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工程人才培養走勢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2W

1引言

計算機工程人才培養走勢論文

近年來,我國各計算機專業院校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本科畢業生,但所培養的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和社會目標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人才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之間嚴重失衡,出現了結構性就業困難。原因在於我們的計算機專業在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跟不上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時又難於改變,實踐教學和創新能力培養嚴重滯後。西安郵電學院計算機系在當前金融海嘯嚴重影響的形勢下,仍然保持了往年一樣較高的就業率,得益於連續四年的艱苦探索,特別是在構建適應社會需要的計算機工程型人才,創新校企互利雙贏的合作教育模式方面所進行的嘗試。

2堅持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相統一的人才培養方案

符合計算機工程型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指導思想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協調發展,注重對學生探索精神、科學思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計算機工程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該是:能夠滿足新興技術發展的需要,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適應性、具備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現場工程師。計算機工程應用型本科人才融合了傳統本科的基礎知識寬厚、綜合素質較高、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以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實際應用能力。重視基礎理論的教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強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應用性部分,把應用性環節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突出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堅持工程科學教育與工程實踐訓練並重,通過產、學、研結合,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計算機工程型本科人才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

3面向市場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動態教學機制

計算機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西郵計算機系根據企業需求,採取了靈活彈性的專業選修課設定、考核與管理模式,加大了各專業培養方案中集中實踐環節,包括課內實驗、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生產實習以及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都制定了嚴格規範的指導書或實施細則。為了加強與企業的聯絡與溝通,計算機系與西安高新開發區、北京中關村軟體園、深圳市軟體園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成為園區的人才培養基地。通過與園區中大量企業的合作,根據來自企業的需求資訊,及時對培養方案進行充實調整。如企業對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有一定要求,就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出“IT職業規劃與職業化塑造”課程,聘請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專案經理到校為學生授課。這些調整和合作得到了企業的認可與支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計算機系與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周立功3+1創新教育實驗班”,前三年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培養,大四第四學年學習企業的.課程,學校通過課程置換,承認學生所獲得的學分,畢業後到企業任職,大多數同學獲得了高新聘用,許多同學畢業後都成為公司的核心骨幹。

4建立多位一體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知識、能力和素質是工程應用型人才必須具備的三大要素,而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來實現。除了加強傳統實踐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和質量保證外,計算機系積極開展了實驗室開放工作。各個實驗室在完成正常課內實驗、課程設計以及畢業設計等任務的同時,全天為學生開放。每門課程都開發了供學生在開放實驗中選做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專案,既解決了正常課內實驗學時不足的問題,又為學生綜合使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開展實驗研究工作提供了條件。計算機系還成立了十餘個課外科技活動興趣小組,由實驗室承擔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工作,主要有“嵌入式系統興趣小組”、“FPGA興趣小組”、“多媒體制作興趣小組”、“網頁製作及組網興趣小組”、“計算機應用系統設計興趣小組”等。一個興趣小組常常出現數百學生報名的可喜景象。近年來,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專案在陝西省電子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挑戰杯”以及各類企業或行業比賽中獲得了優秀的成績。多位一體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為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積極參加開放實驗或科技活動,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和肯定。

5與企業共建校企合作雙贏實踐教學基地

計算機系特別重視與企業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在實習基地的建設上,採取了內外結合、校企互動、訂製培養、就業對接的方式:同一家企業,既在校內建立實習基地,又是學院的校外實習基地,校內校外功能對接,互為補充;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管理,各有所側重;實習實訓和課程內容根據企業用人要求設定和調整,校外實習是校內實訓的銜接和延續;最終實習考核的結果以在企業就業為目標,以勝任企業要求成為合格的職業人為檢驗。以雙基地合作伙伴北京神州數碼融信軟體公司為例,雙方的合作關係為:校內實習基地由學院提供實驗設施和場地,企業承擔教學費用。有意參加培訓的學生先由企業招聘,再根據企業的要求,與企業共同組織通過筆試和麵試的學生前期培訓。培訓從大三暑假開始到大四上學期,利用業餘時間完成第一階段的技術培訓。期間學生具有雙重身份,既是西安郵電學院的學生,又是神州數碼的見習員工。在校內實習基地培訓經考核通過者將成為企業的見習工程師,進入第二階段,到企業校外實習基參加真實專案實習。參加專案兩個月後進行適崗度考核,通過後將成為神州數碼的正式員工。企業為不被錄用的學生出具見習表現證明,以便重新求職。被錄取者繼續參與企業開發專案,同時在企業完成畢業設計,在學校通過答辯,畢業後正式入職。

6吸收社會和企業資源參與實踐教學和培訓

目前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具備了比較紮實的基礎理論和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在新技術、新工具的使用、企業真實環境下工作流程與管理模式的瞭解以及必備的職業素養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須開放辦學,吸收社會資源和企業參與。例如,學校近年來與西安高新開發區、北京中關村軟體園的多家企業就軟體開發與測試人才的合作教育模式進行了探討,與企業合作開展各種面向就業的培訓,使學生儘快實現角色轉變,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由於企業的參與,學校不僅迅速接軌資訊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而且還獲得了企業捐助的大量硬體裝置和軟體工具,改善了辦學條件。計算機系將國家鼓勵發展的軟體和積體電路產業作為重點,針對企業需要進行課程開發,並設立培訓專案。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學生在完成正常的培養方案中規定的課程外,利用業餘時間在校內完成企業所提供的有關課程的培訓,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請企業經理和技術總監給學生上課,並且帶學生到企業體驗實際工作流程。其中有關團隊合作、職業素質、企業文化等培訓內容,直接由企業派有關人員來授課。培訓後,學生在企業由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實際專案的開發工作,並在企業完成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這些學生絕大部分都會被企業錄用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

7探索並創新校企互利雙贏的合作教育模式

計算機系積極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溝通,與國內外多家不同性質和不同規模的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探索出“3+1創新教育實驗班”、“與企業對接定製培養”、“企業參與以緊缺行業需求為目標的就業培訓”等多種校企合作方式。多種校企合作方式構建出計算機工程型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校企互利雙贏的合作教育模式,這一模式不僅具有針對不同企業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而且貫穿了不同方式所共有的核心內容,都是以本科教學為根基,以校內校外聯合實習雙基地為載體,以共同組織教學和管理為手段,以實現學生就業和企業招聘到合格員工為目標,最終實現校企雙贏。與傳統教學不同,校企合作教育在教學方面注重提高學生的認識,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學生“思想過得硬、作風過得硬、技術過得硬”,力爭畢業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開展了多種具有企業特點的實踐教學活動,採取以企業的真實專案作為教學案例,緊跟前沿技術,並以專案設計為學習小組,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使學生具備“零適應期”的平穩就業。

8大膽改革創新實踐教學組織模式

在與企業的合作中,需要企業參與制定實訓課程、聯合組織教學和共同管理,組織對接培訓並開展就業服務。這些任務的開展逐漸顯現了原有實踐教學體系的不足,為滿足與企業合作的需要,計算機系在實踐教學的組織形式上尋求突破,建立了“西安郵電學院IT應用型人才實訓中心”。實訓中心的功能包括有視窗功能、實踐教學、教學改革、校企合作、就業服務、素質教育、教師培養等功能,實現了校企合作的管理、服務和保障。實訓中心開展了各種就業實訓,成為學校通向社會的視窗和紐帶,開闢了學生過渡為職業人實現直接就業的新途徑,彌補了現行就業服務體系的不足,構成了校企合作對接雙贏的就業特色。實訓中心通過建立接近企業真實物理環境和管理環境的實驗室,在技術課程實訓的過程中,貫穿了職業員工素質養成教育,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在本科教學中的缺失狀況在實訓中得以改善,凸顯了計算機工程型人才培養的職業化特色。

9結語

西郵計算機系在探討計算機工程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中,通過培養方案目標導向,建立動態教學機制,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實踐教學基地,豐富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創新實踐教學組織實現管理和保障,逐漸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校企互利雙贏的合作教育模式。四年來效果顯著,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學生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不僅能夠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實實在在掌握與日後工作對接的本領,而且實現了人生價值轉換,對未來充滿信心,成為工作需要和企業搶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