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師範類本科院校電子資訊類特色專業建設研究與探索

才智咖 人氣:2.21W

【論文關鍵詞】特色專業 師範類院校 資訊類

論述師範類本科院校電子資訊類特色專業建設研究與探索

【論文摘要】本文探究了電子資訊類專業在師範類本科院校實施特色專業建設和改革的思路,探索了適應於特色專業建設的專業定位和辦學思想、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和相應的體制改革,對師範類院校進行電子資訊類特色專業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引言
  專業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保障條件,同時也是高校綜合水平和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反映指標。為了適應國民和發展對高素質和創新型人才的日益需求,特色專業的建設正逐漸得到各高校的關注,尤其在師範類院校的工科建設中更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國家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社會對電子資訊類的人才需求變得非常突出,很多師範類院校順應社會發展也開設了電子資訊類專業,但是如何在傳統的師範類院校中開設工科建設,建立起獨具特色的工科專業,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
  一、專業定位和辦學指導思想
  一個新辦專業如果沒有特色,那麼培養的人才就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可,專業的發展也會受到阻滯,因此專業的定位和辦學指導思想的確立,是一個專業能否發良好發展的基礎。
  師範類院校電子資訊類專業建設要圍繞一箇中心,突出兩大特色,以行業發展為依託,充分發揮師範院校中工科專業的特色,構建多層次、多型別、全方位的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圍繞一箇中心”是指堅持以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為中心,使其作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兩個特色”是指電子資訊類專業的`工科特色和師範院校的教師特色。電子資訊本身是工科專業,因此專業課程、實驗和培養方案的設計以工科教育為核心,通過優化和創新課程體系,完善教材和實踐基地建設,推動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手段創新,發揮第二課堂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探索和培養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另外,基於師範類院校教師教育特色,在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前提下,培養部分具有較高從教技能的新型電子資訊人才,建立職業技術學校電子專業教師的培養模式,為社會輸送“雙師”型的電子資訊工程技術和教育教學人才。
  二、師資隊伍建設
  建立有效的教師引進培養進修機制,按照專業發展的要求,建設一支具有教育觀念新、師德高、教學水平高、實踐能力強,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和教學骨幹,培養在國內同行業中有較大影響的專業學術帶頭人。
  (1)注重人才引進。充分利用學校現有人才引進政策,加大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的引進力度,整合學術梯隊力量,促進科研創新團隊的建設。
  (2)加強師資力量培養。積極發揮學院現有的學科、學位點和實驗平臺作用,採用“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每學期聘請1-2名專家學者來校做有關科學研究與教學改革方面的學術報告,每年選派2-3名中青年教師外出進修或攻讀博士學位,支援開展廣泛的國內外合作研究。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各種研討會和學術會議,時刻跟蹤電子行業的最新發展和技術應用前沿。
  (3)提高教師科研開發能力。積極鼓勵全體教師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等各類基金專案,重點支援“產學研”專案,鼓勵發表高水平的科研論文,從而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學術水平的提高。在工程應用方面,進一步加強與公司企業的技術交流,加強應用技術合作。
  (4)執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和教學監督制。嚴格執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和教學監督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教育技能培訓,定期開展青年教師優秀教學評比、教學競賽活動,打造教學名師,構建教學團隊,促進教師整體教學水平提高。通過專業實驗室的建設計劃,為教師提供相應課程的高標準配套實驗裝置,使教師不僅在理論上和國際接軌,而且在實踐動手方面也有大幅提升,實現“雙師型”的轉換。
  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通過對其他名牌高校電子資訊類專業的調研,提出了適合師範類院校電子資訊類專業建設的人才培養方案,把建設資訊類技術人才和資訊類教育人才作為培養模式的兩大重點。
  (1)優化課程設定
  進一步優化課程設定,完善“基礎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課程實驗、自選課程、實踐課程、素質教育課程”六大板塊構成的課程體系。
  課程設定著力,強化實訓實踐技能培養,突出工科特色;拓展學生知識視野,部分體現師範教育特色。同時為進一步凸顯工科教育特色,強化其實踐性,探索實施“3+1”新型電子資訊人才的培養模式(三年的理論學習和一年的實踐),並在二三年級的暑假各增加一個短學期開展金工實習、認知實習和課程設計等實踐活動。
  (2)提升課程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