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路論壇的傳播屬性

才智咖 人氣:2.29W

網路論壇依託網路強大的技術支撐呈現出言論自主性、面向公眾性、主題特定性、虛擬空間性等特徵,併成為參與者更廣泛、互動性更強、討論更自由的新型論壇,顯示出更巨大的傳播力量。

論網路論壇的傳播屬性

網路論壇的傳播環境

網路論壇傳播的巨集觀環境。在網際網路發展之初我國就試圖對其進行管理,並建立了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2001年資訊產業部發布的《網際網路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是我國首部專門用於對網路論壇等進行管理的規章,規定第二條明確指出網路論壇屬於電子公告服務,並對網路論壇的資訊內容做出了規定;第十四、十五條指出應對網路論壇中釋出的資訊時間、網際網路地址或者域名,以及上網使用者的上網時間、使用者賬號、網際網路地址或者域名、主叫電話號碼等資訊,進行記錄備份,儲存60日,並在國家有關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2004年,國家加強了對網路論壇的管理,並要求高校BBS實行實名制。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被教育部樹立為高校BBS向實名制校內交流平臺轉變的典型。2005年7月,深圳警方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網路公共資訊服務場所清理整治工作,對論壇、BBS的版主、QQ群的建立者進行實名登記,並校驗身份證號碼;對現有的網路公共資訊服務場所進行清查,並視情況予以重新登記或關閉。①

此外,我國還從網路技術上加強了對論壇的管理,如利用路由器和防火牆等技術,對網上有害資訊進行封堵和過濾;開發應用網路監控系統,及時發現與查處有害資訊的傳播等。

總的說來,國家從立法、行政、技術等方面加強了對網路論壇的管理,目的在於引導與管控論壇的輿論,使其對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起到良好的作用。如果把國家對網路論壇的管控看做是主觀、人為的行為,那麼網路論壇系統自身的環境則具有客觀、自為的特點。

網路論壇系統的微觀環境。首先,傳播環境的開放性。與各自為政的電視傳播網不同,因特網作為一個覆蓋全球的國際網路,是向所有資訊釋出者和接受者開放的資訊通道。各種各樣的資訊源都可以在網上設立自己的伺服器,隨時釋出資訊,讓人隨意瀏覽。在網路論壇中,只需註冊並接受論壇的管理協議,便可登入論壇瀏覽、釋出資訊,參與討論。在網路論壇中沒有類似報紙發行渠道的屏障,也沒有類似電視訊道的封鎖。對於資訊釋出者來說,所有聯網的終端都可以成為他的讀者和收視者。其次,傳播環境的虛擬性。“虛擬世界憑藉其技術優勢,通過文字、聲音、影象和符碼的多維表現,使虛擬世界具有強烈的逼真性和高超的模擬性。虛擬世界對於每一個虛擬行動主體及其相關虛擬行動來說,都代表了一種集體性的虛擬社會生活的表象,構成了一種逼真性的社會事實、一種逼真性的社會存在。”②網路論壇就是一個基於計算機技術、網際網路技術、虛擬實在技術的數字化的傳播世界,因為它具有模擬現實世界的功能,能夠集聚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有共同的興趣的網民組成虛擬社群,在這樣一個社群中,網民通過互動形成相對穩定的虛擬社會關係。最後,傳播環境的弱控性。雖然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對網路論壇進行管理,但基於網路的開放性、虛擬性特點,與傳統媒體相比,網路論壇中“把關人”角色弱化,自由、自主、公開發表言論是網路吸引網民的重要原因。

網路論壇參與者的特徵

我國網民參與者的數量與構成。根據艾瑞諮詢調研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網路社群使用者年齡分佈主要集中在18~30歲,佔用戶總數七成以上。其中25~30歲使用者佔比最多,達39.5%,18~24歲使用者佔比達到34.4%,18歲以下和36歲以上的“兩端使用者”數量相對較少,佔比分別為2.4%和10.1%。網民在年齡結構上仍然呈現年輕化的態勢。2010年第六屆《中國網路社群研究報告》顯示青年人為網路社群核心使用者,其中社群論壇是網路社群使用者最常用的,佔比為73.8%。《第26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網民學歷結構呈低端化變動趨勢,截至2010年6月,國中和國小以下學歷網民分別佔到整體網民的27.5%和9.2%,高中學歷網民佔40.1%,大專及以上學歷僅佔23.3%。網民的年齡、文化程度是決定他們在網路論壇中缺乏理性溝通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在網路論壇中,我們常看到一些“標題式吶喊”的感性帖子或是一些發洩情緒的過激帖子。

我國網路論壇參與者的心理特點。第一,以獲取資訊為目的。“自然與社會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只有及時瞭解、把握並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人類社會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和發展。”③據艾瑞市場諮詢2007年中國網路社群研究報告》顯示:使用者登入社群網站首要目的是尋找解決問題辦法,佔比高達74.8%。其次是討論有共同興趣的話題、瀏覽資訊和分享生活及情感經驗。此外,用於職業心得交流和購買使用商品經驗心得交流也佔較高比例,分別達到36.2%和27.4%。可見,獲取相關資訊成了網民登入社群網站的主要心理訴求。

第二,尋求虛擬社會地位的賦予。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A?H?馬斯洛提出了需求層次說,並提出“自我實現”的核心概念。他指出,人類基本需求包括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自我實現是人類所獨有的,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們每個人都看重自己的價值,都有施展能力、實現目標的本能願望。然而,競爭日趨激烈和相對複雜的現實社會充滿了變數,實現自我價值並非易事,也很容易受到各種困難的挑戰和打擊。相對而言,虛幻的網路世界所創造的獨特的網路溝通環境,卻正好能夠滿足人們自我價值的實現。

“任何一種問題、意見、商品乃至人物、組織或社會活動,只要得到大眾傳媒的宣傳,都會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獲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④網路作為一種大眾媒介,無論其中的參與者是否有意宣傳,他們發表於其中的言論都會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如果言辭犀利、觀點獨特,或者在某一特定領域有豐富的知識、經驗或更多的資訊來源,還會在網路論壇中獲得一定的威信與地位,受到論壇中其他網民的尊重,甚至成為論壇中的“精英”或“意見領袖”。網路的這種虛擬社會地位賦予功能讓很多網民樂此不疲,他們通過網路這一平臺展現自己,獲得他人的認可,從中尋找自我實現的.成就感。

第三,尋找精神家園。現實生活中的激烈競爭與壓力,使得人們在工作之餘少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人際關係的溝通與維護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淡漠。此外,由於現實社會交往中的身份的真實性,即使人們樂於溝通,也會因為身份的關係有所顧慮,不能暢所欲言。在網路論壇中,網民可以以虛擬身份同眾多網友溝通甚至辯論。由於隱蔽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身份,他們會更加放鬆、真實地表達心中所思所想,也更容易與其他網民實現心與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