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國小語文複習的幾點策略

才智咖 人氣:1.2W

科學規劃 有效複習

論述國小語文複習的幾點策略

進入十二月份,不少老師已經帶領學生踏上了複習之路。但複習的效果卻因人而異。

一、複習中存在的問題

據以往觀察,複習課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師生互動失調的弊端,它嚴重地影響了複習質量的提高。具體表現在:

1.“雙邊”忙。一是以做資料代替複習,教師熱衷於不停地把一份又一份資料讓學生做,大搞題海戰術。學生每道題目必練習,教師每道題目必講評;二是以考試代替複習,教師以為考得多,碰得多,容易“撞中”,於是不惜巧取豪奪、東拼西湊所謂的模擬試題源源不斷地考學生。

2.“雙邊”閒。教師沒有明確的複習目標,沒有實實在在的複習計劃,心中無數,上一堂算一堂,敷衍了事。要麼撿幾道習題讓學生做做,要麼發一兩份資料讓學生練練,或者乾脆叫學生自己看書、自習,大家“輕鬆”。

3.一邊忙一邊閒。一邊是教師上課時才在黑板上抄題目,一邊是學生坐等老師抄完題目才開始動筆,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反映出教師複習工作準備不足;一邊是教師為蒐集、編寫複習資料忙得不可開交,一邊是學生不知怎樣複習,等“啃”完老師發下來的一大堆資料後就變得無事做。

二、如何提高複習效率

1.搞好一項活動

複習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減輕工作壓力,提高複習效率,應加強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開展科組、平衡班之間或校與校之間的集體定計劃、備課和編寫複習資料的教研活動。活動可以採取既分且合的形式。例如編寫資料,先召集校內同級(班、組)教師召開研討會,明確編寫的目的和要求;再把拼音、字、詞、句、閱讀、習作、口語交際與實踐活動等分配給教師編寫;然後集體審議大家編寫出來的資料;最後,各教師在使用時還要結合班級實際有所增刪。這樣,集中了眾人的智慧,提高了資料的質量,實現了資源共享。

2.正確對待兩個問題

(1)學生的複習興趣與複習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少學校為了增加複習時間砍掉了許多科目(有的僅剩下體育課),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易使學生對複習課產生厭倦情緒;有些複習課單調乏味、機械重複,也易使學生產生“炒冷飯”的感覺。因此,上覆習課時,教師要通過開展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教學,拓寬學生參與的渠道,調動學生複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複習的興趣。

同時,教師還要適時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端正複習態度,克服畏難情緒,樹立必勝信心。整個複習階段,對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使學生變“要我複習”為“我要複習”。

(2)資料的編寫與使用。

對於複習資料,要把准以下的“度”:一怕無,二怕濫,三怕生搬硬套。首先,複習課必須要有適當數量的複習資料,這是搞好複習工作的物質基礎;其次,正確對待自己手頭的複習資料。現在的複習資料鋪天蓋地,泥沙俱下,我們不能盲目崇拜、一味拿來。而要精心挑選,作深加工,重新編排;再次,教師要養成自編資料(包括試題)的習慣。編寫的原則是: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以教材為基礎;切合學生的學習實際。

3.處理好三個關係

(1)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係。

語文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生活中時時、處處可以學語文,用語文,複習階段也是一樣,不能把複習內容侷限在書本里、課堂上,而要把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拓寬知識視野,發展思維能力。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如鼓勵學生多讀讀課外書、報紙,多看看電視新聞,多寫寫觀察日記,多關注人生百態,多說說生活見聞,多議議社會熱點、焦點;另一方面,注重拓展延伸,要指導並鼓勵學生運用課內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處理好打好基礎與鞏固提高的關係。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了一個紮實的根基,才能築成穩固雄偉的大廈。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國小語文更是這個基礎的基礎,因此,語文複習必須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落實,展開拉網式的既顧及全面又突出重點的拼音、字、詞、句、段、篇的系統複習,並憑藉拼音、字、詞、句、段、篇進行聽、說、讀、寫的系統訓練。在此基礎上,還要促進學生的觀察、思維、理解和表達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學習方法解決實際需要的綜合的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儲存與提取、重組與整合、理解與運用、分析與綜合的基礎上,提高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最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3)處理好自主複習與老師指導的關係。

教師要儘可能多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儘可能多地給予自主複習的機會,堅決擯棄越俎代庖的做法,努力讓知識成為學生自己的思考結果。課堂上,教師讓學生練習、討論、交流,老師彎下身子走近學生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實實在在的巡視和指導,教師儘可能瞭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儘可能給予有效的指導,儘可能發現普遍的問題,以利於針對性的講評。學生能夠解決的,教師不包辦代替。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加倍關心。複習過程中,可讓學生自己確定最需要複習什麼,自己梳理知識和題目呈現形式,自己總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與同桌互相出題目考查等。教師考慮得最多的是哪些地方需要講解,哪些地方需要指導,怎樣指導;說得最多的話是啟發的話、點撥的話、激勵的話;做得最多的是巡視、傾聽、參與、引導和賞識;重點是引導學生尋找知識規律,歸納複習方法。

4.體現“四性”

(1)體現目標性。

複習目標是否明確,直接影響著複習計劃、複習過程的設計和複習質量的好壞。目標明確,能增強複習的針對性;反之,則導致複習出現盲目性和隨意性,造成學生無所適從,容易挫傷學生的複習積極性。我們應做到:①明確課程標準闡明的語文教學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②清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③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特別是單元訓練重點;④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差異,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和發展。前兩點就是我們常說的語文教改的方向,後兩點則是課堂教學的實際。有了方向,又能從實際出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注重系統性。

教師要以課程標準和教材為依據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理清知識線索,建立知識系統,組建能夠涵蓋教材知識能力結構的網路。以點連線,以線結網,使語文複習系統化、網路化。從巨集觀上,對拼音、字、詞、句、閱讀、習作、口語交際與實踐活動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識要點、能力要求與題目呈現形式。從微觀上,對每一知識點和能力點還需進一步細化、歸類。

(3)講求序列性。

複習不是簡單地重複舊知識,而是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重新組合,因而必須循序漸進,做到有序地進行精講精煉,使複習指導具有一定的步驟、過程,從而達到複習的深度。一般情況下,複習課可以按照“講、練、評、測”四步設計複習程式。如反問句和陳述句的互改:①講,呈現已經歸類的反問句和陳述句的互改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重溫互改的方法(抓住標點、否定詞與疑問詞進行);②練,運用方法進行相應的鞏固練習;③評,讓學生說說運用哪種方法來互改的,並說說理由,最後談談有什麼收穫;④測,進行綜合訓練和測試,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利於查漏補缺。

(4)突出方法性。

結果重要,過程更重要;知識重要,方法更重要。在複習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複習中分析比較、歸納總結,舉一反三,自悟規律,掌握學法,由“複習好”向“會複習”轉化。例如,複習劃分層次的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驟引導學生複習:讀,瞭解內容;做,圈畫關鍵詞句;想,句子之間的關係;說,劃分層次的原因。重點是圈畫關鍵詞句。這樣,學生在切實有效的實踐活動中較易掌握抓住關鍵詞句劃分層次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要把複習的過程看成是查漏補缺的過程,是幫助學生總結提高的過程,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