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應用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82W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婦產科患者對醫療護理日益重視,由於患者多為中年女性,對手術反應較大,年輕患者則涉及生育及性生活問題,要求術後恢復較高的生活質量,為改善婦產科患者預後,採取規範護理措施必不可少。臨床護理路徑是根據日常護理計劃制定的一種高效、規範的護理模式[1],隨病情變化可適當調整護理計劃,採取相應措施,同時在路徑上進行標示。本研究旨在通過評價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以期對今後護理工作提供參考。

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應用研究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平輿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婦產科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前檢查均無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採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67歲,平均年齡(453±75)歲,其中剖宮產27例,卵巢囊腫21例,子宮肌瘤12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467±69)歲,其中剖宮產29例,卵巢囊腫19例,子宮肌瘤12例。所有患者簽署護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年齡、疾病型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按照婦產科常規護理。觀察組採用臨床護理路徑。①舒適的護理環境。臨床護理路徑是一套完整的.護理模式,由於婦產科疾病發病部位較為特殊,患病人群多為中年婦女,因此患者入院後應按照不同病情提供合適的住院環境,對於體質較弱的老年婦女,護理人員可預先控制病房室溫至20~25℃,保持一定溼度,行動不便者可提前為其整理病房。②加強護理巡視。由於婦產科患者大多需要行手術治療,女性患者心理較脆弱,術後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進行巡視,按照不同路徑指標進行觀察,密切注意患者術後病情變化。③規範操作。婦產科手術切口大多位於下腹部,術後容易引起盆腔及陰部感染,因此術前應該嚴格按照制定的護理路徑執行無菌操作,手術用品需徹底消毒,以減少術後感染機會,術後應及時按計劃執行醫囑,仔細核對藥品劑量,同時督促患者按時服藥。④健康教育。婦產科疾病病變主要在陰道、子宮、盆腔等部位,臨床護理效果直接影響到患者生活質量,因此護理人員和主管醫師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共同制定臨床護理路徑,同時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該方案可行性。

1.3觀察指標

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採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由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操作、住院環境、心理健康教育及路徑管理等進行評分,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等級。記錄治療期間併發症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18.0統計進行處理,定性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採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總滿意率高於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併發症

觀察組出現疾病相關併發症4例(667%),常規護理組出現併發症10例(1667%),觀察組併發症發生率低於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根據患者病情制定護理計劃,並用圖表形式對具體實施途徑進行有序、高效、科學的指導,是一種整體、綜合、規範的護理模式[2]。隨著各大醫療中心對護理認識的不斷加深,臨床護理路徑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婦產科工作中,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婦產科患者涉及孕婦、產婦及新生兒,住院期間採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具有重要意義,臨床護理路徑可以從患者治療、用藥、術中操作、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等途徑進行多方位指導[3],護理人員詳細記錄治療期間患者病情變化,可顯著提高護理質量。患者入院後,規範診斷和護理行為,為患者提高優質舒適的住院環境,對於特殊病情的患者可以單人單間,可以有效緩解焦慮情緒,提高治療積極性。加強護理巡視,針對不同病情側重觀察對應檢查指標,並根據病情變化和治療程序調整護理路徑,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療安全感。護理過程中規範的操作可以顯著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而健康教育可以滿足患者知情權,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療過程和護理內容。

本研究觀察組採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干預,總滿意率高於對照組,併發症發生率低於對照組,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優質的護理工作不僅促進康復,還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促進患者康復,在臨床上是一種值得借鑑和推廣的新型護理方案。

參考文獻

[1]鄧香君,尤小娜,徐蓮香,等.臨床護理路徑與護士分層級管理聯合應用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11,17(16):1933-1935.

[2]霍秀傑,齊立慧.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5):704.

[3]孫羽,郝雲霞.臨床路徑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11,17(29):3527-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