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與現實的差距-談那危與他的繪畫作品

才智咖 人氣:1.63W

  那危的作 品給我一種孤獨、不確定、富有精神性的感覺,並且,也許由於自戀、自閉,更帶有一種壓抑的感傷色彩。他大部分作品中的形象都是以家本人為原型,在畫面上偏離視心的位置,安排了這些身著藍 白條形服飾的主體人物。大面積的天空和虛擬的地面上(或是背景),他使用了壓縮空間的手法加強了繪畫的平面性,使得藍色與黑色變得更加開闊與空曠,從而增強了畫面主體的孤獨感。而對於條形服飾_÷形象的使用 ,使這種孤獨的形象形成一種不確定的律動性,變成了一個在有一定限制狀況下的動感元素。正是這種動感元素,由於它的形象過於鮮明,以至產生了一種神經性病態的感覺。這種條形的服飾形象成為他作品構圖中非常重要的視覺元素,在他的作品裡是有著積極的視覺與引導意義的。“藍白條紋”形象實際上已成為了他繪畫作品的一個重要性的主題,並形成了一個符號與標誌性的形象,這也是他試圖區別於他人的一種策略那危有力地把這種符號化的形象,融會在自己所表達的繪畫主題之中,並逐漸形成了鮮明的個人繪畫特徵。在色彩運用上他限制了過多顏色的使用。在他的調色盤上,主要是以黑、白、群青、赭石、土黃、土紅和少量的紫紅色為主,基本上是以固有色的表現方法來處理畫面。同時,由於繪畫形式表現的需要,他是以具象為主要表達方法,素描能力的體現是一個主要的話題。所以必要地限制色彩的使用,對繪畫主題的表現是有益處的。外輪廓線與形體之間過渡關係轉折上的協調性如何自然連線,是成敗的關鍵。他仍然在一個傳統系統中思考。在這種思考裡,我們看到了他的作品表現處理的非常得體與充分。

精神與現實的差距-談那危與他的繪畫作品

那危的作品,我看到的大致有四個系列。較早一點的是他確立表現風格手法的開端。他通過獨生系列 等系列繪畫,確立了 “患服”條紋形象,從此開始 了他的具有後現代氣質的繪畫藝術。在這個系列中的條形衣紋 ,表現的形象鮮明而敏感 ,富有一種神經質的氣息。作品從個人化的角度,表達出了一種瞬間的內心衝突,傳達出人性自身的無奈 ,暗示了 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面對及人生的生存狀態。而主體人物的 “患服”(即條形圖案),給人們帶來那種無法遁逃的心理壓力 ,使我們無形中感覺到無奈無助的焦慮。在今天,他們所處的社會是浮躁而現實的 ,是物質大於精神的社會。他們將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獨立地 生存 ,社會、家庭、事業、內心的個性化與社會機制及規則的不協調 ,是順應還是反叛,這使得 80後的獨生子女 ,在快樂的笑聲背後 ,隱藏了許 多難以述說的危機與不安。那危用一種寧靜的方式 ,把內心焦慮及對現實的困惑表達了出來。而這種條形 “患服”的藍白條紋 ,正好生動敏感地體現 了這種具有神經質的驚悚感。在他的((春無力系列))中,明顯地感受到了他對青春的認識與理解,並把上一個 ((0.1mg系列 的主題明確深化了,反省了80年代人的生活與 自身的問題和責任 。他把木馬與現實中的馬作為道具,植入到他的畫面中,來隱喻童年的生活理 想與成年後 的現實生活境遇之間的矛盾在一種形而上的繪畫觀念中,有機地把繪畫主體分別表現在 了不同的空 間之中,既強調了自身的快樂又強調了自閉的意識 。玩 木馬者完全沉浸在 自我構造的精神世界中,而條形 “患服”不時地在提醒著我們 ,它的快樂是瞬間短暫而且危險的。他把童年的夢與今天的現實聯 繫了起來,同時也表達了80年獨生一代的不諳世事及嬌生慣養的習性 ,及步入社會時的矛盾心態。

獨生一代作為人類學上的特例,它是一種特殊意識形態下的產物 。這一代人的思想、意識及文化的判斷 自然會在未來的 19子裡產生深刻的影響。由於他們的生活是在 “上一輩”無微不至的呵護中成長 ,形成的個人化、個性化,一直導致了社會與這一代人普遍意義上的溝通成為了障礙 ,由於這種障礙 自然造就了他們對社會現實生活的恐懼。那危這組 ((春無力系列 正好描述了這樣嚴酷的現實,在他們 自認為還沒有準備好的狀態下 ,不得已進入了社會 ,不得已擔負起各種責任。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我們的人生都是被拋入的 ,是不經意的突如其來的。”正是在這種 “拋入”的 “突如其來”的現實的境遇中,促使他們在迷失中自省。

我們在那危的 獨生系列作品中便看到這種 自省的力量。在作品 《獨生系列一順從的對抗 與 獨生系列一最後一吻 中,我們感覺到他們的力量與擔負起責任的能力 ,因為世界總是一直向前發展的,對於未來我們是不可預知或是不可設定的,在這批作品中,畫面中表達 了個人 內心的矛盾與抗爭 ,大面積的黑色給人一種視覺壓力 ,突出了 “患服”藍白條的精神性 ,使得藍白形象格外鮮明。而在 ((獨生系列一順從的對抗))中那危的構圖方式有了一些變化,把原有著具體形態的 “患服”抽離 出來變成圖案化了。在  獨生系列一最後一吻))中他似乎是在告訴我們,80後一代的崛起與自立 ,告個自戀自閉、迷茫的時期 ,健康陽光地面對這個紛亂的社會與現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