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國際貿易中跨文化交流的無形壁壘

才智咖 人氣:2.33W
   [摘要] 在國際貿易中,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語言現象等文化差異成為國際貿易中跨文化交流的無形壁壘,對語言與文化要素的差異性及其影響加以分析,有效實施跨文化交流,是開啟國際市場並拓展國際貿易的成功關鍵之所在。
  [關鍵詞] 文化差異 國際貿易 跨文化交流
  
  經濟全球化為企業進行對外貿易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擁有了更多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機會。而在國際貿易中,許多有實力的公司在國際營銷中失利,其主要原因不在於資本和技術,而是缺乏對當地文化的理解,忽視了文化差異對貿易與交往的影響。文化環境是極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視的因素,語言與文化差異往往成為國際貿易中跨文化交流的無形壁壘。
  在國際貿易中影響中國和英語國家間跨文化交際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維方式的差異
  
  英美人的思維模式的特點是呈線性順序進行演繹推理,而中國人則偏重於直觀、直覺,多用意象思維方式。在跨文化語言交際中,這種不同表現在:英語國家的人著眼於對客觀事實的主觀看法,中國人則著眼於對對方發出的資訊或表明的`態度所做出的直接反應。比如,對某一產品或某一設計,不管滿意與否,英美人傾向於先給予讚揚,而中國人往往更挑剔。對來自對方的讚揚,中國人和英美人的反應和回答也是不同的。英語國家的人對‘稱讚語’做出的反應,往往是欣賞、高興,認為對方的讚揚是對自己某件事的認同和認可,對待這種讚揚,英美人覺得應表達自己的謝意,所以通常用“Thank you.”,“I'm glad to hear that.”。而中國人覺得,謙遜是一種美德,得到他人讚賞時,常常表現出不好意思和受之有愧之感,往往會以“哪裡,哪裡”,“過獎,過獎”,“還差得很遠”等作為回答,則會使英語國家的人感到迷惑不解。
  
  二、價值觀念的差異
  
  由於各民族和國家的歷史發展不同,在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沉澱形成的歷史文化也不相同,歷史文化的不同往往會使人們形成對待同一事物上的不同觀念。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時間觀念、決策方式和處理衝突的態度上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在美國用兩天就能簽訂的合同,在中國起碼需要兩個星期。美國人信奉自由競爭與個人主義。在美國談判代表實權在握,可以在他被授權範圍內自行決策。個人敢於承擔責任在美國人眼裡是一種美德,是積極進取的表現。然而,中國人卻十分注重集體決策,強調集體智慧。我們知道中國早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之說。
  中西方價值觀念差異導致中國人和英語國家的人對某些事物理解不同,造成在貿易活動及語言交際中不能相互溝通。
  
  三、風俗習慣的差異
  
  中國與英語國家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他們在傳統生活方式、愛好、忌諱等方面體現出的風土人情都不盡相同。
  在接待宴請時,中國人更殷勤好客,非常注重面子,規格、檔次、品味、數量,都要考慮周全;而英美人較注重禮貌、得體和實效,並給客人一定的自由空間。英語國家的人請客,飯菜一般比中國簡單,習慣是每人一份,在飯館請客也是主客各點自己的飯菜,飯後也可能各付各的賬。這種分食法、AA制是西方個人獨享主義在飲食文化中的典型反映,中國人卻是一種共享方式。
  我們一貫強調中國是禮儀之邦,受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的影響,為了顧及“面子”,涉外企業在貿易洽談中有時表現得過於恭謙和隨和,強調客氣。比如,喜愛用一些模糊詞,如“也許/或許”( maybe , perhaps),“隨便”(Whatever)等。雖然從漢語語境和文化心理上講,我們做得很有禮貌和委婉,但這類詞語在商務往來用得過多過濫便會起反作用。西方人,特別是美國人,性格開放豪爽,說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過多的模糊詞給人模稜兩可、缺乏自信、言不由衷的印象。他們會覺得和中國人商務交往非常困難,會產生中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不能公開地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也沒有能力公開地闡明自己的看法和態度的印象,其結果造成商務往來困難和無效率。造成的對外商務交往衝突。克服“面子”困惑,不要因小失大。
  在喜好和忌諱上雙方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與英語國家人士初交時談話不要問對方收入、體重、年齡、宗教信仰、婚姻狀況、“去哪兒”、“吃了嗎”等。懂得和了解這些一般商務往來英語語用常見的技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中國人如果聽到“You are a lucky dog”時,會感到不快,因為漢語中多借用狗(dog)一詞來罵人,但在西方社會,人們對狗的愛甚至超出對家庭成員的愛,而“You are a lucky dog”要表達的意思是“你是個幸運兒”。中國人喜歡“666”、“888”,不喜歡數字“4”,而英語國家的人不喜歡數字“13”,若13日又是星期五,則更不喜歡舉行或參加社交活動。中國人沒有這一忌諱,但是在與英語國家的人交往中,就不能不注意避開這個數目了。
  
  四、語言現象的差異
  
  美國文化學家薩姆瓦認為,對跨文化交際產生影響的文化因素,除了中國和英美文化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外,還有語言形式和內涵的差異。不同的語言形式和豐富的語言內涵的客觀存在影響著對語言的理解,成為跨文化交際的障礙,並造成貿易活動中的誤會和衝突。
  兩種文化中都具有某詞句、某事物或某現象,但兩種文化分別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或感情色彩,因而影響語言的準確表達,造成誤會。一個簡單的英語單詞“table”用作動詞時,英國人是指馬上行動,而美國人則是稍後再作處理,若在商談中雙方就此達成共識,問題可想而知。
  在對外貿易中,特別是使用非母語與對方交流時,對詞彙選擇、語體等都應加以留意。比如,北方有家企業向英國出口“山羊牌”羊絨被,他們把中文裡的“山羊牌”說成英語“Goats”,結果雖然羊絨被的品質上乘,但卻滯銷,這是因為“Goats”在英語裡含有“色鬼”之意。
  綜上所述,中國和英美文化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差異表現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和語言現象等方面。跨文化交際成敗的關鍵在於正確對待文化差異,堅持不懈地排除文化優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偏見的干擾,正確對人,正確待已,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文化差異-國際貿易中跨文化交流的無形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