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6W

摘要:

城市地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研究論文

本文在總結國內外先進城市地域文化繼承與發展基礎上,從整體空間環境、空間佈局、獨特品質、城市文化等四個方面,分析了濟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構成要素,對濟南近年來地域文化特色的繼承與發展進行了評價,指出了存在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地域文化、繼承、發展、濟南

“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國的歷史,那只是因為這些城市始終能夠代表它們的民族和文明,並把絕大部分流傳給後代。”[1]著名規劃建築大師劉易斯?芒福德的這句話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帶給都市計畫工作者以深刻的啟示。城市發展繼承並延續地域文化特徵是城市良性發展的前提。在規劃建設中,做好地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非常重要。本文試以濟南為例,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1、地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個遼闊廣大的地域上,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和人群構成的不同所存在的區域性的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長期形成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構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自然環境,地理條件的特殊或得天獨厚,特定區域的人群有明確的區域意識並與其它區域的人群形成競爭關係,典範人物潛移默化的影響。[2]

2、濟南地域文化特徵分析

2.1山、水、城交融的整體空間環境

濟南南依泰山,北臨黃河,總攬齊魯,地處魯中低山丘陵與華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山湖遙遙相望,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地理形態和獨特的城市空間特色。濟南的城市空間特色是山、泉、湖、河、城有機結合、渾然一體,南部是恢廓蒼翠的自然山體,中部名泉薈萃、湖光山色,北部是蜿蜒曲折的黃河以及鵲山、華山等眾多平地凸起的小山頭。

這種山、水、城交融的獨特自然景觀與濟南幾千年的文化內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濟南獨特的城市風貌和空間特色。總體來講,濟南大氣厚重,具有北方城市粗放的性格;濟南獨特的泉水文化,又賦予了這座城市另一面的景緻,城市總是因為有了水而顯得清靈俊秀,濟南因了浸潤在城市肌理中的泉群水系而比普通的北方城市多生出了一股輕盈,有了幾分“煙雨江南”的柔美。

2.2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景觀資源

濟南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目前,濟南歷史文化街區、特色街區共有8處。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包括四門塔、靈巖寺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省級歷史優秀建築5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4處;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95處;區、縣級依法登記保護的`文物328處;普查登記在冊文物約1000餘處。

2.3“古城商埠,雙星閃耀”的空間佈局

濟南古城是在明府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古城池四周由護城河圍合,面積3。26平方公里。平面佈局以其形狀不甚規整、四門不對稱為特色,加之有天然的泉水和依山建城的獨特地理位置,在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濟南商埠開闢於上世紀初,商埠區的規劃和建設是中國城建史上中西合壁的典範。1904年,德國修築的膠濟鐵路全線通車,標誌著振興民族實業的“自開商埠”便應運而生。百年以來,商埠區的空間格局一直延續下來,揭示了濟南近代都市計畫的序幕。東西並列的古城和商埠,形成濟南城市空間演變歷史上“古城商埠,雙星閃耀”的格局。

2.4“泉水文化”的獨特品質

泉水是濟南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獨特的地質構造使得濟南自古以來就以泉水豐沛而聞名於世,城市因此有了一個別稱“泉城”。甘純的泉水給城市注入了靈氣與活力,賦予了濟南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廣義講,泉城文化景觀資源應包括“泉水”、“泉城”、“泉村”、“泉文化”等四泉文化景觀資源。泉水是四泉文化的核心。濟南獨特的地質結構,造就了眾多泉水的形成。濟南泉水的獨特性還體現在數量眾多、形態優美、水質優良、文人詩韻等諸多方面。

2.5“包容厚重”的城市文化

長期以來,作為中國東部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濟南,具有各種文化的相容性。濟南處在西陸東海之間,古文化與今文化之間,城市不大也不小,處於“中庸之道”的狀態,這是它典型的文化特徵。這樣的文化特徵就形成了濟南厚重樸實,溫婉寬容的城市氣質。[5]

3、濟南地域文化繼承與發展工作進展

3.1濟南地域文化繼承與發展工作情況概述

近年來,濟南市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堅持高起點高水平規劃。近年來,《泉城特色風貌帶規劃》、《泉城特色標誌區規劃》、《濟南商埠區歷史文化城區保護策略研究》等20多項規劃研究相繼編制完成,大明湖東擴等精品工程相繼實施,濟南古城區及商埠區保護初見成效。二是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成立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定期開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築保護專項檢查,體制機制基本完善。三是注重提取並形成文化特徵符號。例如策劃了“天下泉城”、 “守望泉城”等專題片,進一步強化了地域文化特徵符號。在規劃設計、建築設計方面,著力塑造地域文化特徵,例如,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主會場“東荷西柳“的設計中,就以市花荷花、市樹柳樹為母題,進一步強化了地域文化特色。四是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使地域文化特色深入人心。例如,如自2013年起每年8月舉辦“泉水文化節”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兩屆,活動期間,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參與,進一步強化了濟南泉水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3.2濟南地域文化特色繼承與發展工作的不足

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與濟南獨特的文化特色資源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歷史文化資源有待梳理,在新城區、郊區或者大都市區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方面做得還不夠,例如對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子崖遺址等的宣傳推介不夠。二是保護與發展實施機制有待創新,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有待進一步統籌協調。三是市政、交通、財政等專項有待優化。在古城區、商埠區,普遍存在交通擁堵、市政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等方面,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四是區域文化發展戰略不夠明確,對大區域文化發展戰略重視不夠,區域文化的認同感有待進一步強化。 3。3濟南地域文化特色保護與發展的對策措施

基於對濟南地域文化特色繼承與發展的進展及不足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濟南地域文化特色繼承與發展需要採取以下措施。一是開展歷史文化資源的梳理,對歷史古蹟、文物進行全面排查,做好深入挖掘歷史遺存、蒐集相關資料,從龍山文化、舜文化、孝文化等方面進行深入挖掘和提煉,對龍山黑陶、舜耕山、郭氏孝堂山、靈巖寺、齊長城、鵲華秋色圖等文化遺產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努力塑造含蓄內斂、格調清新的新型文明城市。[6]二是創新地域文化特色繼承與發展實施機制。亟需在市財政、市級相關職能部門和投融資平臺大量投入的基礎上,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支援,同時建立社會融資渠道,引導市場化運作,採用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推動保護改造工作的實施。三是調整優化區域文化發展戰略。延續地域文化傳統,深入挖掘文化優勢,營造宜居環境氛圍,積極推動文化創新,增強區域文化認同感。四是積極倡導公眾參與。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地域文化特色的繼承與發展應充分考慮群眾的發展願望和利益訴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其規劃、建設工作應在適宜的階段組織公眾進行參與,科學合理決策,選擇部分有責任心的企業或個人參與規劃實施。

4、結語

伊利爾?沙裡寧指出:“城市是一本開啟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發展之魂,是城市個性的集中體現。從濟南的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繼承與發展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各個部門和社會各界在前期研究、體制機制、法規建設、規劃實施等方面做出艱苦的努力。地域文化特色資源絕對是塊寶,而且越來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視。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繼承與發展方面,應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知己知彼、摸清家底的基礎上,重視地域文化符號的提取,採取科學的區域文化發展戰略,形成鮮明的城市個性品牌,切實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