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學史上“氣”論的發展及其美學意義

才智咖 人氣:2.2W

摘要:“氣”是中國文化和哲學精神的本源範疇,其發展歷史源遠流長,貫穿於中國文化和哲學的始端。我們可以從中國文學、詩學、哲學中隨處窺探到它的蹤影。可以這麼說:“氣”是一種高深的中國古典文化範疇,既是哲學範疇也是詩學範疇。因此,當人們學會用哲學的思想去審美的時候,“氣”的範疇也就自然而然地伴隨著中國美學的發展而不斷的成長和演變。總的來說,“氣”在?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是文學的,哲學的,更是美學的。今試從“氣”的涵義演變及其過程中“氣”所代表的美學意義等方面淺探中國美學史上“氣”的發展及其演變過程,以此對“氣”的有關問題進行簡單的觀照與探析。

中國美學史上“氣”論的發展及其美學意義

關鍵詞:“氣”;演變及發展;美學意義 更多還原

“氣”在中國哲學和文化中是一個極具典型性的詞彙,一提到“氣”,聯想到的便是獨特的中國文化,它貫穿於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是古典文論主要的審美範疇之一。但是“氣”這個詞在古典話語和文論中卻體現著豐富的話語範疇,不能單一的解釋它的含義,涉及到多個領域。由於其價值的不可琢磨性,使得“氣”具有“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獨一無二的美感,呈現出一片朦朧的美學面貌。關於“氣”的最早起源也是各說其詞,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氣”的概念歸類

“氣”在中國古代最早是表示物質存在的基本觀念的一個哲學術語。它的含義頗豐。根據古代文獻記載來看,其含義大致有三大類:

1.所謂本義,即常識概念的氣,指一切氣體狀態的存在物體。如水氣、霧氣、雲氣,呼吸之氣等。氣,雲氣也。如:《說文》中:按,雲者,地面之氣,溼熱之氣升而為雨,其色白,乾熱之氣,散而為風,其色黑。”又如:《禮記・月令》中:天氣下降,地氣上騰。還有《考工記・總目》中的:地有氣。這裡出現的“氣”都是直其本義,並無美學價值可言。

2.所謂哲學範疇,“氣”指不依賴人的意識而構成一切感覺物件的客觀存在。

就儒家哲學而言,氣論主要呈現出這個世界物體的實在性。在中國古代哲學中,自古就有“天地”是由陰陽二氣分化而成的說法。

3.延伸後具有廣泛意義的“氣”。“氣”這一含義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延伸出許多新意,泛指任何現象,既包括物理現象,生理現象,也包括人的精神現象等等。古代的人們認為,在天和地還沒有形成之始,宇宙洪荒,萬物皆無,是元氣衝蕩,才使無形以起,有形以分,區別陰陽,這才造成了所謂天地。此後古人又將此義施於精神領域,本著精神性氣論的大旨,以之為由人的精神造成的力量。值得注目的是,也許是因為人和生物都要依靠呼吸而生存的緣故,於是古代人就認為氣是生命之源。

由於美學與哲學的密切聯絡,加之自人們對“氣”這一現象瞭解滲透之後,在審美領域便出現了“氣”的美學範疇,並對之後的美學領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氣”的美學意義初現及其沿革

“氣”作為古典文論和美學思想的範疇之一,直接涉及到審美主體的精神體驗。但並不是一開始人們就賦予了“氣”這種審美主體精神方面的含義。它的發展和變化是經過時間的演變的:

1.遠古時期的“氣”――本義窺探

在中國古典美學思想發展歷程中,“氣”最先代表著萬事萬物產生和生長的根基,那時人們認為“氣”可用於解釋生命的構成或人體內部調理養生等理論,古人認為人含氣而生,氣是人體必需的物質基礎,正如:“氣者,人之根本也。”

總的來說,遠古時期的“氣”的含義主要指的是宇宙間的物質生成這個層面,而有關生命存在的要素的層面(如《黃帝內經》)、人的主體精神與物質層面等其他層面的“氣”的含義,還有待於下一個階段的發展。

2.先秦時期的“氣”――美學意義的初現到建立與發展沿革

先秦時期可以窺見其美學含義,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水平也有所提高。遠古時期用於表示物質方面的“氣”逐漸被越來越多地用於人的行為,甚至是人的道德和精神品質方面。當然,這種關注自身的精神的發掘至完善是經歷了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的,其典型就體現在儒家和道家的身上。

“氣”作為中國傳統哲學和美學思想的範疇,先後經歷了由哲學到美學,文論的轉換過程,並因為其對人類主體性的肯定和內在氣韻的重要性,成為了文學所關注的物件“氣”在成為美學和文論範疇的程序中,老子,管子,莊子,孟子,王充等理論家先後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各朝代名家也對“氣”也進行了更新的闡釋。

(1)關生命存在的要素層面的“氣”的含義

①戰國《黃帝內經》:“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這段話是說:人體因五藏所藏之氣的運動流轉而產生了情志,情志的常態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審美主體情志和順,方可保持心境的和諧,由此進入澄淨的境界之中以感悟宇宙自然的大道本原。《內經》將這種差異歸結為人格氣質的不同,人所稟受的氣的差異造就了不同型別的人格氣質。

②春秋《論語・鄉黨第十》:“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封臺如也”。這裡的“也”也是作為主體生命存在要素的“氣”,是和主體的生命存在與活動有關的,並不包括主體精神方面的道德和品質。

③春秋,老子《道德經》:“道、氣、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美學最重要的範疇,這裡的“氣”作為生命的來源和象徵,本身就具有無限靈動和自由生張的趨勢。

(2)關於人的主體精神層的“氣”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