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護理學在臨床解剖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1.91W

隨著醫學模式和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外科護理學在臨床解剖應用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外科護理學在臨床解剖中的應用

摘要: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適應21世紀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以知識模組的形式,即加強相關解剖學知識模組來講授《外科護理學》,優化了教學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解剖學;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知識模組

隨著醫學模式和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對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對高校護理教育提出了挑戰。在有限的學習階段怎樣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護理人才?為此,筆者在近5年的《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將外科護理學知識與解剖學知識整合成知識模組進行講授,現將自己的教學體會淺析如下:

1相關解剖學知識模組的強化

《人體正常解剖學》是在第一學期講授,而《外科護理學》是在第七學期講授,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對解剖學知識已經生疏。根據學生已有的、教學內容所涉及解剖學知識的多少設計一個教學框架,即“已知的'基礎解剖學知識(學生複習)-疾病相關的解剖學知識(整合後交學生預習)-解剖學知識的應用(課堂教授)”。同時也對每節課的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即解剖學知識的應用只講授3~5分鐘,剩餘的時間講授《外科護理學》的基礎知識。

2將外科護理學知識和解剖學知識整合成知識模組

2.1臨床表現與解剖學結構、功能特徵整合成的知識模組。巧妙地設計解剖學知識與外科疾病臨床表現的轉化點,提高知識的轉化率,即知識-能力,以症狀推導病機來培養學生逆向思維。例如講門靜脈高壓症護理一章,運用解剖知識分析“嘔血”“便血”“腹水”“臍周靜脈曲張”“脾腫大”等症狀產生機理,鞏固和加深了門靜脈的組成及與腔靜脈交通的知識。

2.2護理體檢與腹部體表標誌整合成的知識模組。外科患者的一些陽性體徵要靠體格檢查方能獲得,根據人體體表的標誌,可以準確地描述患者症狀和體徵的部位。例如:闌尾點(麥氏點)位於臍至右髂前上棘的連線中外1/3交界處,麥氏點壓痛是急性闌尾炎的重要體徵,亦可隨闌尾位置變異而改變,但始終表現為一個固定位置的壓痛。再如:膽囊的觸診部位在右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界處(即膽囊點),將拇指置於此點,囑患者緩慢深吸氣,使肝臟下移,若患者因拇指觸及腫大的膽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氣,稱為Murphy徵陽性,是膽囊病變的典型體徵。

2.3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與解剖學組織結構特點整合成的知識模組。護理程式是整體護理工作的核心構架,護理診斷是護理程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應用護理診斷是搞好整體護理、提高護理質量的基礎。將護理診斷和解剖學知識融為一體,既鎖定了護理診斷的分類又明確了相關因素,進而使護理措施的制定也更有針對性。例如:外科術後需長期臥床的患者,預防褥瘡的發生是一項重要的護理內容,把人體淺表組織的結構特點和護理診斷及面板護理整合成一個知識模組,提出護理診斷為“面板完整性受損:與長期臥床,骶尾部供血不足,營養不良有關”,根據相關因素制定具體的護理措施:協助患者翻身,每2小時一次;指導病人正確的翻身方法;在骨突處置小墊,以防區域性受壓;每天用紅花乙醇按摩骶尾部,預防褥瘡的發生;給予充足的營養。

2.4手術前、後的護理措施與解剖學結構、功能改變整合成的知識模組。外科患者手術後,區域性的解剖學關係和生理功能發生了變化,術前、術後的護理診斷也會發生相應改變,而護理重點必須隨之轉移。例如:乳房癌患者,術前主要的護理措施是常規護理、面板準備、心理護理(目的是減輕或消除患者對癌症恐懼的心理壓力)等;而術後主要的護理措施是疼痛護理、心理護理(目的是減輕或消除患者因軀體形象發生了變化而產生的心理壓力)、患側上肢的功能鍛鍊(解剖學知識提供了科學的指導依據)等。

2.5外科護理技能操作與解剖學結構特徵整合成的知識模組。把常用的外科護理技術操作與解剖學知識整合成知識模組,在講授外科護理技術的同時匯入該知識點與解剖知識的聯絡。例如:把從鼻腔到胃所經過各個器官的解剖學特徵和鼻飼術整合成一個知識模組等,以知識模組為單位講授鼻飼術,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真正做到清楚的、有目的操作,避免或減少因臨床護理技術操作不當所帶來的護患糾紛。再如:將解剖學方位術語上下應用於外科護理實際操作,遵循從上到下的原則,就不會漏掉細節。

3注重與護士職業資格考試相聯絡的解剖學知識

《外科護理學》是護士職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其中包括相當一部分解剖學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完成《外科護理學》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又要與國家《護士資格考試大綱》中涉及的解剖學內容相聯,為學生能順利取得護士職業資格證書打好基礎,增強就業的競爭力。

4小結

以知識模組的形式講授《外科護理學》,首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清晰地顯示了外科護理學與解剖學知識的密切聯絡,增強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造就適應21世紀需要的合格的護理人才。其次,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外科護理學的基礎知識和紮實的解剖學知識,還要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教學基本功,有利於督促教師付出更大的努力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及知識水平,緊跟當今護理教育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曹偉新.外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51

[2]曹偉新.外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10

[3]蔡恩麗,武煜明.解剖學知識在鼻飼術教學中的應用.中國臨床解剖學雜誌,2008,26(4):45

[4]雷秀兵,楊陽.解剖學方位術語上下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運用.中國臨床解剖學雜誌,2007,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