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論文

才智咖 人氣:7.9K

教育的使命就是挖掘人的創造潛能。就國中生物教學而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要在幫助學生獲得紮實的生物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促進他們個性特長的發展,提升學生生物學科素養。

國中生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論文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在國中生物教學中,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學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由於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特點,決定了國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在自由、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和課堂環境中才能主動地學習。同時在這種環境下,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此,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學生營造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例如,在教學《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和應用》這一節內容時,為了誘導學生儘快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和學習興趣,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在教學開始前為學生準備了許多關於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應用圖片,以及幾種新鮮的水果和玉米粒。同時引導學生聯絡之前已經學過的有關生態因素、種子萌發、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相關知識點對本節課內容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同時組織學生在課前蒐集一些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產有關實際例子。通過我這樣有意識的創設環境,學生就能快速地融進課堂學習活動中,同時在我的引導下,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慾望,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需要教師積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創造一個相對自由和寬鬆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探索生物知識的積極性,這樣不僅有利於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創新能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內在動力,更是學生形成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或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資料、思考題或者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還可以結合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設計一些探究性實驗,或者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具有探究意義和創造意義的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探索意識。如在教學《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這一課時,由於該課程的教學重點在於探究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質、澱粉、脂肪,引導學生學會舉例說明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問題探究法,通過設計問題,如詢問學生帶來的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什麼?不同的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是否相同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我還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圖片和動畫呈現知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在一個生動、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課堂中逐漸認識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知道生物知識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提升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因此,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他們形成主動探索和主動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為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充分發揮生物實驗教學的作用

國中生物是一門實驗科學,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通過生物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所以,在開展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探索意義的生物實驗,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創造性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綠色植物的一生》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識別植物根尖的基本結構,說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我在教學前,事先指導學生培養小麥幼根。然後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培養的小麥的幼根,讓他們通過直接觀察或者放大鏡等方式觀察小麥根毛、根尖、根冠等基本結構,然後再引導學生取一株幼根長約2cm的小麥幼苗,將根平放,吸去水,用圓珠筆輕輕地畫四條橫線。分別測量出各部分的長度,並填入實驗記錄表中。接著將幼根培養24h後,再次測量各部分的長度,比較兩次測量結果,算出淨增加長度。通過這個實驗,學生會發現根尖的伸長區生長得最快。其原因在於根的生長主要是分生區的細胞分裂和伸長區細胞伸長的結果。通過實驗,學生不僅認識了根的生長過程,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充分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探究意識。因此,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生物實驗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活動不斷豐富自己的認知,並在實驗過程中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

總之,生物是中學階段重要的一門學科,相對於其他學科,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平時接觸較少。因此教師要儘可能地優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