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W

一、以人為本的可取之處

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以人為本”從字面上就可以瞭解到該理念的主體是人——當代大學生。在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應當把他們看做主體,以他們為主,努力瞭解他們所渴望與需要的是什麼,儘量去迎合他們的內心。平時更多采取的是鼓勵對策而非一味的批評,努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教育中來,積極配合教學,這樣才會使教學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大多采取“灌輸式”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內容大多是枯燥無聊的。因此,會使學生經常產生厭學心理。而“以人為本”的教育方式則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佔據主導地位,老師可以提一些時下熱點問題作為例子,讓同學們互相進行自由辯論等,這樣會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會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經常有人評論當代大學生感情麻木,殊不知其實他們的內心更加細膩,更加渴望關注,只是他們不善表達而已。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如果能將他們放在主導地位,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關注、受到重視,則會得到他們的情感共鳴,進而會主動接受甚至愛上思想政治教育。這對教育的進行是十分有益的。

二、“以人為本”帶來的新的教育方法

2.1滲透模式的廣泛應用。以往教師大多數採用“灌輸式”

教育,永遠無聊的內容、永遠不變的語調極容易使學生造成視覺、聽覺雙重疲勞,進而厭學。“以人為本”則要求教育內容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讓同學可以聯絡自身實際理解教育內容,進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用於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實案例也最好是選擇時下的熱門事件,由此也可吸引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將本來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逐漸的一點一點的滲入到學生的腦海中,讓他們在無意之間就可以自然而然的理解與接受所學內容。滲透式模式的實用性遠遠強於灌輸式。滲透模式也可逐漸改變一些從內心抵制學習的當代大學生們的對知識的接受狀況,它不會引起這類學生極大的反感,而是逐漸向他們進行滲透,在潛移默化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2關注學生真實的內心。前面說到當代大學生畢業後會

面臨嚴峻的就業問題。因此,在平時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要求老師在這一方面提高重視,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老師在平時要努力及時地為學生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各種與就業有關的資訊,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努力為學生減輕心理壓力。急學生所急,憂學生所憂。而且“以人為本”更強調要尊重每個同學不同的特性。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朵花,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老師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來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決不可同以前一樣對所有同學一概而論,這種做法只是在浪費時間。教育必須因人而異,對症下藥。而且當代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寢室中可能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寢室其他同學的關係,經常與同學、朋友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這會在他們的內心中造成極大的創傷。此時就要求老師用自己的真心來幫助學生逐漸克服人際交往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各類難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老師要關注到學生的內心,以人為本,逐漸幫助當代大學生克服內心的各種阻礙,為當代大學生以最後的狀態去走出校園,步入社會。

2.3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熱情開朗的

90後,他們渴望自由、平等、尊重同時也希望生活能充滿樂趣,這就要求學校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環境與氛圍。學校應努力豐富當代大學生的業餘生活。讓當代大學生勞逸結合,更早的接觸社會。比如大力支援開辦各類興趣社團、定期舉行各類文藝活動、組織各種比賽等。這不僅會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心理追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甚至幫助他們培養一技之長,也可提高學校整體形象,可謂一舉多得。給當代大學生更多表現機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重視,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是很有益的。而且學校也應組織更多的實踐活動,這不僅可以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可以讓他們更好的理解、消化自己在課堂內所學的各種知識。這樣便可實現雙贏:既滿足了當代大學生愛玩的心理,也可利用這個機會提高他們的能力。是否具有一個良好的氛圍是判斷一所大學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結語

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完全改變了以往固有的無聊枯燥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強調以當代大學生為主體,更關注當代大學生的內心需求,教育方式也多采用“滲透式”。只有給予當代大學生最為真切的關懷、最為真誠的幫助以及最真摯的尊重才能引導他們真正的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課,才能讓他們真正的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劉暢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