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跨文化交際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6W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跨文化交際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跨文化交際論文

跨文化交際論文 篇1

【摘要】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際逐漸的呈現出全球化趨勢。在跨文化交際中,不同的國家及民族之間價值所體現的差異性很容易給雙方交流帶來障礙,為此,對這種差異性進行研究,有助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際中避免或減少誤解和衝突,本文以中美價值觀為例,對這兩種價值觀產生的文化差異進行對比分析,以利於更好的瞭解中美價值觀,促進中美跨文化交際。

【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的論文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等諸多方面的日益強大及全球一體化經濟的發展,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和聯絡也越來越密切,但由於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民族有著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當進行跨文化交際活動時,中美兩國作為東西方文化代表,常常會出現交際阻礙和文化衝突。最直接的方式是介紹兩國的文化差異和文化習俗。但自Cluc khohn(1961)等人提出了“價值標準”的概念之後,人們逐漸的開始認識到了解中美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仍然無法避免跨文化交際障礙。莊恩平(1997)提出將瞭解雙方的價值觀作為促進跨文化交際順利開展的主要因素。為此,目前的形勢需要我們關注西方文化價值觀同時,也應該對比的對我國的文化價值觀進行了解和研究,這也是成功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有效方式。

二、跨文化交際視閾下中美價值觀的對比分析

Hofstede(1980)認為“價值觀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支配並且決定著人們的態度、信念及行為。”跨文化交際是各國經濟、政治等諸多方面發展的共同需要,其複雜性來源各國文化的差異性、多樣性和多元性。文化決定了每個國家的價值觀,而價值觀又是道德的基礎。Okabe(1983)也認為“跨文化交際是否成功取決於雙方文化價值觀的差異。而瞭解這種差異效能夠極大程度的幫助雙方更好的進行跨文化交際活動。1.巨集觀對比。(1)中國的集體主義和美國的個人主義。胡文仲(1993)指出“文化的核心價值是觀念,而價值觀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的產生與發展與歷史和文化傳統分不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兩國有著其各自的價值觀念,這也是造成跨文化交際障礙的主要因素。由於受到中華五千年曆史的影響和薰陶,中國比較崇尚“集體主義”,提倡凡是都必須以國家、社會和家庭的利益為先,人們的言行舉止必須遵從社會界定的規矩,只有極少部分的人能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意願和不同的意見,都希望生活在融洽和諧的社會環境中。

而在美國人的生活中“個人主義”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非常崇尚自我意願和個性化發展,這種特性在進行跨文化交際中表現的尤為顯著,美國人往往會表達出強烈的自信和肯定,並且在表達觀點時,喜歡標新立異和獨闢蹊徑,希望能夠別具一格。他們在生活中追求個性自由和個人享受,自由的抒發自我意志和發展自我思想。這種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表現為,中國人認為在公眾場合自由的發表觀點是“對人”的產物,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而美國人認為即使在交際時爭論的面紅耳赤,也僅僅是“對事”的產物。(2)中國的“和”、“穩”和美國的“爭”、“變”。孔子的《論語》中有講“以和為貴”。《孟子公孫丑下》中也有說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於受到這些傳統思想的影響,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萬事和為貴”,在交際中往往給人一種和睦和氣、謙恭溫順的形象,同時,在“知足常樂”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即使在遭遇困境時也能苦中作樂和泰然處之,由此可見,這種安於現狀的思想讓中國人缺乏了主動競爭的意識,表現在行為上比較保守,不願冒險和拼搏,比較喜歡從事穩定的職業,容易產生滿足的心理。相比之下,僅有兩百多年曆史的美國卻已然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美國人勇敢、愛好自由並且重視競爭,他們很難滿足於現狀,希望能夠通過不斷的奮鬥和嘗試來獲取更大的發展和達到更高的目標。這種積極的心態和強烈的競爭意識與中國人知足常樂和安於現狀的思想有著顯著的差異。2.微觀對比。

(1)工作觀對比。對於具有東方特色的中國和具有西方特徵的美國來說,其工作價值觀具有顯著的差異。中國的“集體主義”思想讓每個中國人都有著比較強的集體意識,很多人在工作過程中,都會將其單位、團體看作是一個大集體,而在這個集體中穩定的發展是大部分中國人一生的追求。與之相反,激進和崇尚自由發展的美國人,喜歡在變化中尋求進步,因此,他們頻繁的變化工作職位和環境,他們希望能夠將自身的潛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在不斷變化的工作中挑戰自我、發展自我和改變自我,只有這樣,內心才能得到滿足。受到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歷來主張“自卑而尊人”、“尊卑有別”等,這樣人和人之間在進行交際時必然會受到各自工作職位的制約,下級見到上級要主動的打招呼,在向上級彙報時,即使自己的見解確實比較全面和透徹,但在說話時也會適當的補充一句“請指正”、“請幫助”,以表示對上級的尊重,否則就是“失禮”。為此,這也造就了中國人具有比較固定的人際關係網,其中領導與員工、上司與下屬之間的上下級關係涇渭分明。而在美國,他們在工作交際中與中國人不同,更加註重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即使是上下級關係也往往會處於平等的地位。在美國不同職位的人、師生之間都無尊卑之別,他們的工作、語言及行為中無處不體現著這種平等觀念。這就使得美國人在進行交際時,較少拘謹,而且在打招呼時,無論對方的地位和身份,都可以直呼其名或是用“Hello”表示問候。在工作過程中可以毫無顧忌的直言不諱,非常的坦率,無所謂面子,這與中國人是截然不同的。

(2)歷史觀對比。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注重“以史為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利者沿之,弊者革者”,在歷史價值觀方面,中國非常的重視歷史。在做出新的決策和計劃新事情時,往往會以此前的資料和資料作為依據和參考,在中國,有著豐富經驗、社會閱歷的人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而作為僅有幾百年歷史年輕的美國來說,美國人更加註重的是對未來的憧憬和把控,他們關注的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實現的未來,為此,美國人在做事時很少會向歷史看,因為他們堅信未來是想著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過去的歷史則並不是重要的。在美國,具有豐富經驗和年長的人不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敬仰,而一些敢闖、敢拼的年輕企業家卻備受人們推崇。因而,在跨文化交際中,他們難以理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和悠久歷史的尊重,而中國人也同樣無法理解美國人對歷史和傳統的漠視。

(3)時間觀對比。1959年,跨文化交際學的奠基者愛德華霍爾在其著作《無聲的語言》中將人們的時間分為兩種:單向計時制和多向計時制。根據這種思想劃分,中國人的時間觀屬於多向計時制度,他們通常將時間看成是比較分散的,並且能在相同的時間內同時做不同的事情;而美國人非常守時,習慣於在規定的時間內逐步的完成任務,屬於單向計時制。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如果忽視了中國人和美國人不同的時間觀念差異問題,將會引起交際障礙甚至是矛盾與損失。在正式場合和非正式場合中,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待時間的態度也是完全不同。在中國,參加會議或是做客,通常都會早到以表示對所要見人員的一種尊重,然而,在美國,醫生可以讓病人等很長時間,但護士則不可遲到;召開會議時,老闆可以遲到,但是作為祕書則不可以遲到。而且美國人通常不習慣看到客人提前到來,同時在社會活動中,美國人認為事先預約是有禮貌的,如果美國人在宴會或晚會快開始的最後一刻才被通知,他們會認為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無論這個邀請多麼有吸引力他們也會拒絕。因為,沒有事先的預約,這樣就打亂了他們的時間表,是不受歡迎的。

三、結語

經濟全球化發展使得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人們間的聯絡越來越密切。隨著文化交流的深入和日益頻繁,人們開始意識到溝通和對外國文化價值標準的全面認識在跨文化交際中有著深遠的影響。中美兩國在跨交際活動中產生文化衝突,歸根結底是兩國的文化價值觀差異而造成的。可見了解中美文化價值觀差異,是促進兩國進行跨文化交際的需要,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求。為此,文中我們從巨集觀和微觀兩方面對中美價值觀進行了對比研究。在巨集觀方面,中國崇尚高度統一和高度服從的集體主義思想,推崇以和為貴,喜愛穩定的生活,而美國崇尚以自主為意識主流的個人主人思想,喜愛挑戰與競爭,這種中國文化的群體意識和美國文化的個體意識成為中美兩國進行跨文化交際障礙和衝突的主要因素;在微觀方面,中美兩國在工作價值觀、歷史價值觀和時間價值觀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瞭解這些差異有易於理解文化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交流的。

Berry等人(1997)提出“當兩種文化發生衝突時,主導地位不強的文化中成員可以選擇吸收新文化、牴觸新文化、雙重文化主義和牴觸兩種文化。”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我們在面對中美價值觀差異時,應該用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維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正確的汲取西方文化精華。為此,開展跨文化交際視閾下中美價值觀的對比研究,有利於認知與把握中美兩國價值觀的差異性,有效的預測對方的交際行為,為跨文化交際奠定了溝通的基礎,及時避免或是減少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及衝突。中美雙方在堅持兩國各自價值觀的同時,還應該充分了解與尊重對方的價值觀,進而促進中美之間更好的進行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論文 篇2

一、文化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原意是耕種、栽培、居住,體現人類改造自然的意義,屬於物質生活活動範疇。後被引申為人類改造自我的意義,包含技能的練習、性情和品德的陶冶、教養等方面,屬於精神生活範疇。英國學者泰勒認為“文化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與習慣”。我國的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以及語言學家都對文化的定義進行不斷的探討,綜合各個領域學者對文化的理解,文化屬於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在長期創造過程中形成的產物;同時,文化承載了歷史,是一種歷史現象。總體來說,文化可以傳承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慣、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規範、價值觀念、文學藝術等,是人與人在交流過程中能夠傳承的一種意識形態。文化可被分為物質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和心態文化層。物質文化是一種顯性文化,包括人類創造的各種物質文化,如服飾、用品、工具等。制度文化和心態文化屬於隱形文化,包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種制度和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行為文化則是人類在制度文化和心態文化的作用下,藉助物質文化所進行的日常行為。

二、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各種形式的接觸,包括言語交際和非言語行為。言語交際是指人與人之間以語言為形式的交流,非言語行為交際則指以語言以外的形式如體態語、副語言、客體語、環境語等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言語交際和非言語交際都可傳遞一定的資訊,目的是交流。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頻繁化,這就需要涉外部門的工作人員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此外,全球一體化促使世界文化共存的局面,近年來在我國出現越來越多的外企,這首先要求在外企的工作人員瞭解該企業文化以便工作順利進展;與外企有往來的人員也要懂得相關的文化知識,以避免文化不同導致的交際不暢。再者,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地欣賞國外影視資料,以及與外國友人探討學術,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經成為衡量複合型人才的標準之一。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先決條件是在於瞭解本族語言和目標語言的文化差異,避免由於文化不同,不理解交際方的思維方式,形成文化衝突,最終導致交際失誤。

三、中西方文化差異

西方文化的科學性比較強,而中國文化的科學性相對較弱,這就導致西方人的思維軌跡感比較清晰。由於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心態文化,因此所呈現出的行為文化不盡相同。其中,中西方文化差異尤其被視為最具有對比研究價值的一個領域。

(一)文化起源

古老的西方文化是在希臘羅馬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系列文化,屬於歐洲傳統文化,是由希臘人、羅馬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多民族共同建立起來的。這種文化還影響了美洲,因此歐洲和美洲共同構成了西方文化。當今社會提出的“西方”不再僅僅是地理位置上的西方,它還包括經濟、政治等領域,因此一些地處非歐洲或者美洲的已開發國家也被列入“西方國家”。古老的東方文化是一個相對的地理概念,國際上普遍認為地處歐洲以東的國家所具有的文化是東方文化。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文化被賦予了政治經濟的內涵,東方文化是指以亞洲文化為中心的、包括非洲地區的歷史傳統文化。而中國文化則是東方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指導思想

西方文化的指導思想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倡導的是人文主義,崇尚個人英雄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價值觀認為優勝劣汰,弱者終將被淘汰,而有能力的強者會被重用。這種指導思想體現在西方文化上則是鮮明的人權主義,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中國文化的指導思想形成於儒家思想。在中國古老的封建社會歷史程序中,儒家思想的地位從未被動搖,且一直控制著中國人民的.思維方式。這種指導思想體現在中國文化上表現為中國人謙虛和謹慎的言行舉止、自我貶抑的處世之道、不善自我表現。這種文化氛圍下,人們認為群體利益至高無上。

(三)形成過程

西方文化的發展經歷了由神學到哲學,最終到科學的過程。西方的神學並沒有很深刻的思想,它倡導以敬仰美好的神來淨化心靈。西方的神學不會影響國家的政治和經濟。西方神學具有不排外性,作用在文化上促使西方物質文化的產生,帶來了西方工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意識。中國文化也是建立在神學基礎上的。但是中國的神學是建立在深刻的經學的基礎上的,具有很強的精神理念指導作用,對於政治經濟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神學具有強烈的排外性,導致中國文化排斥物質,阻礙了工業生產和經濟發展。這就是中國文化具有精神性,而西方文化偏向物質性的原因。

(四)表現形式

基於以上不同因素,中西方在一些表達形式上具有強烈的反差。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我們主要研究說英語的國家和中國的文化差異,以便消除文化障礙,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日常打招呼方面,中西方存在很大差異。由於舊社會和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不發達,普通百姓常常飢腸轆轆,因此,中國人習慣用“吃飯了嗎”與人打招呼。而英國三面環海,其特殊的地位環境導致英國人經常以談論天氣開始聊天。美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從第一批殖民者登陸美洲大陸到建成美國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因此美國人見面會先問“howareyou”。在聊天內容上也存在很大差異。基於個人主義思想指導,大部分西方人更重視隱私權。中國人經常問的“去哪啊兒?你多大了?工資多少?”會被視為侵犯了隱私權令人費解。中西方時間觀念差異很大。中國佛教傳遞輪迴、因果等,這導致中國人形成了重整體的圓形思維方式。而西方人秉承更直接的線性思維方式。最直接的表現之一就是表述時間和地點上的區別,中國人會由大到小地描述,西方人則由小到大地描述。其排序不同足以體現側重點不同。

四、結語

中西方文化差異不僅僅體現在這幾方面,研究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最終目的是研究跨文化交際的核心——文化。文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規避的存在,同時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內容。只有對文化有充分的理解,才能避免文化衝突。對跨文化交際的研究任重道遠,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比僅僅是打基礎階段。

跨文化交際論文 篇3

論文摘要:

我國加入WTO後,將逐漸融入國際社會,參與國際事務,這就涉及到了跨文化交際的問題。而跨文化交際的實現,主要在於瞭解異國文化與本國文化的不同點並具備一定的外語語言能力。本文主要探討這方面的問題。

論文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文化差異外語能力

人類社會進人21世紀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家間交往的增加,已逐漸形成全球化、國際化社會。在國際化社會環境下,跨文化交際已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跨文化交際的實現一般是通過兩方面來完成的。一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理解能力。只有瞭解異國文化及其特點,擁有豐富的異國文化知識,才能使我們有效地找出本國文化與他國文化的差異,才能做到既能說會道,又言之有物、自然得體,有助於我們在跨文化交際中更好地消除隔閡,更積極地融入到與對方的交流之中。二是要有一定的外語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的實現,實質上主要就是通過語言交流這一重要交際手段完成的。如果一個人有著豐富的異國文化知識,但其外語語言運用能力欠缺,不能清楚、完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造成交際過程中話語資訊傳遞的困難,那麼,跨文化交際也是不能實現的。反之,如果有著較強的外語語言應用能力,但卻不瞭解異國文化特點,沒有異國文化知識,跨文化交際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文化理解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是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語言是文化形成發展的前提,文化的發展反過來又可以促進語言的豐富和完善。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將更加積極地參與世界經濟,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中,並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從許多方面參與國際事務。所有這一切的實現,都需要進行跨文化交際,都離不開跨文化交際。因此,我們在跨文化交際中首先要了解一些中西文化的不同。

一、深刻認識中西文化的差異

文化的定義是由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B.Tylor)最先提出的。廣義上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即:物質文化制度,習俗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具有民族性,可反映出鮮明民族色彩。不同民族、不同社會、不同制度國家的文化均有所不同。我們要實現跨文化交際,就要了解、區別中西文化的不同,就要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重視不同文化的學習。這是實現跨文化交際的基本前提。

中西文化在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許多方面有著不同差異,它們是各自獨立的不同的文化體系。中華民族文化是具有五千多年曆史的傳統文化,而西方文化,特別是英美文化,由於歷史較短,主要屬於近現代文化,基督文化。下面即幾種中西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

(一)文化背景差異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培養了自我抑制,慎重的民族性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往往以謙虛為美德,不喜歡自我展示;堅信有真才實學無需自吹自擂;往往提倡“滿招損,謙受益”。西方人則往往習慣於展示自我,以個人為本位。習慣於表現自我,自信、誇張,向他人展示自己,等等。在個人和集體關係上,中華民族向來主張把集體放在首位,提倡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而西方文化則強調個人的一個方面超過了集體方面,特別是美國文化往往倡導個人主義。有著“自助者,天助也”,“要敗事,找幫手”等說法。

(二)風俗習慣差異

當別人讚美你時,中國人的習慣是客氣一番。而西方人則比較坦率,聽到對他們的讚美時,首先會說“謝謝,”(Thank you or glad to hear that),如有不同看法時,可再用“但是,”(but一)來轉折。還有,中國人認為一些可以公開詢問的事情,如,年齡,收入,婚姻,行為去向等,西方人往往認為屬於個人隱私範疇,成為口頭交際的文化禁忌。

(三)宗教信仰差異

中國與西方也有著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文化,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各自的語言中。中華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以佛教(Buddhism)文化為主。佛教已經傳人我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人們相信人類問的一切都由“佛祖”在左右。西方文化中主要是以基督(Chifstianty)文化為主,其影響最大。許多節日都與基督有關,如聖誕節(Christmas),感恩節(hTanks giving Day),等等。

(四)思維方式差異

思維方式主要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因此,也常常滲透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西文化由於文化體系不同,思維方式上也存在著很大差異。這種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中西方社會發展的道路不一樣造成的。長期的農業社會和小農經濟,促成了我國文化的民族心理,我們習慣於“三思而後行”,西方人則往往直來直去。我們的哲學思想強調綜合,西方的哲學思想強調的是分析。這就形成了側重整體思維和個體思維的差異。

從上面幾例我們可以看出,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沒有多種文化知識和對中西文化不同的瞭解,跨文化交際必然會遇到障礙。但是,異國文化知識只是實現跨文化交際的一個前提條件。在跨文化交際中,還有另外一個重要條件,那就是外語語言能力。

二、加強外語語言聽說能力培養

語言是交際的最主要的手錢,是一個理想的語言使用者對語言種種規則的瞭解。語言能力是“言者和聞者的語言知識”,這是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於上個世紀50年代提出的。語言能力指運用語言知識進行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活動的能力。語言能力的形成,就是語法、語音、詞彙的知識在學習者大腦內在化的結果。跨文化交際語言能力(外語語言能力),就是與不同國家、社會文化集團成員交往時,能夠得體地解決說什麼、怎麼說,和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的能力。這一能力是後天習得的,是經過刻苦努力實踐取得的。

在跨國文化交際過程中,如果說話者語言能力欠缺,語言失準,表達不當,詞不達意,話語結構混亂,就會造成交際過程中話語資訊傳遞的困難,妨礙有效交際的實現,不但達不到我們預期的交際目的,有時還會引起一些誤解,導致交際中斷或失敗。

因此.我們要想實現跨文化交際,滿足跨文化交際的需要,除了解、掌握一些必要的異國文化外,還必須重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即外語語言能力的培養。

外語語言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途徑完成的。從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我們國家一直十分重視外語能力的培養。外語課程從國小連續開到中學、大學,在大學裡又連續開四個學期,其課程開設長度本身就說明了這一點,但也同時說明外語語言能力的培養不是短時間的事情,學習外語語言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國現在各級各類大學每年培養出的許多具有外語能力的各行各業人才,正在成為國家經濟建設、對外交流的主力軍,在各種涉外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擔當著重任,這說明我們的外語課堂教學成績是很大的。

但是,外語能力與外語語言交際能力是有區別的。外語能力的概念是籠統的、廣泛的;可以包括書寫能力,文字翻譯能力,及語言交際能力。本文所述的外語語言能力,係指口語交際能力。多年來,儘管我們的大學培養出了許多具有外語能力的各種專業人才,我們在專業人才的外語語言能力培養方面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國學生目前的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許多學生學了十多年的英語,並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有的甚至還考上了研究生,具有了一定的外語能力,但外語語言應用能力仍然很差。有人在口語交流中甚至回答不了外國人關於“早飯你通常吃什麼?”這樣簡單的口語問題,原因在於學生不知如何用英語表達“饅頭和稀飯”的詞語。這與上個世紀80年代有人托福考試成績很高,在國外餐館卻不會要一杯咖啡的事情是一樣的,但時間卻已經過去了20多年,形勢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我們要想順利地進人跨文化交際全球化時代,從現在起就必須重視加強外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即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否則,我們將落後於時代。

那麼.如何加強學生的外語語言能力培養,即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呢?筆者以為我們可以在現有課堂教學基礎上進行如下改革嘗試。

(一)加強課堂互動,重視口語交際能力

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現在的外語口語交際能力水平及新形勢的要求,在現有的條件下,爭取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造更多地外語環境,讓學生課堂上有說外語的機會,以便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形成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外語口語能力。

(二)改革課程設定,增加口語課時

我們應該調整目前的課程設定,適當地增加外語口語課,進行一些專門的口語會話練習。理想的外語口語會話課應該是一個模擬的小社會,衝破時空的限制,將各種人物,事件,場合較系統地搬進課堂,進行實際模擬交流練習,這樣可以達到真正提高學生交際能力之功效。

(三)改革考試形式,增加口語測試專案

儘管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設定操作難度較大,但是,增加口語測試專案是提高學生外語交際能力的關鍵。我們現行的外語四、六級考試製度,實際上還是一種應試模式。長期以來許多外語教師一直在探討提高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的方法,但收效甚微,就是因為受到這種考試形式的限制。現在隨著形勢的飛速發展,“地球村”的形成,這種應式考試模式對學生的外語語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

總之,跨文化交際的實現與外語語言能力是密切相關的,而外語語言能力的獲得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既教授學生跨文化知識,又培養他們的外語語言應用能力;加大培養精通專業,又擅長外語的複合型人才的力度,以改變我國目前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不適應狀況,儘快融人21世紀全球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