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論文

才智咖 人氣:5.96K

【摘要】緊密結合地方院校轉型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定位,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有益探索。通過調研、學情分析“,反推式”地研究與制定人才培養計劃;通過校企合作,以專案帶動教學,進行產教融合,不斷的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相關專業的轉型提供了參考。

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論文

【關鍵詞】教學模式;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養

1.引言

近年中國高校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制定關於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方案,引導一批本科高等學校嚮應用技術型高等學校轉型[1]。在此情形下,地方本科院校對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軟體工程專業、網路工程專業等計算機類專業(以下簡稱計算機專業)進行教學改革,將學生培養成適應社會需要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是一個必然趨勢。相對傳統專業,計算機專業是一個不斷髮展的學科,其有主要的二個優點:(1)因計算機與生產、生活結合緊密,技術更新快,對社會影響大,故計算機類專業容易與企業溝通,易於產教融合、校企合作。(2)計算機專業的老師在讀碩士、博士時,一般都進行過專案訓練,具有較強的工程能力,故計算機專業易於培養與應用技術型高校相適應的“雙師型”教師。基於這二個優點,地方本科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相對於傳統專業更容易嚮應用技術型轉型。為此,如何制定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如何為學生提高應用技術能力搭建真正的實踐平臺,是計算機專業嚮應用技術型轉型的一個關鍵。

2.培養模式面向應用技術型轉型的改革方案

調查以往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學生數量多或素質差,而是因為其掌握的知識結構不合理。這種不合理表現為:在地方本科院校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上,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清晰;在教學上,缺乏特色的知識講解和深度的實踐教學;在學生學習時,缺少相應的技術平臺進行實踐鍛鍊[2]。針對以上問題,制定一個具有明確目標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搭建學生應用技術的實踐平臺,“訂單實訓”形式的校企合作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科競賽和增加基於專案實訓的實踐活動等的教學模式,無疑是對這個解決方案的一個有益補充。基於此種方式的轉型改革方案,在巨集觀上,解決了人才培養質量的問題,使其達到產業要求,緩解畢業生和企業之間互不適應的矛盾;微觀上,通過專案案例導學,鍛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隱含地為企業培養了中高階技術人才,為相關教學提供了良好借鑑。2.1改革目標針對以上改革方案,制定了以下改革目標:1.構建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工業和資訊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組織的“藍橋計劃”為導向,結合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以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發展為重點,構建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2.以培養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制定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案。3.深入開展校企聯合,讓更多的企業與公司參與到大學教育中。4.搭建計算機應用實踐平臺,如讓學生參加企業技術競賽、或將學生作品到現實社會中推廣。

2.2改革內容

以“能力中心的課程開發型[3]”教學模式為藍本,制定科學合理、具有內在邏輯的人才培養計劃,在專業教學計劃的指導下,科學設計課程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方式、方法、評價體系和質量標準等。由此,形成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高度重視學生應用技術能力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在此過程中,以“資格證書”推動教學的深入和開展,同時加深校企聯合,讓更多的企業與公司參與到大學教育中,逐步構建的有特色的、面向就業的計算機專業知識體系,如圖1所示。

2.3改革方法

1.設定“多方向、組合式”的核心課程體系設計[4]針對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網路工程專業、軟體工程專業,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廣泛的社會調查,確定專業方向的職業核心能力,圍繞職業核心課程設定課程體系,其具有以下2個特點:(1)“多方向”:在大二第一學期前對學生進行專業核心課、語言課、公共技能課進行提前培養,在大二第二學期以後按照專業方向設定課程,著重培養的技能方向有:資料庫方向,軟體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統開發,網站建設方向,多媒體技術方向等等,多方向為學生提供了寬泛的學習就業選擇範圍,併為學生搭建某些特定的職業模擬技能平臺,使學生能較好、儘快地適應企業崗位要求。在地方院校學院,可以重點培養的方向有:Java應用技術、多媒體應用、嵌入式應用、網路工程,這些均可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了良好平臺。(2)“組合式”:以特定技能做為一個目標,例如在18學時,32學時中進行教學,將技能分解和實驗講授,便於學生接受,並留合理的專案作業,靈活組合各個技能小作業使學生完成若干個綜合的大專案,鍛鍊學生的綜合動手能力,這樣做的優點是:學生既掌握了一定的寬度知識、又具備了某項的`專項技能,通過課程內容的改革,將分散獨立的課程形成若干個特定方向的課程群進行建設,方便了學生的學習和教學團隊的建設。2.形成校企合作教學的教學模式,同時提高青年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把課程教學計劃分為3部分,第1部分是基礎課;第2部分是專業方向限定選修課程,這一部分課程有明顯的專業特色,為各個專業方向開設,緊緊圍繞該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為第3階段的崗位課程和專案課程打基礎;第3部分是崗位課,亦稱企業合作課程,是在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開設校企合作企業的置換課程。由企業或公司人員負責課程體系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進行技術課程強化以及軟體專案開發的綜合實訓。通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視窗作用,地方院校可以與很多企業進行廣泛的交流,提高青年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起到了積極作用。3.以專業認證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行“雙證”結合的培養模式,把輔導和訓練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列入培養計劃。目前,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日益結合緊密,特別是計算機行業的相關認證。在本科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同時,鼓勵他們積極備考網路工程師、嵌入式工程式師、軟體工程師等資格(水平)考試。對於個別學科,如果學生獲得了與本門課程相關的國家承認的證書,可以免試這門課程。這樣不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拿到證書後,提高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3結束語

文章對地方院校轉型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養教學模式進行有益的探索,在探索過程中,研究與設計了轉型改革方案,並提出了改革目標、改革內容和具體做法。在執行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計算機專業特色的“訂單實訓”,與企業進行對接,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能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亦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為相關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鑑。

參考文獻:

[1]曲殿彬,趙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問題與應對[J].中國高等教育,2014,(12):25-28.

[2]史軍勇,張曉煜.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5,(2):39-43.

[3]劉海燕.幾種典型實踐教學模式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82-83.

[4]許志國,鄧安遠,柳超.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調研報告[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91(4):94-9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