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跨文化交際下的旅遊英語翻譯

才智咖 人氣:8.61K

旅遊英語中部分景點和風俗的直譯和完全意譯使他們失去了原來蘊含的內在意義。下文來淺析跨文化交際下的旅遊英語翻譯。

分析跨文化交際下的旅遊英語翻譯

〔論文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旅遊英語翻譯活動 跨文化意識 文化侵略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和世界其他各國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聯絡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際下的旅遊英語翻譯活動也日益增多。由於和外國人在思維和表達方式上的不同,導致在翻譯時出現的問題以及探討它們的解決辦法。不管我們採取何種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有跨文化意識。同時,堅決制止不法分子的文化侵略活動。著重強調只有在跨文化交際下的旅遊英語翻譯,才能發展得更全面,更深人,更完善。

隨著我國和世界其他各國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聯絡日益密切,很多國人迫切地想了解外國,反之亦然。於是,之間的來往就更加頻繁,旅遊英語就應運而生。如何既讓外國遊客更好地對我國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明有所瞭解,又要使得他們在有限的時間裡接受我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詩詞典故,景點傳說等,這就涉及了跨文化交際下的旅遊英語翻譯。

一提到這個主題,對旅遊英語有所涉獵的人們首先會考慮的問題可能是:竭力使它歸化,還是儘量保持洋化?關於這個問題,德國語言學家威廉·洪堡分析得非常透徹:“依我看來,所有的翻譯工作都不過是在試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譯者必然要觸到兩個暗礁中的一個而遭到失敗:或者過於嚴格地遵守原著,結果損害了本國人民的興趣和語言;或者過於嚴格地遵守本國人民的特點,結果損害了原著。兩者之間某種中性的東西不但難以達到,而且簡直是沒有的。

可是在我們人類文明的前進過程中不可能沒有翻譯,所以,我們必須來嘗試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既然如此,翻譯本質又是什麼呢?“翻譯是跨語言、跨文化的交流。翻譯是把具有某一文化背景的傳送者用某種語言(文字)所表述的內容儘可能充分地、有效地傳達給使用另一種語言(文字)、具有另一種文化背景的接受者。

鑑於上述理由,我們在翻譯時能儘量做到把一國的語言翻譯成另一國相應的可接受的語言,對方通過自己的文化水平來感悟其真諦,並對其有更深的理解,可以更充分地領略其中的韻味即可,旅遊英語更是如此。

1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導致外國人無法理解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名詞

我們在進行翻譯時,肯定會碰到這個問題:外國人和我們在思維和表達上的不同。思維上的不同暫且不論,但在表達上的不同直接涉及到了我們的譯文一般要比原文長,因為要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意思,可能還要藉助一定的補充說明,有時甚至根本無法表達。由於兩國的物質文化差異造成的詞彙空缺,導致翻譯困難是合理的。如在農曆五月初五,我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會在當天賽龍舟,吃粽子。因為這是漢語中特有的詞彙,在英語中找不出與之相對應的詞語。那我們如何讓外國人在吃到粽子時懷有這種感情,我們肯定要加上必要的說明和解釋。又如springfestival,對外國人而言,它是春天的一個節日,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而已。可它所隱含的包餃子、貼春聯、放鞭炮等關鍵資訊都沒有了。那是因為他們的文化中沒有這樣的內容,自然而然地把它忽略了。如果我們要向外國人傳遞這種資訊,那肯定要加上註釋。再說龍,在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它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和高貴的象徵,可在外國文化中,它是邪惡的代名詞。那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不就成了魔鬼的傳人啦。因此跨文化交際的深刻含義和它所帶來的不同影響力,必須要仔細領會並融會貫通。

2應該採取的翻譯策略

2. 1在跨文化前提下,對景點和景區採用的譯法

旅遊英語中部分景點和風俗的直譯和完全意譯使他們失去了原來蘊含的內在意義。相對來說,人名、地名、朝代直譯的話,還可以接受,詩詞典故如果直譯的話,由於外國遊客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會使他們一籌莫展,不知所云。在翻譯時可採用一些方法,把需要的資料補充進去加以說明,以便外國遊客能很好地理解它的意義和淵源,引起在情感,觀念及行為上的互動。這樣外國遊客能更好地產生興趣,對我們國家的歷史瞭解得更深入。如雲南傣族的“潑水節”,water-sprin-kung festival,不僅僅是互相潑水而已,而是遊客通過潑水,祈求生活快樂,祥和。我們要把這個言外之意讓外國遊客領會到,他們潑水時會更開心,然後更喜歡我們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對於景點和景區的翻譯,我們不能採用完全意譯的方法。如天安門廣場:heavenly - peacesquare,譯名如果完全西化,就無法傳遞出地名的資訊,也不利於外國遊客來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們可以試著採用音譯十意譯的方法,即前半部分採用音譯,後半部分採用意譯,這樣有利於外國遊客理解我們所要傳遞的資訊和文化。如八達嶺長城,13adaling great wall,承德避暑山莊chengde summer resort。又如,外國遊客去參觀紅樓大觀園時,肯定會涉及到《紅樓夢》中的人物,裡面有幾百號人,如果都採用音譯的話,譯名沒有任何內涵,聽者肯定是如一頭霧水,大倒胃口。其情形正如我們讀外國作品一樣的感覺。這也可以解釋我們小時候一看到外國影片就調臺的緣故。實在是太多沒有任何意義的姓名,縱然情節曲折,內容豐富,可由於一點都記不住紛繁複雜的人名,根本談不上對文學作品的深層次欣賞了。因此作為譯者,我們有義務幫助沒有任何文化背景的讀者來理解譯文的內涵。

三潭印月是被譽為水上仙境一蓬萊仙島之我們經常看到的譯名是:xiaoying island,xiaoyingzhou island, lesser yingzhou等。其實這種譯法是採用的最簡單處理一音譯法。但是這種處理使得外國遊客根本無法領略西湖美景的絢麗,更不用說給人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意境了,只留下一堆拼音的拼湊。對旅遊景點的翻譯最終的目的是讓外國遊客看到譯名不僅能產生出美妙的聯想,而且對旅遊境地更有嚮往的想法。其實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構思,把它譯成fairy is-let(海上小仙島)。這裡面就涉及到了意義對應問題。在翻譯過程中,如果為了翻譯簡單,進行懶惰的處理,這樣不僅是對外國遊客的一種敷衍。使得譯名沒有任何內涵,而且對本國的旅遊文化傳播也極為不利。關於旅遊景點翻譯,不應該是逐字逐句地譯,關鍵是要把它所包含的內涵顯示出來。因此這類翻譯是講究活譯,讓讀者能夠領略到其中的意境之美。

2. 2對於詩詞典故中的人物,盡t採取類比法

對於詩詞典故中的人物,我們如何來診釋?其實,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設法把我們文化中的內容類比成西方文化中的內容,這樣外國遊客可以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深刻含義。如把梁山伯與祝英臺比喻成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孔夫子即希臘的亞里斯多德,濟公為中國的羅賓漢,觀音菩薩為中國的聖母瑪利亞。這樣,外國遊客頓時感到很親切,很容易接受眼前的中國古代文化。我們在進行此類旅遊翻譯時,要儘可能地考慮到這種情況的轉變性。

2. 3在處理特殊情況的旅遊翻譯時要進行必須的刪減和增添,和意義的聯想

中國人在介紹名勝古蹟的時候,大多數情況是有感而發,主要取決於自己的主觀思想。一般它的脈絡是景點的歷史,歷代名人和景點的關係。景點具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才會吸引這麼多的文人墨客爭相一睹其風姿,當然此次遊覽也有所值,增添了遊客對旅遊景點的吸引力。如果把這些都翻譯為英語的話,就顯得拖沓冗長,不著重點,外國遊客也不知我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概念。所以我們一定要採取相應的變通手法,刪去漢語介紹中主觀性比較濃的詞彙,著重進行客觀介紹,語言層次分明,結構嚴謹,主要是讓外國遊客體驗異域的不同歷史變化和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