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法淺談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1W

【摘要】本文對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法進行了論述,為教師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借鑑。

思想品德教法淺談教育論文

【關鍵詞】思想品德 教育 方法

國中新課程,教法因人而異。但就思想品德課而言,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必要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思想品德得到提升,修德育人是我們的教學宗旨。在新課程教學中,我認為以下六種教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以身作則法

國中思想品德課,重在教會學生做人,這就要求老師正人先正已,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老師必須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新課程中“心有他人天地寬”一節,其目標是要學生學會寬容他人,善待他人,如果做老師的不能寬容學生的過錯,動不動暴跳如雷,心煩氣燥,還怎麼教導學生呢?因而我提出“寬容他人,從我做起”的口號,我首先帶頭在校報上撰文“校園呼喚寬容”,倡導師生之間要寬容,同學之間要寬容,整個校園都寬容。我讚美寬容,歌頌寬容。課內課外,學生有這樣那樣的過失,我都努力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心平氣和、寬以待人,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凡事替他人著想。俗話說:人無完人,老師犯了錯誤也要敢於承擔責任,勇於自我批評。有一回我上課遲到了,首先誠懇的向同學們認錯,請同學們諒解,這樣師生共同營造寬容的氣氛、和諧的環境,同時我還提醒學生,在寬容他人的同時,也要寬容自己、善待自己,不要苛求自己,有的人就因為悔恨自責而白殘,甚至自殺,我們一定要珍愛生命,給自己留下改過遷善的機會,善待白己、寬容自己。

二、鼓勵昇華法

學困生的轉化是個老大難,老師不能只喜歡那些聰明好學的優秀生,因為學困生更需要老師的愛。我經常的鼓勵那些學習有困難、基礎差的學生,給他們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小心翼翼地呵護他們的成長,由衷的讚賞他們的每一個進步,儘可能的尊重他們。我班有個女生,家在山區,學習基礎差、底子薄,作業本錯別字滿篇,我不厭其煩地諸字更正,有時帶到辦公室個別輔導,課堂上表揚她朗讀聲音巨集亮,鼓勵她多讀。直到有一天,她忽然拉住我的`手,塞給我一張明信片,上面寫著:老師,感謝你常常關心我、表揚我,我保證學好思想品德課,期末考一個好成績,希望你保守祕蜜(密)。前一次我沒交作業本,還對你說:交了。是我不對,我一定補上。我真的好感動,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是老師最大的幸福,我深切地體會到那些學困生渴望得到老師關愛的純真之心,我覺得我有責任去幫助他們,發現他們心靈中昂揚向上、追求真善美的種子,並澆水、施肥使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鼓勵、表揚學困生,不僅僅使他們臉上露出笑容,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找回了失落的自信和尊嚴。特別的他(她)理應受到老師特別的愛。

三、小品表演法

小品的誇張性、幽默性,常使人開懷大笑,而在笑聲中不自覺的受到教育和啟迪。我在教學中根據課本提供的素材,讓學生自編自演,既讓學生展示了才藝,又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識。在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的主題中,要求學生自編校園交往小劇,搭建師生交往的舞臺,如小品:

數學課上坐在小強旁邊的幾個“搗蛋鬼”嘀嘀咕咕說個不停,弄得人家都很煩。老師再次警告後,要求小強坐到教室後的空拉上。老師不停的催促小強,小強氣呼呼地坐在那裡就是不動,大家感到一場衝突就要爆發……我分三組同學進行表演,看哪組對事情的結局處理的巧,處理的好,如何化解師生之間的衝突,三組同學各顯其能,有的自帶老師循循善誘,有的要我扮演老師,我很樂意的接受了,師生同臺演出,愉快地完成了表演任務,給了學生啟迪,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按照新課程要求,單元結束後,還要評選最佳演員、最佳編導等,學生參與表演活動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真正使課堂變成師生“交往的劇場,成長的舞臺”。

四、引導自學法

教學的本質在於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引而不發。對課文中的思考題,如果直接告訴答案,就會扼殺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其獨立個性就會受到壓抑,這與新課程和新理念是背道而馳的。在教學中,我努力用興奮的情緒感染學生,以熱切的關注、勃勃的生氣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內動力的驅使下,自覺投入到學習、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讓他們自己學會走路,自己去求知,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譬如爬山,學生爬不動了,教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要喚起他內在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地向上攀登,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新課標要求,必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上七年級思想品德“學習新概念”一課時,我鼓勵學生討論、分析課文中的漫畫,是自己用小鬧鐘幫助去學校呢?還是靠爸爸媽媽每天早晨催著起床呢?然後想想自己是怎麼做的,又應該如何做呢?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要靠自己,爸媽和老師只是外在的因素,新的教育理念認為:只有當學習的責任真正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自己身上時,學生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五、問題教學法

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不是感知而是問題,當問題成為學生感知思維的物件時,在學生心裡就會造成一種懸而未決而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學生便會主動的去探究問題。相反,如果沒有問題,就難以誘發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和探究,那麼學習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新教材就體現了問題原則,在編排上先誘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主動的探究和思索問題。八年級上冊“競爭合作求雙贏”—課,開篇便由鹿群和獅子的競爭,聯絡到人之間的競爭,接著是思考題:學校生活中有沒有競爭?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的思維發散開來,紛紛舉手,積極踴躍地發言:“體育比賽”、“期會考試”、“數學競賽”、“搶答問題”……這種競爭對我們大家有哪些影響?這下難住了!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仔細的閱讀課文,問題終於解決了。這種問題教學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正是新課改的重要特徵。“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設疑——質疑——析疑的過程。通過設疑提問,學生感到“山重水覆疑無路”。通過鼓勵引導,學生自學探究,最終達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讓我們在新一輪教改中,不斷探索,積極進取,為實踐素質教育的創新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教師專業發展.高等教育出版社.

[2]兒童學習指導.人民教育出版社.

[3]學習評價.高等教育出版社.

[4]參與式教學活動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