日語的會話課中,可以積極地引入一些簡單易懂且實用性強的詞彙和句型。例如,在有事想要拜託對方時常常使用「~~しいただけませんか」的句型,在被以「いいでか」的問句提問時該如何回答。「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不僅僅是感謝對方時的專用詞彙,在被人誇獎或受人邀請、款待時,也需要使用「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來回答。除了「みません」之外,「ちょっといいでか」等也可以作為詢問對方的開場用語。對於日語的“敬語表現”,很多學習者都會主觀地認為,只要是和日本人的交流中就必須使用。但事實上一些不恰當的“敬語表現”往往會讓日本人覺得說話者很失禮。例如,當對方(日本人)提問說「いいでか」的時候,日語學習者很有可能選擇「はい、いいで」這樣的“正確答案”來回答。但學習者卻不知道,「はい、いいで」這樣的回答方式會讓人覺得說話人的自大和高傲。所以這種型別的表達方式,在初級日語中就應該進行情景式的講解,通過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讓學習者體會到語感的變化。

五結束語

在以上例舉的觀點中可以看出,對於日語敬語在日常教學中的引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根據日語敬語特點定製更為完善的功能用語;(2)按照從初級到高階的順序,整合教育資源和建立相應的教學方法;(3)在從初級到高階的日語敬語教學中始終貫穿“待遇表現”思想。

參考文獻

[1]寺村秀雄.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Ⅲ[M].くろしお出版,1991

[2]蒲谷巨集、川口義一、阪本恵.敬語表現[M].大修館書店,1998

[3]蒲谷巨集、川口義一、阪本恵、清ルミ、內海美也子.敬語表現教育の方法[M].大修館書店,2006

[4]蒲谷巨集、高木美嘉.敬語表現ハンドブック[M].大修館書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