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訓練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才智咖 人氣:2.22W
朗讀訓練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朗讀,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為有聲語言的過程,是一種眼、口、耳、腦協同作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在低年級國小語文教學中,提倡朗讀,重視朗讀,加強朗讀,是當今語文教學不可小視的話題,國小語文老師應學會享受朗讀所綻放的獨特魅力。因為朗讀教學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所以我們要試著將“朗讀”二字深埋心間。
        在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靈活運用適合學生年齡特徵及心理所需的方法,為學生學好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學生的語言表達從朗讀訓練這一基礎開始
        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發展學生的語言。語言是一種由語音、詞彙、語法構成的複雜系統,學生要掌握語言,必須將這些因素“內化”。朗讀形成的訊號刺激強度,遠遠超過學生默讀、教師講解等。朗讀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書面語言系統“內化”在大腦之中,逐漸建構、完善一個處理語言的“格式塔”,從而把語言學習過程變成語言習得過程。  
        二、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晰等。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掌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
        三、朗讀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國小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有利於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此外,課文是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的,學生僅憑默讀和教師的講解固然也能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瞭解,但如果再輔之以朗讀這一重要的聲音因素,使幾種器官並用,就可以通過語音的停頓、輕重、抑揚、急緩等,把書面上無法用文字表達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現出來,這樣也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即說明了這個道理。 
 
        四、朗讀可使學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國小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思想性、藝術性都很強。在朗讀課文過程中,學生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會受到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薰陶,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那麼我們在教學中應如何安排和進行朗讀訓練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訓練:
        首先,要把朗讀作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種必要手段。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應著重從語文的角度進行,而無需從藝術的角度(如表情、表演等方面)去要求。從語文角度進行,就是要把朗讀作為字、詞、句、段、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來發揮其作用:1、要把字音讀準;2、要把詞形象化;3、要把句子的停頓、重讀和語調把握好;4、要把握篇的節奏、氣氛和基調。
        其次,要選好朗讀材料。 
        入選到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並不是每一篇都非常適合朗讀、都值得背誦的。加之國小生還要學習其它學科的知識,不可能把每一篇課文都讀得爛熟於胸。因此,必須選好朗讀材料。教師要根據課文的性質和特點為學生挑選適宜朗讀和背誦的作品,如選擇那些在篇章結構和遣詞造句方面都堪稱典範的.課文。好的文章讀起來琅琅上口,多朗讀和背誦這樣的文章,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如果一個星期能為學生選擇一至二篇朗讀材料, 要求學生熟讀背誦,一個學期積累下來就是幾十篇,五至六年下來就是幾百篇範文的積累。對於學生來說,這將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對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背誦方法。
        好的文章不但應要求學生朗讀,而且應要求他們背誦。從開始朗讀到背誦,中間有一個孕育的過程,這個過程不能缺少。背誦不能靠強記,一定要在反覆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這樣才不容易遺忘。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有意義地識記課文,逐步減少機械記憶的成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反覆品味作者的語言,進行消化吸收,最後增加到自己的語言儲備裡去。所以,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只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朗讀訓練,有意識、有目的、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對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