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跨文化交際俄語教學模式研究分析

才智咖 人氣:2.85W

中俄兩國是鄰國,同樣都地大物博,而兩國在歷史上的淵源也由來已久,怎樣基於跨文化交際俄語教學模式研究?

基於跨文化交際俄語教學模式研究分析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陸續的開設俄語教學,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俄語教學大綱中規定,高校開設大學俄語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譯能力,可以使他們通過學習俄語而獲得與俄語相關的一些文獻,從而能夠獲得與他們專業相關的知識,除了以上目的以外還可以使得學生掌握語言的學習能力和方法,從而打下學習語言的堅實的基礎,提高俄語文化的素養,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而適應如今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的時代,順應時代的潮流,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跨文化交際能力其實就是指具備一種與某個環境中的個體為了實現其期望、性格和目標所應該具備的相同的獨特活動方式的能力,一種可以達到人的基本要求,滿足其性格,實現其目標及期望的相對能力。通過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知道,先是交際者個體之間的交際,接下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最後達到跨文化的交際。要實現跨文化交際,就要以交際物件的文化背景為基礎,解釋、描述、評價他的所有行為,以期達到對話式的交際過程。當然這也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儘量多掌握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以便實現跨文化交際的有效性。

中俄兩國是鄰國,同樣都地大物博,而兩國在歷史上的淵源也由來已久,這就使得兩國在文化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可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忽視了中俄兩個民族在文化語言方面的差異。我們先來看看在漢語和俄語中詞彙意義內涵與外延有何不同。因為兩國語言產生的背景的差異,因此在兩國的語言中一部分單詞並不是都有互相絕對的對應意義,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兩種語言中的對應單詞也不包含對方所暗示的意義。接下來看一下中俄兩國在文化習俗方面的空缺。這要從兩個方面分開來說,第一是中俄兩國在民族文化習慣上的空缺。再次舉例說明,俄羅斯在舉辦婚禮的時候,新婚夫妻喝完交杯酒後,必須要將酒杯摔破,這用來祈福新郎新娘在以後的生活中富足安康。可是在中國辦喜事時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做法的,就算在辦喜事過程中不小心遇到了類似的情況,老人們往往會說“歲歲平安”,以討個吉利。除此之外,在俄羅斯舉行婚禮時,還有一個讓我們看來很不能理解的習俗,就是在婚禮現場來參加婚禮的賓客經常會大聲喊:“苦啊,苦啊”,這時在吶喊聲中新郎新娘必須要親吻,這是因為俄國人覺得葡萄酒是酸的',但新郎新娘的親吻會使它變的甘甜。但是在中國則認為那是不吉利的語言,在婚禮這種喜慶的現場是萬萬不能說的。第二中俄兩國在各自的歷史發展程序中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認知。所有中國漢族人都認為是龍的傳人,而龍在中國也是一個民族的象徵,但是在俄國的文化中卻認為龍是一個截然相反的形象,被認為是一種怪物,代表冷酷的人。還有中國人覺得桃樹是擁有神奇魔力的樹,而俄羅斯人則認為是白樺樹和花楸。最後是非語言行為的文化空缺。在日常交際中除了語言的交流外,非語言的交流也是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點在俄國來講尤為突出,他們喜歡用身體語言來彌補語言表達的空缺含義,例如各種手勢,姿勢,眼神等。同樣,在中國,也會運用身體語言,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在照相時喜歡把手比成V形,放在朋友的腦袋後邊玩鬧,這在俄國是絕對不行的,因為在俄羅斯人看來這是一種侮辱。不僅如此,在漢族文化中還要求說話時要規規矩矩,以示尊重。中俄兩國的語言差異並不止這些,還有待我們繼續學習。

為了全面的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必須在教學改革中引入文化背景,使得學生更加廣泛的瞭解俄語文化。但是對於文化來講這種概念知識很複雜,由於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那麼如何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領略這種複雜的文化,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經過經驗的總結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借鑑:第一實踐性。無論哪種語言都有很強的實踐性,只有進行實踐才能磨練出聽說的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給學生加上一點生活的應用,可以利用有關的跨文化交際材料。第二適度性。適度性要與實踐性相互配合,特別是在教學器材的購買和使用上要有一定的適度性,不要把學習的面鋪的太廣、太寬、那樣學生也接受不了。第三系統性原則。在課堂的教學中一定要有個系統的總結筆記,把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形成一個完好的知識系統,更要學會舉一反三。

以上內容主要談了俄語教學中引進跨文化交際,在以後的語言教學中必須進行改革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效率,跨文化交際不但可以使學生迅速的接受一種新的語言,還能很快的培養學生學習這種語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