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

才智咖 人氣:1.78W

論文關鍵詞:人文素質 人文素質 大學教學 課程設定

淺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

論文摘要:大學英語在人文素質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的體現,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於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過程,是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人文素質教育作為切入點,討論了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重點探討了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幾個方面。

一、人文素質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學

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它強調的是關注人的生命意義、人生價值,注重的是人的精神追求。“人文”為人們提供的是“道”,即教人們如何去“做人”。康德曾經說過,人唯有憑藉教育才能成為人。人文素質教育旨在通過人文科學的學習和人文科學的薰陶,使人獲得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從而認識人的本質。所謂“人的本質”即是“成為人”的基本準則。他具有本共同認可的基本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以及精神境界、修養、思想品德,總之人文教育是建立在人科基礎上的教育。

然而,人文素質教育並非是獨立的,它體現在整個教育的各個方面。無論從人文素質的角度,還是從人文素質教育的角度,是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充分挖掘和發揮英語語言對學生人文素質養成的潛移默化作用,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二、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

教育部在《關於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的體現,是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將文化素質教育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全過程。由於計劃的影響,我國應試教育體制長期存在,而人文素質教育被忽略了。改革開放後,高教領域受經濟的影響,一些高校的學科設定、教學內容又過分注重實用性,使科學、教育、文化受到了整體性損害。應試教育的弊端,學科設定的缺陷和教育對人文素質的忽視所形成的慣性,使今天的人文素質教育面臨重重困難。

造成這種現象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之一是現代科技突飛猛進,科技教育在現代大學教育中的地位和影響也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學生把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質作為自己發展的重要目標。對科技教育的過度重視,導致部分高校忽略了人文教育,甚至認為科技教育是“有用”的,而人文教育是“無用”的。另外一個因素是教師自身人文素質的欠缺,這一欠缺雖然表現在個體教師身上,但與各高校較重視培養教師的業務水平而忽略教師人文素質的提高有著密切的關係。教師人文素質的欠缺會影響學生人文素質的發展和人文教育水平的提高。“建設有中國特色主義,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這是我國文化建設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這一“長期而艱鉅的任務”無疑給教育帶來了挑戰。這對大學英語教學而言更是如此,它是人文素質和人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學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1996年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中,提出了21世紀教育戰略的行動建議,指出“人類不能沒有對道德理想和精神價值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教育的使命就是根據各國的傳統和信念在充分考慮文化多元的情況下提高個人的思想境界,以獲得普遍的價值並在某種程度上超越自己”。這一教育戰略很大程度上為教育教學在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全面提高人文素質方面提供了行動依據。

1.大學英語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在關係

大學英語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關係。2007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頒佈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瞭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作為一門語言,一種人文學科,英語本身具有鮮明的人文特性,也體現了一種人文精神。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可以說是實施培養和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一個基本教學手段,淡化以語言形式教學的知識傳輸,強化以語言表現出的文化形式的教學,從而使學生在英語教學中不僅僅是學到語言本身,還可以通過語言表現出的文化得到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

英語學習不僅是技能性的語言學習,更是一種文化性體悟學習,正如王守仁教授指出的那樣,英語是人文學科的一支,英語學習的基本要素是英語語言、文學和文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容,文化融於語言之中。英語課程蘊涵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具有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得天獨厚的條件。

2.調整英語課程設定,實施大學人文素質教育

要使人文素質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關鍵在於對英語課程設定作一定的調整。作為一門必修課,加上社會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大學英語在大學生心目中佔據著其他課程所無法企及的地位。

然而英語課對部分學生來說只是一門學習語言知識和掌握語言技能的課程。針對這一情況,許多高校開始調整英語課程設定,以加強在英語教學中實施人文素質教育。在課程設定中我們可以壓縮現有的較為單一的.英語課程,增加語言應用類、類和專門用途類英語課程。根據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分層、分班、分課程教學,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在一學年學完國家規定的大學英語課程,這一課程可稱之為大學英語基礎課程,其目的是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能力,這一層次的學生學完一學年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語言應用類或專門用途類英語課程繼續學習,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語言能力較弱的學生按教育部2007年頒佈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執行。無論是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還是較弱的學生學完規定英語課程並獲得學分後,可以繼續選修各類選修課程,包括文化類、文學類、報刊閱讀、影視欣賞等等。英語課程設定的調整既擴充了英語的教學內容,也加強了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同時又保證了大學英語教育四年不斷線。

3.挖掘人文教育資源,提高人文素質

雖然,英語課程設定的調整可以為人文素質教育提供更廣的範圍,但並不等於就是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它還取決於對課程的教學過程,取決於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現有教材的教學內容,挖掘人文教育資源,將人文教育思維融入大學英語語言課堂教學之中,將英語語言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使學生能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領略不同國家的文化、異國風土人情以及由語言表現出的人文思想。除了課本知識,英語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外延性拓展。適時適量地引進名言警句、文學作品、英語原版等。作為對課文教學內容的補充,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中掌握英語語言,接受人文教育,提高人文修養,陶冶情操,獲得人文精神。

四、結束語

人文素質教育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一項長期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師在課堂上把文化素質教育的有關內容滲透到教學中,將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貫穿於整個過程,做到教書育人,使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明瓊.語言教學、文化與人文精神[J].西安外國語學報,2003,

[2]戴中明.淺談大學英語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界,2001,(3).

[3]胡敏.大學英語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J].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08,(10).

[4]杜軼群.寓人文素質教育於大學英語教學中[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