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才智咖 人氣:2.61W

關鍵詞:科學教育 人文教育 融合

淺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摘要: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關,又有明顯區別。相關,則表明可以互通、互補,區別,則表明應該互動、互補,以求共同和諧發展。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內在動因,功能上的互補性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諧的協調則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實現路徑。

一、現實的需要: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內在動因

現實的需要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內在動因,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人的全面發展,首先需要物質生活作基礎,而物質需求的滿足則要靠人運用自身的能力去創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質創造能力與物質享受來維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與發展的。人的物質創造能力與享受能力,是指人認識物質世界與改造物質世界的過程中獲取物質財富和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以及佔有這些物質成果發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對自然物質世界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這種能力的發展水平主要體現在人類的自然科學與技術發展水平上,或者說,自然科學發展水平與技術發展水平是人類物質創造與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現形態。?人生存與發展除了物質需要外,還有另一個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滿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樣需要人具備精神創造與享受能力。人的存在與發展不僅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以維繫自然生命力的發展,而且必須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滿足,使人的精神處於一種舒適、和諧的環境中,使人在情感上獲得幸福體驗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創造與享受能力是指人們在對一定社會關係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發展和鞏固一定關係的基礎上,去形成、發展和鞏固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並把這些觀念滲透在文學、藝術、哲學、政治學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規範中,用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導自己改造社會、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會發展和人的追求向著合乎道德與人類理想的方向發展。?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是既能創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確享受生活的人。一個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將是靈魂蒼白的“空心人”,在當今,不懂科技而侈談人文將是遊離於時代的“邊緣人”。“空心人”、“邊緣人”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全面發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學技術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有對生活的理解,有善於調節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養。不管科技如何發展,不論知識經濟如何受到人們的關注,人永遠不能將物質化為自己的思維與情感。總之,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諧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呼喚人文精神,高技術、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現代社會的特徵。科技與物質文明的進步改變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類社會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對社會生活的指導、對社會生活的正確理解、對人生酸甜苦辣的調節。科學與人文、技術與情感的相互融合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標誌,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推動著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補: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從教育規律來看,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為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存在著功能上的互補性。首先,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物件都是具有主體性的人。學生能根據社會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動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能被學生理解內化,以學生的外顯行為綜合表現出來,並含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內容雖不相同,但卻有交叉,且交叉滲透的成分愈來愈多。科學教育傳授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制約;人文教育傳授人文知識,培養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但又不能脫離現實的物質世界。科學知識有人文精神,將會更加自覺,人文知識有了科學內容,將會更加完善。再次,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實現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科學教育側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養,人文教育側重人精神的提升和靈魂的陶冶,兩者最終目的都是高揚人的主體性,實現人的價值,促進社會發展,可以說是殊途同歸,兩者的完美結合能更好地實現人的價值。?當今世界,人與社會發展的現狀、趨勢及需求,越來越強烈地要求,必須堅持一個完整的教育目的觀,塑造一個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進人與社會朝著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諧、全面地發展。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是構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學教育,也不能用科學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一種“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視科學知識教育,尤其是科學理論方法教育,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科學理性、科學精神及科學品質的薰陶與培養。所謂科學精神,是指我們在長期的科學活動、社會實踐中所陶冶和積澱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和行為準則的總和,其中求實、理性和創造性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視人文知識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謂人文精神,是指人實現自身價值的精神,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與自然協調的人文精神等。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他們獲得道德的完善、價值的實現、精神的昂揚、情感的豐富和人格的臻美。楊叔子就曾指出,“大學的主旋律應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養高階人才,而非製造高檔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有精神世界的,何況是高階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階的器材,即使是高檔的智慧機器人,也不過只能具有人所賦予的複雜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過人所賦予的可能界限性這一雷池半步。我們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記人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時代精神對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生產與生活方式改變等對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價值觀與功能觀、教育制度和課程編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變。具體地說,它是科學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學教育的有機整體,它力圖使科學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目標,又以科學的發展作為基礎和實現目標的手段。 "

 三、和諧的協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實現路徑

不可否認的是,當今時代,科學技術對整個人類生活已經產生巨大的影響。科學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質財富得到巨大的增長,它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使人們逐漸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簡單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得以較為充分享用閒暇時間,擴大受教育的時間與機會,為人類的自由全面發展準備了必要的條件。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一種促進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輝煌成果,也是衡量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現時代,人們在充分享用著科技所賜予的豐碩成果時,卻也感受到了種種科技異化的惡果。如它曾被濫用於軍事與戰爭,使人與人之間的自相殘殺達到毀滅性的`程度;當它被當做一種資本為少數人所掌握時就成了一種牟取私利、剝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剝奪他人自由發展的手段,使人為科學技術所奴役,導致人的異化;當它被濫用於征服自然時,它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的生態平衡,從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孫後代的發展;當人們把科學技術作為把握世界的唯一準則,它也就成了一種“宗教”,從而排除了反映人類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導致人的發展的缺失,社會精神層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變得“無家可歸”。?如果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考察這個問題,其中最主要一點就是要對學生施加全面的科學文化教育,不僅要使他們獲得科學的知識,獲得科學技術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具有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念,得到精神的薰陶。?美國哈佛大學實行的核心課程,我國臺灣省各大學實行的通識教育,我國大陸大學嘗試的人文素質教育等,這些教育方式的實行既滿足了人們對職業追求的需要,又滿足了人們對人文精神的需求。當然,這種協調是有一定限度的,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在客觀上的對立。比如,為了迎合社會分工,增強學生的職業造就性,不得不開設一定的專業性課程,要求學生達到專、深、精;為完善學生人格,又不得不開設一定的人文社會綜合課程,要求學生達到廣、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專、深、精,又要廣、博、厚,這對於生活在社會分工盛行的當今時代的任何個人來講,都是很難做到的。所以當代大學生應該而且能做的就是盡一切可能協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係,而收“魚和熊掌兼得”的雙贏效果。?作為專門培養人才的場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要改變“半人教育”性質的專才教育,實現科學技術素質與人文素養的全面協調發展,走進教育的“全人時代”。?從上世紀末發展至今,人們逐漸認識到人文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於整合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讓科學文化納入人文因素,也讓人文文化接納科學精神,建立一種科學人文主義或新的人文主義。楊叔子指出,“沒有科學的人文,是殘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學的基礎與珍璞;同樣,沒有人文的科學,也是殘缺的科學,科學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內涵……科學,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責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責任感。兩者交融,無疑會形成堅不可摧的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感”[2]。

參考文獻: [2]楊叔子.走出“半人時代”——兩岸三地學者談通識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