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情境教學下國中歷史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8W

一、國中歷史開展情境教學的現狀分析

關於情境教學下國中歷史的論文

(一)教師觀念上對國中歷史情境教學的不認同

情境教學能夠有效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思考表示認識,但是表示情境教學會分散學生注意力,情境教學使得學生的關注點聚集在同伴交往上,而嚴重削弱了學生關於歷史史實的記憶。在對國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觀察中發現,教師對於情境教學的設定大多侷限在一些內容較少、較簡單的課程,是作為歷史教學的一種調味品或者說是對學生前期認真聽課的一種獎勵。一些教師還簡單地將情境教學理解為情境問答,例如,一名教師陳述,在科舉制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問題提問,范進中舉需要參加哪些考試,需要讀哪些書,學生通過讀書回答問題,教師認為這就是情境教學。也就是說,一些教師在觀念中將情境與教學內容相分離,將情境與學生主動性相分離,導致情境教學在開展過程中出現形式化特徵。

(二)國中歷史的情境教學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背景下的情境教學,旨在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以問題情境為支架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自主思考,促進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將情境教學的主動權控制在自己的手上,學生只是簡單地跟著教師的步驟,進行課程內容的複述,並沒有展開關於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思考。在國中歷史的情境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形式化地給學生幾分鐘的討論和思考時間,然後開始點名,由學生個別回答,而對於擴充套件性理解的情境問題大多數教師自己講解。可以看出,在這樣的情境化教學中,教師仍然處於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的思維為核心,以教師的講解為主要形式,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沒有自我思想,沒有自我思考,更無法藉助歷史經驗促進自己的成長和對現實問題產生獨特借鑑。

(三)情境問題的設計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思考

情境教學是貫穿整節課堂的,包括導課、教學和課後作業的設定,其核心是情境問題的創設。通過對教師的問題情境的反思發現,教師在導課過程中並沒有通過講故事、舊課回顧等情景問題設定的方式起到引領新內容促進學生思考,大多停留在語言上的承接。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設計,只是對課文基本內容的設計,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在課文中找到固定答案,並沒有涉及知識理解,例如在講到老子和孔子思想時,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孔子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內容有哪些,老子的思想核心是什麼,關於孔子思想研究的是什麼問題,老子思想研究的是什麼問題,二者有什麼共同之處等需要學生討論和思考的問題不曾涉及。

二、國中歷史有效開展情境教學的策略

情境教學的目的`是以情境的教學活動為支架,引導學生展開關於教學內容的自主學習,也就是說教學內容的學習是融合在情境的教學活動中的,情境教學的課堂中沒有脫離情境活動的教學內容,也就是說教學內容完全是學生在解決情境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的,不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例如,在《昌盛的秦漢文化》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以PPT的方式展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關於秦漢文化的展示引發學生關於秦漢文化的感性認識,然後教師設計問題為什麼表演者手上拿著竹簡,是用來幹什麼的?教師作為導遊,以PPT畫面的展示帶領學生了解秦漢文化,觀察紙的演進過程,在秦漢之前大家把文字寫在貝殼、骨頭等上,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道具拿上來引導學生把名字刻在上面,學生用圓規刻字,有的學生開始反映刻的看不出來,有的學生說字的筆畫不好寫,教師讓學生搜貝殼名字的過程中貝殼還出現了損壞,學生從中理解貝殼的不易儲存和不方便。教師引導學生回憶紙的原料,想象紙的出現,是通過麻的初加工,紙質粗糙,有的學生說顏色像現在的燒紙,學生理解紙的改進需要對紙的顏色和紙的粗糙度進行改進,教師通過紙的製作過程引導學生進行理解。在這節課中,教師將教學內容完全融入情境教學活動中,學生在觀察、感受,在動手創造的過程中體會紙的演進過程,學習新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