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班級管理探索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87W

篇一: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策略論文

摘要

高職班級管理探索的論文

近年來,由於社會發展及環境變化,現實社會各種因素給青年學生成長帶來深刻影響。在此背景下,如何搞好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已成為班主任面臨的新課題。本文就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策略做了初步嘗試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管理策略

近年來,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及差異性明顯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搞好高職院校班級管理,將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落到實處,將全體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職業技能人才,已成為每個班主任面臨的時代課題。

一、班主任應該加強學習。

班主任面對的教育物件是具有不同特點的學生,對學生進行的培養與教育,從來沒有千篇一律的現成教育模式。因此,要教育好學生,就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教育科學理論,如教育學、心理學及管理學,還要學點法學、社會學和美學等方面的知識。這樣做,一方面有利於教育藝術和技巧提高,有利於按教育規律辦事,有利於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經驗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有利於提高班主任自身修養,熱愛學生,願意並自覺承擔起這一繁重的工作。用自己模範的言行舉止、高尚的人格品德和為人處世的態度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

二、瞭解學生,尤其是後進生。

瞭解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因此,班主任要懂得如何觀察學生;如何與學生溝通,特別是如何與後進生交流;懂得從學生的視角,根據其年齡、家庭環境及成長經歷等了解他們的思想、心態和行為方式等,這樣才能正確分析學生,真正瞭解學生,從而根據特定學生群體的身心特點和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管理策略。

在一個班裡,後進生人數不是很多,但影響作用不小,影響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因此,做好後進生教育轉化工作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課題。要有效促進後進生轉化,就要了解其程度和表現,形成的原因和問題的癥結,特別瞭解各自的心理困惑和障礙,以便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藥,消除心理障礙,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

三、後進生的心理障礙及成因。

後進生後進的內因是其不良心理結構。在不良心理結構諸多因素中,認知貧乏是基因,不良情感是動因,意志薄弱是催化劑,三位一體,形成鎖鏈。鑑定一個學生是否後進,應從其心理結構的整體全面考察;同樣要轉化一個後進生,應就其心理結構進行整體性矯正。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無知和遊手好閒是一對孿生子”,後進生知識貧乏,導致認識模糊,必然導致獨立意向錯誤,所以,要轉化後進生,最根本措施是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認知水平,對他們進行社會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再教育。首先,要竭盡精誠,言傳身教,從其現有認知水平出發,從啟蒙教育開始,給他們講前途,談理想,避免空洞說教。情感是人對事物的態度和體驗,以認知為基礎。後進生的不良認知結構,勢必導致其情感朝不良方向發展;反之,已形成的不良情感結構反過來強化其不良的認知結構。

因此,我們在矯正其不良認識結構的同時,必須輔之以矯正不良的情感結構,培養他們正確的道德感、美感、法制感等。我們用尊重點燃其自尊的火種;用師愛開啟學生的心扉,促進學生奮進,達成師生之間的心理交融。只有熱愛、尊重和信任他們,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善於發現其“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才能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收穫後的喜悅,不斷強化其成功意識,增強自尊和自信,以達到自立和自強。在人的心理過程中,認識、情感、意志是三位一體的。認識為基礎,情感為動力,意志為調節儀,三者共同參與、互相促進。因此,我們在矯正後進生不良的認識、情感結構的同時,必須矯正其不良的意志結構—意志薄弱。而意志薄弱是制約後進生進步的主要心理障礙。因此,矯正其不良的意志結構,既要著意改變其內部錯誤觀念,又要儘量控制不良外部誘因的影響及增強其與不良誘因做鬥爭的能力,還必須通過新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加強實現。因此,在這一過程中,班級與學校的行為規範乃至家庭和社會大環境的價值導向是矯正後進生不良意志結構的必要條件。

(一)受社會、家庭的不良影響,認為讀書無用。

家庭的不良影響主要是有些家長的思想觀念存在問題,或本身素質不高,認為有無文化無關緊要,能謀生就行,認識不到讀書學習、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或者認為自己孩子不是讀書學習的料,送來學校只是把學校當做託兒所,混個文憑,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對讀書學習、接受教育漠視和冷淡。導致一些學生不懂得愛與責任,沒有人生目標,學習目的不明,缺乏動力,不肯用功,成績下降成為後進生乃至問題學生。

(二)學習感到困難,認為智商低,缺乏自信。

這類學生在學習上顯得特別吃力,困難重重,無論學習多麼刻苦,可成績總是拉後一大截,於是懷疑自己的智商,認為自己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明顯低於同齡人,從而對學習缺乏信心,又怕受同學歧視,常產生自卑心理,有些甚至變得性格孤僻、不合群、沉默寡言。

(三)不懂方法,不善於學習,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

這類學生學習基礎差,不懂得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成績總是跟不上。他們習慣於被動接受老師的滿堂灌教學,只希望同學的幫助或讓教師寫出現成的答案,掌握知識靠死記硬背而不善於動腦筋思考,自學能力低,沒有興趣可言,只是機械地學習、被動聽課,一旦學不懂、聽不懂,就對教師的教學有看法,或對教師的批評產生對立情緒,以致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有的甚至放棄學習。

(四)行為習慣差,缺乏自控能力,屬於冷熱型。

這類學生反應敏捷,但缺乏定力。自控力差,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課堂上好動好說,成績一直在低位波動。這類學生的家庭多有變故,父母也知道應該讓孩子好好學習,但沒精力沒時間,客觀上對孩子各個方面,尤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關心不夠。

四、對策。

(一)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相結合。

管理是工具,是方法,更是文化。只有努力營造和充分利用良好的班級文化、學校文化和社會文化;充分調動全體學生、教職員工、家庭、學校乃至社會及媒體等各種內部和外部資源,加強協作,形成強大的合力,才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後進生轉化工作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徑。

(二)以人為本與行為規範相結合。

也就是軟、硬結合。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事、管物、管人以外的資源。把人納入管理,相當於把人當成物,嚴重違反人性,而人性是不喜歡被管的。人性的特點是,一要創造,二要自主,不接受他人的擺佈。什麼都在變,唯有人性從來沒有變。所以,管理的原則是:以人為本。所謂“管理”有兩層意思:你管得合理,對方就接受;你管得不合理,不管你是誰,不管你用什麼方法,都沒有用。只理不管,管事加理人。“理”就是“看得起”,就是“尊重人格”、“給人面子”;“管”就是管事。“敬人者,人恆敬之”,你尊重我的人格,給我面子,我也尊重你;你看不起我,我照樣看不起你,不管你是誰。所以,人性管理的重點在於人,只要把人理好了,事情自然就做好了。

一個人最怕被別人看不起。但要面子、希望別人看得起自己,最好的辦法即在於自覺、自反和自律。自覺什麼?就是自己醒悟到,不喜歡被管是有條件的:必須先把自己管好,才有資格要求別人少管我們。管不好自己,別人是一定要來管的,否則誰都不管,豈不天下大亂?可見管理的起點在於先把自己管好。其次是自反。必須時常反省、自檢:有哪些過失?如何提升自我,從而令人敬重?自己反省,才不招致他人指責,當然有面子;自己不知檢討,又不接受人家來管,那就是蠻橫無理,結果勢必引起大家的反感,自己會更加沒面子。最後是自律。自反的結果必然表現在自己的行為、態度上面,這樣大家才看得到,才敢相信你。所以,管好自己的言行舉止,具有良好的自律,才能成為人性化管理的良好基礎。只有人人自律,才可能以人為本。每個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言行,與社會整體需要相一致,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看得起,自然和諧愉快,從而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成為社會交響樂的和諧音符。顯然,在現實條件下,單方面強調人性化,是不能搞好班級管理的,必須要有行為規範輔助矯正後進生不良的意志結構,從而規範其行為,實現其轉化。

(三)點和麵的結合。

一方面,通過班級幹部隊伍的考察、慎用和選擇,培養一支具有模範帶頭作用的班級幹部隊伍,調動和提升全體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結合班級實際逐步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通過深入細緻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到獎懲分明,賞罰得當,弘揚正氣,從而營造良好的學風、班風,培養班級意識,形成班級合力,為後進生的轉化提供有利環境支撐和滲透教育。

另一方面,抓好典型,樹立榜樣;重視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加強後進生的個別教育。遵循後進生的轉化規律,強化家庭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主導作用;開展賞識教育;尊重後進生人格,保護後進生的自尊心;熱情鼓勵,激發後進生的上進心;加強後進生的學法指導等,做好“點”的工作。

(四)防和治相結合。

“防”就是堵與預防。“堵”就是在學生缺乏是非判斷與自控能力的情況下儘可能減少與行為不良人和資訊源接觸的機會。預防的主要方式是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或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增強其判斷是非的能力和自控力。“治”就是針對違紀學生進行幫助教育,幫助其分析和判斷,找出錯誤的根源,瞭解其危害,以及如何避免的方法和措施。

(五)治標與治本相結合。

“治標”是一個短期行為,是針對已經發生的'結果採取的措施和行為。已經造成的危害或損失,若不加控制其影響會繼續放大,所以治標是必需的。要減小影響和損失就應著眼於長遠——治本。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認知水平,對他們進行社會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的再教育。最終達到認識、情感、意志三位一體的協調同步矯正。總之,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瞭解學生,發現新情況,探索新思路,解決新問題,尤其後進生的轉化問題,紮實有效地做好以上各方面工作,把各項管理策略及措施落到實處,才能搞好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張志強.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研究初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7).

[2]王曉瞏.淺析高職院校班級管理[J].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1(04).

篇二: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論文

摘要

針對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教育

五年制高職學生,是高職教育中的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很多教師在對五年制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發現五年制學生難於管理,學生前三年其實處於中職階段,絕大部分學生為未成年,心智不夠成熟,法律意識淡漠,自我約束能力較差,讓很多班主任老師感到教育教導之困難,頭痛。筆者多年從事五年制學生班主任工作,結合管理實際,談談五年制高職學生班級管理的一點心得。

一、準確認知五年制高職學生不足。

五年制高職學生的不足主要體現在:

1、學生學習能力差。

自從高校擴招以來,上大學不再是萬人擠獨木橋。湖南大部分學生通過大學聯考均能進入高等學府學習,這樣,五年制高職學生理所當然的表現出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相對較差,甚至厭學情緒嚴重。突出表現在學習刻苦勤奮不足浮躁有餘、動力興趣不足負擔壓力有餘、積極主動性不夠消極被動性有餘等方面。

2、學生行為習慣較差。

很多學生基本素養和行為習慣相對較差,文明禮貌意識淡漠,組織紀律渙散。集中體現為抽菸喝酒、打架鬥毆、逃學上網、遲到早退、盲目媚俗、行為失範等方面。

3、學生自信心不足。

五年制高職學生由於在國中時代,學習成績不夠優秀和日常行為表現較差,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輕視,長時間的這種情況的存在,導致學生自信心嚴重下滑,或者有很多學生陷入自卑。

二、找準心理定位,制定階段性養成教育目標。

儘管五年制高職的學生或多或少,或這或那存在著上述所存在的問題,然而,無數事實證明,五年制學生年齡偏小,性格還未定型,心理上還不夠成熟,從而五年制學生可塑性強,如果能在教育者的幫助下,有效地去除身上所存在的問題,仍然可以成長為社會所需求的優秀人才。作為教育者,沒有任何理由去懷疑五年制高職學生未來成就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因此,作為班主任老師,在充分認識到五年制高職學生的不足的情況下,應該胸懷博大的容許班上學生經常會在學習與生活中犯錯誤,並採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材施教,積極干預學生多種錯誤行為。並鼓勵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既給予批評教育,又鼓勵學生敢於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爭取儘早去除身上所存在的毛病。激發每個學生的自尊心,重新樹立信心,引導學生持之以恆,不斷進步。五年的時間,足以讓每個人都成長為優秀人才。班主任老師決不能因為一些學生屢教不改而對學生喪失希望,失去耐心。

三、加強學生幹部隊伍建設。

一個班級優秀班風的形成與進步,離不開班團班幹部隊伍建設。班主任老師應用自己獨具的慧眼和管理智慧,有效地選拔一批熱心班級成長,關愛同學,責任心強,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班團幹部,並充分利用每個學生幹部的優點和長處,擔任不同角色的幹部。例如班長需要強勢,正義凜然,原則性強,團支部書記則需要柔和,善於協調,考慮問題更加全面,二人密切配合,一剛一柔,一明一暗,相得益彰,則形成了班級管理的核心;公寓委員,勞動衛生委員則需要能吃苦耐勞,樂於奉獻,集體榮譽感極強等等。

除了班幹部隊伍建設,班主任老師要大力推薦班上表現優秀、得到同學們充分認可的學生擔任學校、系部學生會和團總支擔任學生幹部。這樣,能讓班上同學及時瞭解到學校和系部的大政方針,大型活動等資訊,並激發同學參與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去。這些學校、系部的學生幹部更是班上的旗幟和榜樣,既是在班上樹立正面典型,又能引導班級的正能量的傳播。

四、重視個別問題學生教育。

五年制高職班級中,幾乎每個班都會出現一些“刺頭”,性格桀驁不馴,行為習慣難以改正,並具有較強的號召力。一些性格不堅定者會不經意間就參與到“羊群效應”中來,這種負面效應如果不及時得到有效遏制,或者防範未然,班級建設將會偏離正常軌道越來越遠,更談不上良好班風的形成。因此,班主任老師必須要用強有力的手段和教育方法,做好問題表現比較突出的學生教育。班主任老師要深入班級,密切關注每個學生每天所發生的細微變化,引導班幹部重點關注問題突出學生,並熱心幫助問題學生成長,經常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絡,將在學校和在家裡的各種表現互相通氣。首先,至少不讓“刺頭學生”帶壞班風,讓其他同學和“刺頭學生”有效“絕緣”,其次,要積極幫助“刺頭學生”逐漸剔除身上的陋習。

對問題學生的錯誤行為明確指出並批評教育,對他們所取得的任何進步都要好不吝嗇溢美之辭,且不著痕跡,並讓班上同學分享問題學生所取得進步所帶來的幸福感。例如某科任老師表揚一名經常在課堂上睡覺且不服從科任老師課堂管理的學生,突然在某門課課堂上不睡覺了,並能認真聽課。班主任老師可以在在下到班級的時候不經意地走到該名學生身邊,面帶微笑地對學生轉述科任老師的話。而後教室手上講臺的時候,高興地向全班分享老師對該生的表揚,並號召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對該生表示誠摯的祝賀。這樣,既讓該生感受到進步給他和同學們以及老師所帶來的快樂,也讓他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從來都沒有輕視過他。

五、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

鼓勵班上學生積極參加到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一方面能有效班上學生的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

第二方面,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參與這些活動,能將學生課餘時間的消耗。過多的業餘時間,由於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一般不會再業餘時間學習而導致心理空虛、無所事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容易滋生出一些不良行為,譬如外出上網,玩電遊等。

第三,讓學生參與學生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視野;能增強學生將來步入社會的社會適應能力,對找工作奠定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五年制高職班級的管理,是一個系統、繁瑣的工作,工作過程中會出現很多不確定性,每個班主任老師都應履行教師該承載的社會責任,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力爭將每一名高職生送向成功的彼岸。

篇三: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中發展性評價的應用論文

摘要:

文章分析了當前階段五年制高職教育院校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簡述了發展性評價,探討了發展性評價在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有效應用,以期其研究結果可以為我國五年制高職教育班級管理工作的改革工作帶來一定借鑑。

關鍵詞:發展性評價;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五年制高職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機遇。隨著五年制高職教育院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於在校生的教育管理也需要與時俱進。管理是為集體的核心所在,而班級則是教育院校管理學生的主要場所,對於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但是現階段的高職教育院校,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只是以單一的形式進行班級管理,嚴重缺乏管理實效性,進一步導致了其工作性質與發展目標相分離的問題。

一、當前階段五年制高職教育院校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高職教育院校內部任課教師班級管理觀念存在不足。

教師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對班級中學生應該具備相關素質提出了固定的要求。即學生必須要具備比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自控能力、心理受挫能力、交際能力等。最近這幾年來,我國高職生各種型別傷害事件發生概率逐漸上升,一些事故的緣由僅僅只是一些非常小的摩擦。在令我們覺得惋惜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五年制高職生的心理受挫能力比較薄弱,需要教師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及時提高對其的重視意識,進而有效地對其進行培養。

2、輔導員教育管理觀念過於守舊,嚴重缺乏專業有效的班級管理知識。

當前階段五年制高職教育院校中的輔導員,大多接受過專業師範教育或者一些其他相關的教育的輔導,但通常都沒有接受過專門的高職輔導員的管理工作能力訓練。擔任輔導員這一工作的人有許多,一般情況都是在自我的實踐管理工作中,不斷積累其管理經驗,嚴重缺失專業的班級管理的理論與能力。

二、當前階段五年制高職教育院校在實際教學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評價學生主觀意識比較強。

長時間以來,教學評價一直都被教學工作者錯誤地視為一種甄別、選擇學生的工具,從中選出作為優秀的,放棄最差的。五年制教育院校若是想用此種單一守舊的教學評價來全面塑造班級中的學生,運用死板的構架去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行為,極大地抑制了高職生的健全發展,使得學生越來越走向單項發展的道路。與此同時,輔導員僅僅依據學生當前的學習表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表現,一不留神就會錯過挖掘學生學習潛力的機會,十分不利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不具備科學完善的班級管理工作評價機制。

輔導員作為高職教育院校班集體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與指導者,同時也是開展高職生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骨幹。班集體建設質量的高與低直接關係到五年制高職教學質量的好與壞。但是班級中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造成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區別。每個班級的發展情況也存在諸多的區別,每一個輔導員自我應用的管理形式也是各式各樣的。為此,如何對班級集中管理工作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就顯得十分關鍵。

三、發展性評價概述。

當前階段,發展性評價是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經過不斷的研究探討後得出的一種有關於班級管理評價的全新觀念。通過科學有效地蒐集教學評價資訊,結合班級中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學生這一評價主體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管理。眼下有許多相關的學者對其進行定義,文中主要引用了吳鋼先生擬定的定義內容,即為:教學評價主要是指在全面的、科學的、有效的資訊蒐集、整合資訊、解析資訊的前提條件下,對班級管理工作做出有效的教學評價,旨在全面推進我國五年制高職教育改革工作,進而全面提升教育工作的質量。

四、發展性評價在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1、常規管理。

對於班級中一些天性比較活潑好動、自控能力比較差的高職生而言,如何才可以高效讓學生有效控制自我的言行舉止,進而不斷培養自我良好的自制力,這已經成為當前階段高職教育院校教師廣泛熱議的一個話題。如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如果只是一直在班級中對學生進行說教,其教學效果必然不會理想。

喜歡玩是學生的天性。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建立於日常生活中的,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為班級中學生最大限度地構建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強化學習認知,進而不斷獲取教學經驗,最終逐漸形成自我良好的言行舉止習慣與高貴品質。可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嘗試開展以下的教學活動:

(1)定期舉行比賽教師可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定期組織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比賽,對上課認真聽講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在課後保持文明言行的學生也需要予以嘉獎。通過有效的開展競賽活動,來逐漸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

(2)積極展開判斷教學評價高職院校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藉助分享故事、評一評等多元化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地評判自我的言行舉止,定義自我行為的準確性。使學生充分認知到學生的何種行為才是正確的,並理解到只有真正地控制住自我的學習錯誤行為,才可以從根本上實現優秀學生的這一發展目標。

2、民主管理。

教師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需要積極落實民主管理這一管理理念。學生作為班級管理活動中的主人翁,不僅可以積極自主地參與到管理活動中,同時也為班級的高效管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學評價。只有這樣,才可以從根本發揮出學生的能動性,強化班級中學生的凝聚力。

教師可以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在班級創設各種各樣的崗位,使班級中學生的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管理工作。例如,多媒體有專門負責管理的;班級中的文化分享角也需要專門有人進行分管;班級掃除工具也需要有負責人進行管理;班級中的綠色植物同樣也需要負責人進行管理;有的學生則需要負責整理清潔教室的講臺、黑板等。通過有效管理班級中學生的日常生活,不斷推進高職生的健康發展。

3、活動管理。

形式多樣的班級集體活動,作為輔導員進行班級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不可或缺的內容,是促進學生健全發展和形成班級凝集力的主要因素。在對學生是否願意參與到班級集體活動的調查研究中,我們可以輕易地看出,班級中集體活動對於學生的全面管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高職教育院校內的輔導員在進行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及時提升自身對其的重視意識,並將其發展性評價充分進行融入。

班級中的班幹部作為班主任的主要管理助手,需要充分培養學生的職業服務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自主進行管理過程中,遇到管理困難則需要與班級中其他學生進行商量;在認真分析其管理問題後,需要正確對待自我的管理工作成績;以自身的言行舉止作為一個標杆,嚴格遵守班級管理的相關要求。輔導員需要時刻注重班級幹部的考核工作,有些班幹部在競選過程中,表現十分優秀,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卻產生了自我的盲目的驕傲,只是一味要求他人,卻忘了需要管束自己。輔導員若是在發現學生有此種變化後,需要立即對其教育引導,進而不斷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自我管理。

4、師生關係管理。

五年制高職教育院校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與班級中學生充分構建和諧、友愛的師生關係。只有這樣,才可以順利地進行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經過筆者的調研後發現,百分之九十的輔導員與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認為,目前相處得較為融洽。這一資料也極大地反應了大多數的學生在實際自我管理過程中,還是十分希望可以得到輔導員的表揚與肯定的。為此,在進行實際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研究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而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予積極的教學評價,以此來不斷推動學生的健康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在文中緊緊圍繞發展性評價在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這一內容,分別以五年制高職教育院校在實際班級管理及教學評價問題、發展性評價定義、發展性評價在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這三部分進行論述,以期其研究結果可以為我國五年制高職教育班級管理的改革工作帶來一定借鑑。

參考文獻:

[1]蔣建洲.發展性教育評價制度的理論與實踐研究[M].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2]鍾啟泉.班級管理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