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拉康慾望理論闡釋

才智咖 人氣:2.06W

[論文關鍵詞]拉康;慾望理論;隱喻;換喻;客體小a

關於拉康慾望理論闡釋

[論文摘要]慾望問題是拉康理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慾望理論的獨特性不僅體現在現象與本體的二元對立上,也體現在慾望的表達方式上。需要(need)和要求(demand)屬於現象層面,慾望(desire)屬於本體層面。隱喻和換喻是慾望表達的最常見方式。客體小a是慾望表達的實質性內容。

慾望問題是拉康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拉康的慾望理論分為三個層次,即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慾望(desire)三個層面。需要和要求屬於現象層面,之所以屬於現象層面在於需要體現為可滿足性,要求雖然打開了慾望不得滿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滿足,因而這兩個層次屬於現象層。而慾望由於具有絕對條件性,所以屬於本體的形而上的層面。

可以將慾望的三個層次和三界圖的形成對應起來來看。這樣看的話,需要就存在於實在界,也就是嬰兒出生之後的六個月之內,即前鏡子階段,要求產生於映象階段,即6—18個月之間,慾望(desire)發展於象徵階段,即18個月之後。當然,這種劃分和映象階段的三界圖的劃分一樣,只是權宜之計,沒有嚴格的時間界限。也就是說,需要、要求和慾望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具體講來,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確的物件性和有條件性,它表現為可滿足性。要求是對於愛的需要,屬於中級需要,它打開了慾望不得滿足的缺口。拿嬰兒來說,需要就是對乳汁的需要,他餓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體內容。等到他長大一些時,就有了愛的需求,希望母親經常抱著他、大人在身邊愛護著他,寵著他,這是對要求而言的內容。在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就像想象界的認同一樣,主體總認為愛的物件越多越好。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滿足,主體就會產生焦慮。而要求的物件卻總是缺席的,比如孩子愛的要求物件—母親。母親的缺席,會引起孩子的焦慮。為什麼呢?因為給於自己愛的物件不在了。為了減緩這種缺席而造成的焦慮,兒童用玩纏線板遊戲的方式來抵禦焦慮和恐慌,他(或她)藉助把線球一放一收這樣的重複性動作,來象徵母親的不在與在,從而為愛的缺失建立起防禦機制。兒童玩纏線板這一遊戲,其意義引申開來意指要求的實現過程其實是一種話語的言說方式。這種話語的言說方式表明,從需要到要求,主體的慾望發生了一個扭轉,從原來的本能需要轉為現在的文化需要。需要是個體的,而要求卻已經是主體與他者之間相互反饋的交往行動,交往行動為主體提供了要求的諸多可能性和物件的多樣化。儘管這些物件也許只是愛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彌補焦慮的象徵品,但是比起需要來,要求的意義已經層出不窮。

那麼慾望是什麼呢?“在要求從需要那裡分離出來的地方慾望開始成形。”慾望處在要求與需要分離的地方,也就是處在要求與需要的裂縫處。這個分裂意味著一種渾然的整體性的缺失,渾然整體性也正是慾望所企圖達到的目標。那麼這種目標為什麼在需要和要求那兒達不到呢?因為需要滿足的是一種個體性的目標,不具有黑格爾意義上的普遍性,而要求雖然相對於需要來說,其滿足的目標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物件卻也是一種幻象,而慾望既是對需要物件個體性的否定,也是對要求物件一幻象的否定。因此,慾望既有前兩者的因素,又不是前兩者的任何一方,“慾望產生於要求之外,因為當要求將主體的話語聯結到它的條件上去時,它精簡了需要”。因此慾望實際是要求減去需要之差,它的目標不可能在需要與要求的任何一方那裡得到實現。慾望在消滅了需要的個體性和要求的幻象性之後,達到了一個本體性的境界,但是慾望的本體僅僅是一種烏托邦狀態。儘管慾望演變的過程也經歷了前面所說的兩次異化或者否定,但其結果並不盡如人意,慾望的途程最終並沒有迎來柳暗花明,而仍然處於否定、缺失的狀態之中。

拉康的慾望實現似乎是一種逐級上升的過程,但是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理想,作為本體的慾望和慾望的具體實現一表象之間的關係與柏拉圖的理式說相仿。柏拉圖認為,理式世界為最高境界,為本體,感性的現實世界和藝術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相”,感性世界和藝術世界不可能和理式世界同日而語,它們比理式世界要次一級。換言之,在本體和幻象之間總隔著一層或多層關係。在此,拉康的慾望本體相當於柏拉圖的理式,慾望的實現過程或者需求的物件也永遠與本體之間有著隔膜。慾望的表達試圖去呈現慾望本身,但是慾望本體和慾望表達之間總隔著一堵牆,而且,慾望本體的絕對性和慾望表達的相對性之間的悖論關係使得慾望總是曲高和寡,它永遠處於缺乏之中,所以拉康有一句名言就是:慾望即缺乏。

由於慾望的這一屬性,慾望就與弗氏的願望區別開來。願望是有物件的,而慾望是無物件的。

對於主體來說,只要物件能夠滿足主體的需要,只要願望的物件能夠實現,主體將之佔有了,那麼,願望最後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也就是說,在願望與物件之間是一種直接的關係。而慾望就不同了,慾望與物件之間永遠都不能絕對滿足。即使用一些物件來填充慾望,這些物件也只能是慾望本體的替代品,並不是真正的慾望本體。可以說,慾望的替代品就是慾望的表達,是對慾望的不斷闡釋和更新,是慾望的腳註,但不是慾望本身。表達永遠填補不了慾望這個深不可測的黑洞。由於慾望處於這樣的匱乏之中,所以慾望與主體的心理感受一滿足之間沒有對應關係,反而和焦慮之間存在對應關係。

單純的滿足是簡單的,而慾望需經物、語言表達,最終要和另一主體發生了關係。物、語言只是慾望得以顯現的中介,慾望的終極追求在他者那裡,因為慾望首先要得到他人的認同。所以,拉康另一句名言就是:慾望是他者的慾望。慾望是一種言說方式,是一種說與聽之間的關係。“我們將要證明,即使言語碰到的是沉默,只要有一個聆聽者,所有的言語都是有回答的。”

正因為慾望處於對話關係或者主體間性之間,所以慾望在表達的時候就難免被變形。拉康之所以沒有將需要、要求、慾望籠統歸結為需要或慾望,原因也就在需要(need)、要求(demand)、慾望(desire)的表達方式不同。

慾望的變異最明顯的就在於表達的變形,表達是慾望顯現自身的途徑。人一說話就會發生變異,而且往往言不由衷,指鹿為馬。源初的缺失一匱乏不能在要求中實現,但可以在要求的開裂處一慾望那裡出現,它存在於象徵界,存在於語言中。

在這裡,拉康借用並糅合索緒爾、雅各布遜的語言學方法論,將它們改造、變形而塑造成為慾望表達的方式、方法及內容。索緒爾的`語言學方法論主要是能指與所指之間的二元問題。索緒爾認為表音層可以稱作能指,表意層是所指。比如樹,tree是它的能指層,至於將樹所描述成的具體樣子,就是所指,也就是內容。所以說,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係是任意的,是團體約定俗成的。比如狗,它就是約定俗成的,我們知道那是一種動物,它的叫聲、外形、習性與“狗”這個名稱是相稱的。如果當初將狗叫成貓,那現在也就那樣叫了。換言之,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是互相對應的,兩者合起來表達一個意思。拉康借用能指、所指概念,反其意而用之。他認為能指與所指並不是一一對應的,它們無法幸福地結合在一起,能指與所指往往處於分離狀態,而且能指壓迫了所指,在能指和所指之間橫亙著一道屏障。能指在明處,所指在暗處,能指牽引著所指。這個屏障還表明了主體的位置,表明能指對所指有一個抵制作用,主體的意識抵抗著無意識,父之名抵抗著小他者慾望的生成,這些作用也是能指和所指無法幸福結合的原因所在。拉康通過對弗洛伊德《釋夢》的再研究發現所指意義掩蓋在大片的能指網路之下,這就表明能指是一個現顯,而所指是遠隱,我們只有通過能指這個表層去求得深層那個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