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工業設計本土化風格與文化關係研究

才智咖 人氣:2.71W

論文關鍵詞:工業設計 本土化 傳統文化

淺析工業設計本土化風格與文化關係研究

論文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美學觀的關係、工業設計發展與文化的關係、傳統文化與工業設計的融合,論述了工業設計本土化與文化的關係,闡釋出文化因素在工業設計本土化中產生的影響和重要作用,及應用文化因素形成工業設計本土化設計風格的重要意義。
  
   一 工業設計發展與文化
   工業設計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從國外“輸入”的,由於其“舶來品”的特性,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中國工業設計始終擺脫不了模仿的痕跡,產品缺乏創意,設計師創新意識不強,成為中國工業設計前進路上的阻礙。這些年來,許多工業產品設計就是靠“一仿二改三創造”來設計“新產品”的。在這些產品中,經常流露出歐美或日本設計的痕跡,而我們本民族文化的蹤跡卻看不到,這種設計上表現出來的蒼白,使我們的工業設計在市場競爭中顯得軟弱無力。
   但隨著設計的不斷髮展,“中國特色”近些年在設計界已是個熱門話題,以至於很多人將這作為衡量設計好壞的第一標準,其結果就是大量的傳統文化被挖掘出來了。這個意圖是好的,是為了發揚優秀的本土文化。但如果在設計中過於強調體現中國特色,而沒有進行傳統文化的內涵探索就會使設計顯得牽強。如何使中國的設計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特性,如何讓中國的工業產品打上中國文化的印記,是中國工業設計師一直在思考的命題。
   在工業設計發展的過程中,文化因素始終伴隨其中,不同國家將文化因素反映到設計之中,就形成了不同國家的設計風格。例如,德國設計以冷靜和嚴謹著稱,義大利設計以富有激情而聞名,日本設計以優雅精緻見長,商業文化極其強烈的美國,設計的內涵則更具有商業性,以手工藝見長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則成功融合了德國的功能主義並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正是因為設計與文化的相結合方面有了深入研究,才使德國、義大利、美國、日本這樣一些國家成為世界性的設計強國,形成的設計文化席捲了整個世界。
   在工業設計與文化的融合、發展方面,一些西方已開發國家已進入較高層次的發展領域,已在設計中體現了文化的內涵,形成了具有不同國家、地域特色的設計風格。將文化應用於工業設計已超越了將文化中的一些元素應用於設計,而是在設計中體現了文化的本質和精神,而且在現代工業化發達的今天已形成了工業設計文化,並隨著其產品在世界範圍內的大量銷售,將其文化影響、傳播到全世界。
   近些年來,國內在設計與文化方面已有了一些研究,並初步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但多是探討設計的文化內涵、設計中如何考慮文化因素、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設計中文化的情感表達等方面,從中亦能看出設計與文化的緊密關係,但也缺乏綜合、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實際應用。
   中國的工業設計要發展到與世界同步的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創新及應用先進的技術,另一方面是要體現本國特色,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點的設計風格,使文化融入到設計之中。因此,要在基礎理論方面做好充分準備,深入研究工業設計與文化的關係,以便以理論指導設計實踐,使我們設計的產品不僅有創新點,還具有我國的文化風格,形成較強的設計競爭力,向設計強國邁進,不再淪為一些國外大企業集團的產品加工廠。
   二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美學觀
   所謂“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程序中,在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政治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共同社會心理、共同價值體系、思維方式、審美方式等的總和。真正的文化根植於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且被歷史傳承,是人與自然世界、社會關係中那些相對穩定且被人類自覺意識發現、應用於生活中的規律性的東西。
   中國“封閉型”的文化特質具有“自成一體”的個性和上下傳承的規律,但同時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是一種多元的複合性文化。處於重要影響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吸取了道家、佛教、法家等各家之長,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自覺整體的思維方式和觀物取向的象徵思維模式。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使對立的兩極相互結合、相互溝通,使上下之間相互連線,同時也使上下都有所節制。儒家思想中的“普遍和諧”觀念,作為一個完整意義的觀念,它至少包括四個層面:即“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和人的和諧”,“人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說,協調人——機——環境系統、協調科學、藝術、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關係的工業設計,更加符合中華文化的本性。
   中國傳統美學始於老子美學,發展於孔子的儒家美學,這就奠定了中國傳統美學“以整體為美”的基調、“以和為美”的思想表現。中國古代的藝術家追求“天人合一”、“形神兼備”,在“以整體為美”的思想指導下,借物抒情,以內斂含蓄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審美取向,創造著中國式的藝術作品。
   三 設計的文化特徵
   20世紀以來,科技的進步、通訊的發達,使得各民族之間的障礙減少,世界各地區的固有文化逐漸喪失。加之現代設計標榜標準化、簡單化的原則,使得具有國際風格的產品因沒有文化的阻隔而興盛一時。高科技的發展使產品的造型都趨於輕薄短小,在批量生產製造下,所有的產品看起來都一樣,成為失去意義的造型。在全球經濟背景下,在西方的文明盛行之時,不同文化特質的差異性被忽略了,設計日漸失去了豐富的性質。人們開始厭倦簡單的設計。後現代主義、產品語義學派和解構主義等設計潮流及風格應運而生。這些設計都試圖從本土文化、族群文化或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以此來為產品賦予更多的象徵意義,使設計更加多元化、個性化,恢復產品與文化斷裂的關係。雖然我國在工業設計方面起步較晚,但在文化方面卻有深厚的基礎,以現代設計的新方法、新技術結合優秀的文化必然會形成未來設計多元化、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