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主義繪畫中的精神及心理分析

才智咖 人氣:2.24W

摘要:超現實主義是20世紀的主流藝術,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為理論基礎。這一創新性的藝術極富顛覆性、叛逆性以及建設性,超現實主義使得心理學在藝術方面得到建設性的運用,實現了西方藝術界與學術界的跨界交流。藝術家與心理學家通過對潛意識與精神世界的探索與挖掘將其運用到文學藝術領域,從而使得當代藝術家開始展現生命的另一種狀態,揭示人類精神深處的另一個自我,試圖從心靈層面闡述社會存在,人類活動的潛在奧祕。超現實主義利用精神分析學說探討藝術的創作心理動機,關注靈魂深處的潛意識,將人類的本能昇華到宣洩人類心靈的藝術,使觀者可以讀懂藝術家創作的荒誕心理。

超現實主義繪畫中的精神及心理分析

關鍵詞:超現實主義 精神分析 繪畫 心理分析

超現實主義作為20世紀的一個主流藝術運動,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理論上,其發起者是兩位作家,佈列頓和阿波利奈爾。超現實一詞是詩人阿波利奈爾首用的,原是哲學上的術語,最初稱為“超自然主義”,後來才用於繪畫上。佈列頓對超現實主義的定義是:“超現實主義,純粹的精神的自動主義,企圖運用這種自動主義,以口語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達真正的思想過程。它是思想的筆錄.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賴於任何美學或道德的偏見。”從宣言中可以明瞭超現實主義是追求夢與現實的統一,並且是以人類為物件作為表現的範圍。佈列頓在文章中要求人們注意那些可能與文學超現實主義有聯絡的藝術家,其中有馬蒂斯、德蘭、勃拉克和畢加索。實際上這些畫家並不符合佈列頓對超現實主義所下的定義:純粹的心理自動。但他所推崇的另一位畫家基裡柯則可能是最早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基裡柯從1911年到1915年一直住在巴黎,他的畫很受阿波利奈爾的讚賞,阿波利奈爾在1918年寫的劇本《蒂裡西亞的乳房》冠以“超現實主義戲劇”的副標題,最早使用了“超現實主義主義”這個術語,他對基裡柯的看重顯然是注意到了基裡柯畫中那種超驗的精神與內心世界的表現。

給予超現實派最大的啟示是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精神病心理學教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下意識心理學的理論。從整體上說,超現實主義作為一個藝術運動,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有非常密切的聯絡。超現實主義的精神與思想領袖佈列頓有過學醫的經歷,他在讀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後,立即領會到精神分析與達達派的無意識表白之間的關聯。精神分析注重對夢想、幻想和幻覺的分析,並把白日夢作為一種可能的藝術創作方法加以誘導。依此而從事於下意識的夢幻的世界的研究,與自然主義相對立,不受理性支配而憑本能與想象,描繪超現實的題材,表現比現實世界更真實的,比現實世界的再現更具重大意義的,想像領域中的夢幻世界。

在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和法制風俗限制著人類本體內的本能慾望和衝動,使之不得宣洩,本我必須藉助合乎道德法制的渠道發洩,以此滿足自己,然而大部分的本我被壓抑並隱藏在潛意識中。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與潛意識應該找到合理的發洩口,夢是通往潛意識的王道,更是最為恰當的出口。壓抑在潛意識的本能慾望,在夜晚自我,超我放鬆警惕時,以視覺影象的形式出現在夢裡,然而藝術是更為高階的潛意識的昇華。藝術的原動力是無意識的昇華形式,弗洛伊德強調無意識的本能的作用,他把原始本能作為人生、社會的基本動力,認為它決定著人的生活和一切行為。他認為藝術和夢一樣,是通過潛意識的“本我”超越現實邏輯和規範的昇華表現,來勾勒一個幻想中的世界,從而使壓抑著的潛意識得到釋放。”

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的根本動力在哪?據統計研究,創作活動的源泉應歸功於潛意識,藝術家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說“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總是突然闖入自己的意識,既無先兆,也無準備,更說不清它形成的具體步驟。”這些突如起來的意向被稱為靈感,靈感隱藏在潛意識中,並且在人類神經敏感脆弱時,以幻覺或視覺圖形的形式出現在夢裡或意識中,藝術家潛意識中的意向形象就是藝術作品中形象的原型,個體的創作衝動與生物性本能觀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人類的本能慾望必然通過視覺影象加以表現,當欣賞者在欣賞潛意識視覺影象時,也必然被這真實且反映深層心理內在矛盾的強烈視覺張力所感動。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來解析很多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及其作品,就能將很多不可思議,離奇的畫面非常清楚地得到分解。同時這種分析法還引導藝術家們思考,發掘自我的潛意識並將之按照自己的表達方式展現出來。

超現實主義從創作方法方面分為兩大體系:即“偏執狂批判法”與“心理自動主義”,所謂“偏執狂批判”是挖掘潛意識意境的執拗的思維方式,畫家運用寫實的手法,將毫不相干的事物拼湊在一起組成超現實主義畫面,代表畫家有達利、馬格利特等;所謂“心理自動化”是追隨無意識步調,超越理性與邏輯的.束縛,採用“無意識書寫”和“自動寫作”的方法,追求絕對真實,純粹無意識的活動,不加藝術加工和理性邏輯的思維,代表畫家米羅。

薩爾瓦多達利試圖探索潛意識的意象,運用寫實手法表現非理性的幻想,在畫面上呈現本能、觀念、夢境等不可思議的形象世界。弗洛伊德認為兒童的幼年環境,早期經歷對成年人格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的創傷性經歷與壓抑情節壓抑在成年人的潛意識裡,造就了成人的變態心理以及心理衝突。達利的父母將已夭折的哥哥的名字重新用到達利身上,這在達利心中構築了哥哥虛幻的影像,為了強化自己的存在性,達利叛逆囂張,並將這些叛逆發揮在他一生的生活及創作中。達利人格心理本源的狂妄,乖張性格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中的潛意識與本能所遵循的快樂原則,不理會社會法制道德,無窮無盡地釋放他的壓抑。

達利童年時期喜歡蝙蝠,後來成群的螞蟻爬滿了受傷的蝙蝠,他十分傷心,一口咬掉蝙蝠的頭部,從此螞蟻變成了達利揮之不去的陰影,併成了達利作品中焦慮不安,甚至是恐懼的代名詞,螞蟻,大象,長頸鹿等都是達利庫愛的潛意識符號。達利受精神病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拉康(Jacques Lacan)的博士論文《論偏執性精神病與個性的關係》的影響,獨創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偏執狂批判法”(Paranoiac,Critic,alMethod),即超越現實,追求絕對的無理性。然而,達利並不主張聽憑無意識的自然流露,把理智邏輯完全排除在外,而是用理性分析處理潛意識意境,也不是消極的等待潛意識的出現,他不惜從白己身上誘發幻覺,激發潛意識創作潛能。然後用逼真的繪畫技法,將夢境,幻覺,潛意識描繪成一個荒誕絕倫,不可思議的超自然世界,令觀者記憶深刻。因此,偏執狂批判不是狹義理解上的偏執狂式的批判,而是指建立在荒誕現象的批判基礎上,非理性獲取潛意識靈感的自動方法。而達利所說的偏執也不等同於幻覺,它們的關鍵性區別在於偏執自願謀取幻覺,是來自主體的主動性的精神狀態。達利還將怪誕離奇的幻覺衍化出誇張、變形、肢解、錯位的形象,將受壓抑與潛意識本能衝動與慾望的化身為非理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