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湯加味方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臨床療效觀察

才智咖 人氣:3.06W

摘要:目的 採用以自擬理中湯加味,觀察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對平素胃脘不適,食冷則甚,大便常偏稀爛,口不甚幹,或口乾不欲飲,口腔或舌上潰瘍,經久不愈,愈而易復發等為主要表現的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應用自擬理中湯加味治療, 7 d為1個療程。治療前後記錄臨床症狀和體徵,觀察並記錄毒副作用。結果 應用自擬理中湯加味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臨床療效滿意,未見明顯毒副作用。結論 自擬理中湯加味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臨床療效滿意,安全性好,提示臨床上不應忽視因脾胃虛寒型所致的口腔潰瘍。

理中湯加味方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臨床療效觀察

關鍵詞:口腔潰瘍;脾胃虛寒;臨床療效;理中湯加味

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可在各個年齡段發病,它是一種以口腔黏膜糜爛,甚至潰瘍為主的疾病,傳統醫學又稱之為口瘡。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口腔潰瘍主要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相關;祖國醫學認為其病發與"上火"相關。本人針對脾胃虛寒性引起的口腔潰瘍,投以自擬的加味理中湯,臨床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30例,均為我院2012~2015年來就診的門診患者。其中:女患者17例,男患者13例,年齡16~75歲,平均年齡(36±4.9)歲;口腔潰瘍單發者9例,口腔潰瘍多發者21例,潰瘍大小不一,0.3~1 cm,病程1 w~3年,發病週期每6個月3~4次,10~15 d/次,既往均接受過西藥、中藥、中成藥治療,(中藥或中成藥以清熱解毒為主),仍反覆發作。

1.2 診斷標準 本組病例入選標準:①全身有諸如素有上腹部不適,平素不耐寒涼食物,食冷則劇,飲食不佳,四肢冰冷,大便稀爛不成形,口不甚幹,或口乾而不欲飲。舌邊齒痕,舌淡嫩,舌苔薄白,或黃白相間,脈虛弱或浮弦硬但沉取稍弱等脾胃虛寒,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症候表現。②口腔黏膜表面常有灰白色滲出,伴有灼痛,潰瘍常顯梭形。形狀大小不一,多見於口脣、口頰、舌等部位,潰瘍帶有自愈性且易複發性,發作時間不固定。③口腔潰瘍遷延不愈,反覆發作。

1.3方法 用自擬理中湯加味治療。主要藥用方:黨蔘12 g、乾薑15 g、白朮15 g、炙甘草10 g、半夏15 g、陳皮15 g、茯苓15 g、柴胡6 g、桑白皮15 g。水煎服,1劑/d,水煮2次/劑,7 d為1個療程。

1.4療效觀察 療效標準:臨床痊癒:服藥後,患者口腔潰瘍灼痛消失,潰瘍癒合完好,且在6個月及6個月以上患者無復發。好轉:服藥後,患者口腔潰瘍燒灼痛緩解,潰瘍有癒合趨勢,或其發作的次數顯著減少。無效:諸症無明顯變化。

二、結果

本資料30例患者用理中湯加味治療1療程後,痊癒22例,佔73.3%,好轉5例,佔16.7%,無效3例,佔10%,總有效率90%。

典型病例1 譚某,男,28歲,醫師。2011年8月餘首診。自述口腔潰瘍疼痛3月餘,平時曾服用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等中成藥治療,效果不佳,現口腔潰瘍疼痛加重,遂來我處就診。診見嘴脣正中有一個1 cm左右大小的潰瘍,常有燒灼痛感,進食則劇,平時納食尚可,夜間睡覺安寧,無明顯口乾、口苦,平素常有胃脘脹痛,大便稀溏而粘滯,食涼則甚,舌淡紅,苔黃白相兼而厚膩,脈浮大而弦硬,沉取稍弱。證屬脾胃虛寒,陰火上衝。治以溫養脾胃,升清降濁。應用理中湯加味治療,藥用方同上述,水煎服,1劑/d,2次/d。服用5劑後,潰瘍疼痛已消失,且潰瘍已癒合大半,守上方3劑,潰瘍完全癒合,臨床症狀消失,隨訪2年,未見覆發。典型病例2,趙某,女,54歲,幹部。2013年11月初診。口腔內膜破潰、疼痛1年餘。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口腔潰瘍,以舌為主,面積3~5 mm,多發。曾口服黃連上清片、三、牛黃解毒片、知柏地黃丸等未能治癒。診見舌、口脣上數個3~5 mm潰瘍,疼痛難忍,納食欠佳,大便乾結,小便黃,夜眠一般,無明顯口乾,舌邊齒痕,舌上苔薄黃,脈細弱。診為脾胃虛寒,升降失調。治宜溫健脾胃,調和升降。投理中湯加味方治療,藥用:黨蔘15 g、乾薑15 g、白朮15 g、炙甘草10 g、半夏15 g、陳皮12 g、茯苓15 g、柴胡6 g、桑白皮12g。水煎服,1劑/d,2次/d,服用3劑後,疼痛明顯減少,大便日行1次,較平常鬆軟易排,守上方7付,口腔潰瘍完全癒合,疼痛消失。囑其服理中丸以鞏固治療及調理體質善後。隨訪1年,未見覆發。

三、討論

口腔潰瘍是口腔疾患中最為常見的病症之一,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口腔潰瘍的發作主要與免疫系統有關,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極易發生口腔潰瘍,比如說女性月經期間,或連續睡眠不佳,或神經衰弱,或精神壓力大等容易引起口腔潰瘍;其次,患有消化性疾病者,也容易發生口腔潰瘍;再次,與遺傳因素也有很大關係。在傳統祖國醫學裡,口腔潰瘍是屬於中醫"口瘡"範疇。而口瘡之名,首見於《素問.氣交變大論》指出口腔潰瘍主要與火邪有關,而引起炎火上行的原因是歲金不足,即肺氣有失宣降。歷代醫家對於口瘡的`治療多從實熱、虛熱二方面來認識,實熱主要包括風熱乘脾,心脾積熱[1]。虛熱主要是指肝腎陰虛,水不制火,虛火上浮,臨床記述者較多。而脾胃虛寒虛火上浮闡述者不多。本資料30例口腔潰瘍患者,證屬脾胃虛寒,來我處就診前大多服用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等藥物治療,症狀改善不明顯,筆者應用理中湯加味方對其進行辯證治療,並取得良好效果。說明在臨床上因脾胃虛寒所致的口腔潰瘍,是一類並非少見的證型,不能誤認為皆是實火,而悉用清熱瀉火;如果是中焦虛寒,則用理中湯固中焦之陽,而潰瘍自消,火勢自收,這正是尤在涇、俞嘉言所提出的"厚土伏火"之奧妙。清代鄭欽安《醫法圓通.瘡口不斂》也曾有論述陽氣衰弱不旺者,龍雷之火隨腎水上行,常生口瘡,不能化毒生肌,且極易綿綿不絕,經久不愈,切忌養陰清涼,見瘡治瘡[2],實為擲地有聲。症如舌邊齒痕,大便溏滯,口不幹,正是一派脾胃虛寒,陽氣不足之象,法用理中湯以治中焦虛寒之本。脾胃中焦是升降之樞紐,脾胃虛寒則中焦失調[3]。而太陰本為溼土,脾胃虛弱,寒溼有失溫化,遂常生痰飲,故脾胃為生痰之源,所以也常見舌苔白而厚膩,痰飲阻滯,肝氣有失疏洩,久而鬱滯而化火,遂生潰瘍[4],也常兼薄黃苔,然此火為表象為標,不可輕用久用苦寒清熱以免加重脾胃虛寒。理中湯加味方用白朮健脾燥溼,乾薑溫中散寒,黨蔘炙甘草補中土之虛;半夏、陳皮、茯苓含二陳之意,健脾化溼,以消痰飲;柴胡疏肝解鬱而昇陽,以化鬱滯之火,昇陽以救下陷之清陽;桑白皮清降肺氣,以解火勢,通調水道,給痰飲出路,且肺主皮毛,潰瘍亦病在表皮,故也略有引經之意。本組臨床資料研究顯示,應用理中湯加味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標本兼治,臨床效果肯定,未見明顯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蘇樹蓉.中醫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4-66.

[2]莊嚴.姜附劑臨證經驗談[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41-42.

[3]李可,劉力紅,整理.圓運動的古中醫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17-18.

[4]餘浩,鄭黎.醫間道[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