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資訊工作經濟性的分析

才智咖 人氣:1.62W
現代企業資訊工作經濟性的分析
【內容提要】從企業的資訊規定性出發,提出了藉以分析企業資訊經濟性的“資訊向量”的概念。進而討論了企業的資訊規模經濟性、資訊範圍經濟性、資訊速度經濟性和資訊網路互聯的經濟性。
【摘要題】圖書情報工作論壇
【英文摘要】Basedontheexistedtheoriesin
   對現代企業來說,有效的資訊運用無疑是在激烈變動的環境中取勝的重要方面。基於全球資訊網路互聯的實踐與推動力量,未來的資訊競爭將以資訊可轉換計量、可升級,具有資訊創新能力為主流,這就對每一個企業的資訊工作提出了極高要求。
      1.“資訊向量”
  企業資訊工作應當與其效用保持一致。當代,企業獲取各種資訊己十分方便,但所得資訊並不一定符合企業的需求[1]。為表述和衡量企業資訊的效用,引入“資訊向量”概念來反映這樣一種思想:企業所得和擁有的資訊必須符合其對資訊作用方向的要求,即與企業效益目標保持一致,並達到一定的數量要求;企業對資訊作用方向和數量的要求與企業實際得到的資訊之間存在差異,可以看作是一個“資訊向量”(圖1)。
  附圖
  圖1 資訊向量
  如圖1,OA表示企業為實現其效益目標所要求的資訊作用方向和數量,OB為企業實際得到資訊的作用方向和數量,OA需要從OB中經過企業的資訊處理、加工、提煉而得到,角度α的大小取決於企業所得資訊的作用方向和數量與企業要求之間的差距。需要說明的是:(1)企業的效益目標主要體現為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是由複雜因素所決定的。(2)資訊作用方向體現在企業活動中是資訊對實現效益目標的嚮導功能與導向作用,企業與資訊相關的組織設定、制度建設、發展規劃、資本投入、操作步驟等均與此相關,並且必須符合企業的效益目標。(3)資訊功效的發揮,有一個量的要求(即有足夠的資訊長度),以實現企業內部的資訊協同效應和組合、增值效應[2]。
  在企業的實際資訊工作中,應當切實把握好資訊的作用方向和數量問題,並應該對所得資訊進行鑑別,只把那些符合企業需求的資訊納入企業資訊系統。
      2.資訊規模經濟性
  資訊規模經濟性是指恰當的企業資訊工作可以幫助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保證效率與效益的提高,從而實現企業資訊工作的價值。由於生產要素客觀存在的不可分性和生產經營在組織、流程與技術上的要求,成本節約與效益提高要達到一定生產規模才能得到體現。在規模經濟性的層面上,企業的資訊作用方向應該是向決策層提供確定最佳投資規模、生產規模、組織規模等所需要的準確資訊。與這一方向相對應,資訊的數量由是否充分佔有關於企業經營規模的狀態、結構、過程與趨勢的資訊來裁定。從規模經濟性的角度出發,每一個企業的資訊工作都要同時考慮上述兩個方面的要求,依據“資訊向量”來識別、判斷、監督和改善企業的規模經濟性。
  經濟學理論指出,各種經濟活動的可變成本會擠壓不變成本,使邊際成本持續上升,依靠大的生產經營規模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益也就受到限制。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得通過資訊利用促進經濟規模與效率的.同步增長成為可能。運用先進的資訊科技,在把握好資訊向量的基礎上,現代企業能夠根據企業狀況和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在日益複雜的組織內部促進資訊流動,使各種資訊通過不同的渠道,傳向適當的人員和部門;然後建造更好的資訊傳遞渠道,保證各種有價值的思想、經驗、技術等在公司全部被揭示、分析、掌握和運用,將個人資訊提升為組織資訊;進而重新設計工作程式和溝通程式,改進企業內部的協作、業務流程和客戶關係管理[3],這就為企業規模與效率實現同步化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
  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建立的網路平臺已成為普遍採用的工具,與資訊向量分析相結合,它可以幫助企業收集、處理來自於外部及內部的巨量資訊,並做出及時的反饋,從而提升工作效率,產生新的企業競爭價值。企業資訊網路還能完善企業內部資料庫及客戶管理系統,幫助企業始終與目標客戶保持緊密的聯絡,提供企業更具競爭力的資源。同時,這種資訊管理體系可以幫助企業員工方便地共享資訊及分辨和處理不斷湧來的資訊,從中提取有價值的資訊以獲得或提升個人的競爭優勢,企業整體的競爭力也從中得以提高。這樣,企業資訊網路就通過資訊傳遞與共享把生產要素市場、企業、客戶與產品市場結合在一起,使資源配置效率大為提高,企業生產與市場銷售的結合變得緊密,公司活動的空間限制得以突破,生產與銷售的規模和效率能夠實現同步增長[4],企業資訊工作的規模經濟性也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