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組織價值的增加者

才智咖 人氣:2.67W
內部審計:組織價值的增加者
一、內部審計應當以增加組織的價值為目的  (一)由內部審計的性質決定  內部審計是在組織規模不斷擴大、治理層次不斷增加、治理空間不斷拓展的情況下,為加強組織內部的治理控制而產生的一種治理活動。組織治理的目的是增加組織的價值。作為經濟組織內部的一項重要治理職能,內部審計也應當是以幫助改善組織的經營治理,增加組織的價值,實現組織的目標為目的。  (二)由組織所處的內外環境決定  現代組織規模不斷擴大,團體化、全球化、資訊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外部競爭日趨激烈,外部條件變化日益加快,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在這種環境下,內部審計不但要面向內部經營治理活動,加強檢查、評價,以保證各項規章制度和治理指令得到及時有效貫徹執行,而且要面向組織的外部環境,加誇大查、,以提供經營治理者正確決策所需的建議、諮詢、資料,進步治理效率,為最大限度地增加組織的價值服務。  (三)有利於內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1999年頒佈的《內部審計職業實務指南》中指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和諮詢活動,其目的是增加組織的價值和改善組織的經營。”(注: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內部審計職業實務準則[S].1999.)指南是在對過往成功經驗和肯定的基礎上提出的今後工作的依據。國際上很多國家的內部審計工作是以增加組織的價值為目的,與組織治理的總目的相一致的。這不僅有利於內部審計職員一心一意地開展工作,為組織增加價值服務,而且可以使內部審計真正成為對組織有用的活動,為組織所真正需要,從而使其能夠得到組織高層治理者的重視和支援,更有利於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和作用的發揮。  二、內部審計如作甚增加組織的價值服務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內部審計職業實業指南》中指出:內部審計應通過系統、規範的,評析和改善組織的風險治理和治理過程的有效性,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也就是說,內部審計應從下列三個方面為增加組織的價值和改善組織的經營治理服務。  (一)評價和改善組織的風險治理  風險是一種潛伏的可能的損失。風險治理就是通過風險預警、識別、評估、分析、報告和規避等,控制和降低風險,防止風險顯化為損失。有效的風險治理可以減少和防止組織的損失,增加組織的價值。近年來,一方面,組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的資訊化程度越來越高,經濟日益全球化,資本市場日益國際一體化,組織所處的環境越來越不確定,組織越來越難以對其進行控制和把握,面臨的風險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為了適應風險日高的外部環境,組織的規模越來越大,業務翻新越來越快,內部組織機構變化越來越頻繁,這又使得組織內部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因此,加強和改善風險治理已成為關係組織生存和的大事。在這方面內部審計大有可為。  內部審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與組織的其他部分相比,它更能從組織的全域性角度,更清醒地識別和評估風險,提出防範風險的有效建議;與外部審計相比,它更能從組織的利益和實際出發,更積極主動地識別和評估風險,提出防範風險的有效建議。內部審計還具有綜合性。它要對組織所有經濟業務進行審查、評價,因而它能對組織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評估。內部審計更具有經常性和及時性的特點。它能隨時針對組織的實際需要和發生的開展審計工作,及時發現和處理題目,防範和化解組織面臨的風險。因此,內部審計在風險治理方面具有獨特的上風。  最近,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建立了風險自我評估程式和模型、聯網審計和控制軟體及全球內部審計資訊資料庫,旨在倡導內部審計職員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資訊處理技術,對企業風險事件進行動態、實時的識別、監控和處理,使內部審計重點逐步從治理保障向風險保障轉變,從被動發現題目向主動發現題目和提出解決題目的建議轉變,以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風險治理方面的作用。  同時,內部審計還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上風,大力開展審計調查,對組織中存在的帶傾向性、普遍性的題目,特別是組織所面臨的財務和經營風險,進行經常性的調查、分析和評估、猜測,弄清題目產生的原因或未來的發展方向,向組織的高層治理者提出解決或防範題目再次發生的建議,或隨時接受他們的諮詢,以幫助組織改善風險治理,增加組織的價值。  (二)評價和改善組織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了進步資訊的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治理指令和有關法規、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式。內部控制是組織內部約束機制的主要,它對於維護組織的生存、進步組織的活力,防範組織的內部風險,增加組織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每個組織的內部控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控制環境中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控制環境不斷髮生變化。這種變化會使原來比較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發生殘缺或失效;同時,隨著人們對內部控制的深進了解,人們也需要對內部控制進行不斷完善。這些都要求人們對現有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進行不斷的評價,以發現其中存在的題目,及時加以改進和完善,使其趨於健全、有效。組織可以聘請外部審計師進行這種評價,但內部審計機構更瞭解本組織的情況,而且更關心本組織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內部審計職員來進行這種評價,不僅更加正確、有效,而且本錢更低,評價更及時。因此,內部審計機構是內部控制健全有效性的主要評價維護者。  為了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出現的殘缺和失效題目,內部審計職員必須時刻關注控制環境發生的變化,經常檢查各項控制程式的有效性,不斷從組織的實際出發,探索優化本組織內部控制的途徑。對於控制環境,要重點關注高層治理職員經營理念、組織結構、授權方式、人事政策、國家政策法規、國家經濟治理監視機關監視檢查方式等方面的變化及其對內部控制的;對於風險評估,要重點評價風險評估的程度是否公道,方法是否,報告是否及時;對於控制活動,要重點檢查新業務出現後,不相容職務是否公道分離,一般授權與特殊授權的劃分是否公道,憑證和賬簿的設定是否齊全,會計計量和記錄是否真實可靠,各種控制措施是否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預算程式和方法是否公道,定額是否齊全、公道;對於資訊和溝通,要重點檢查憑證傳遞路線是否公道,資訊溝通是否暢通等。對於發現的殘缺和失效題目,內審職員應查清其產生的原因,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響,向組織的高層治理職員提出完善的具體建議,或隨時接受他們的諮詢。  (三)評價和改善組織治理過程的有效性  組織價值的增加離不開有效的經營治理。為了幫助組織改善經營治理,內部審計應當大力開展業務經營審計,如基建工程的預算、決算和招標、投標審計,物資採購審計,用度本錢審計,投資和無形資產開發可行性審計,人力資源開發審計等,促進組織努力開發和充分利用各種生產力要素,嚴格控制本錢用度開支,以增加組織的價值;大力開展治理審計,如財務預算和計劃審計,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戰略決策和治理審計,基建工程跟蹤審計等。在審計的基礎上,促進組織健全並嚴格執行各項治理制度,保證治理指令和預算、計劃的有效貫徹執行,促進經濟責任的履行,優化治理方法,確保組織的戰略與行動計劃之間高度協調一致,保障組織治理的有效性,增加組織的價值。
TAGS:審計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