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日常交際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1.95W

不同的文化傳統,使得人們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著相當的文化差異,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日程交際影響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與借鑑。

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日常交際的影響

【摘要】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中西方文化存在許多差異:整體性和個體性的差異;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社會禮儀的差異;社會習俗的差異等。本文分析了文化差異對日常交際的影響。瞭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更好地實現跨文化交際,避免出現文化休克。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交際;教學

1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不同的文化傳統,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著相當的文化差異。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過程中,儒家思想一直佔據著根深蒂固的統治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中國人向來以自我貶仰的思想作為處世經典,接人待物,舉止言談以謙虛為榮,以虛心為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出群體性的文化特徵,這種群體性的文化特徵是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的。

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展自己表現自我。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體現出個體文化特徵,這種個體性文化特徵崇尚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帶來價值觀念的不同。如old一詞,中國人歷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老”在中文裡表達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爺爺,老先生,老張,老王等等。中國人往往以年齡大為榮。和別人談話時,年齡越大,資格越老,也就越會得到別人的尊敬。“薑還是老的辣”。在我們看來,長者不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徵。然而,西方國家極少有人願意倚老賣老而自稱”old”。在他們看來,“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詞,是和“不合潮流”“老而無用”的含義連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更不會倚老賣老。在西方文化中,他們把年齡作為個人極為重要的隱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諱別人問自己的年齡。即使願意談論自己的年齡,也要別人猜測其年齡,而此時,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別人恭維他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是多麼年輕。又如,中西方兩種文化在某些單詞所帶有褒貶色彩上有差異。如:ambition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中國人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則取其褒義,表示“雄心壯志”。Aggressive一詞,中國人常用來形容某人“挑釁”“好鬥”,而美國人則用來形容某人“進取上進,有開拓精神”。

 2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異,而文化差異又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社會的發展將各個不同的國家納入到一個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際成為每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個企業如果想讓自己的產品暢銷國際市場,不僅需要優質的產品質量,而且需要深入瞭解不同國家的文化,使該產品在包裝設計和實用性方面符合物件國民眾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國,“龍(dragon)”是我們的精神圖騰,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徵,中國人也以作為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對“龍”就沒有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將“龍”理解為一種張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業家對此不甚瞭解,將印有“龍”圖案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試想這種產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購買慾?能否給企業創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已經成為面臨的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在重視語言能力的教學的同時,特別要注意在日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將語言的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對待。

3日常交際中應注意的問題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日常交際中體現在很多方面,在英語學習中應充分地瞭解這些差異。

3.1日常問候

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於問:“你吃飯了嗎?”,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會產生誤解,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又如,中國人見到熟人習慣問:“去哪裡?”,如果對西方人也這樣問候,他們可能會很不高興地回答:“不關你的事。”西方人問候時常說:”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are you doing?”,熟人間也可以說:“Hello”或“Hi”.

3.2日常稱呼

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常用於非親屬之間: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於社交。如果我們對母語是英語的長輩稱“UncleTom”,對方聽了會覺得非常奇怪。英語文化中只有關係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又如中國學生經常把“王老師”稱為“Teacher Wang”。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而中國人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為一種對人的尊重,西方人聽起來卻感覺不可思議。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Miss,等。

3.3感謝

一般來說,我們中國人在家族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係上有了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幾乎用於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準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麼忙,你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

3.4請客

在請客吃飯時,主人會問是否要再吃點或喝點什麼時,我們通常習慣於先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如果與西方人交往時也這樣說,對方就不會堅持再勸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飽。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辭,說聲“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說“No,thanks.”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交往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

3.5隱私

中國人初次見面經常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因為英語國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年輕,對自己實際年齡祕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時,經常問“你在幹什麼?”,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使人很不高興。

3.6節日及接受禮物

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外,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春節﹑元宵節和端午節等,英語國家有情人節﹑復活節﹑愚人節﹑感恩節﹑聖誕節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

相同。在節日裡,對於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表現得無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後一般也不當面開啟。如果當面開啟並喜形於色,可能招致“貪財”的嫌疑。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開啟稱讚一番,並且欣然道謝。

 4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文化知識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採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例如: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等等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滲透到教學中。總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匯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能說出正確的英語句子,而且知道面對西方人的時候應該說什麼,避免出現交際中的尷尬。

 【參考文獻】

[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覽.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5月.

[2]Paul Norbury,culture smart!Britain.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3月.

[3]葉朗,朱良志.中國文化讀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4月.

[4]段連城.美國人與中國人———中美文化的融合與撞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

[5]鄧炎昌,劉潤清.語言文化即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方文惠.英漢對比語言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