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徐州大開放戰略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2.84W
    摘要 徐州的區位優勢決定了其有成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可能性,有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序中一箇中心極、增長極的可行性。面對21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許是最佳一次發展機遇來臨的時候,徐州要想在新一輪開放中搶抓機遇、搭上經濟大發展的末班車,需要這樣的大手筆:努力找到吸引跨國集團的有效途徑,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擴散;主動接軌上海,承接蘇南,大搞加工貿易;儘快構建淮海產業協作區,讓徐州的“龍頭”昂起來。
  關鍵詞 開放;機遇;大發展;大手筆
  
  徐州的區位優勢決定了其有成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可能性,有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序中一箇中心極、增長極的可行性。我們欣喜地發現,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已經將這樣的可能再次輪轉到徐州。當前,我們正處於21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徐州實現“兩個率先,爭做江北領頭羊”最寶貴的資源,這個重要戰略機遇期所賦予徐州新一輪大發展的重大機遇內容很多,包括國家巨集觀經濟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資本和產業踴躍向中國轉移等這些現實機遇。而且,與以前各種機遇不同的是,我們今天面對的是全球產業大重組和資本大轉移帶來的戰略機遇。在這樣新的背景下,要特別關注兩大趨勢:國際製造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和南方資本向北方轉移的趨勢。我們要抓住這兩大機遇,借鑑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制定適合自己的整體發展規劃,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善於向國際資本要生產力,向南方資本要生產力。
  當新一輪的大發展來臨的時候,南方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又出現了新的演進形勢,他們在思想解放的程度、改革開放的力度、機制創新的靈活度、發展環境的優化度等方面探索出更高層次、更大規模、更寬領域內的新經驗和新模式。在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之後的今天,這些經驗與模式,日益渲染著區域經濟發展的緊迫性與必要性,成為具有開放精神的區域帶頭人“謀篇佈局”的靈感或範本。因為,在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我們已經基本告別了依靠勇氣和膽識進行改革的時代,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建設,都呈現出強烈的戰略性特徵和技術化特點,這種情勢要求我們的領導者:要保持持續的繁榮發展,必須從以往比較優勢的喜悅中解脫出來,並將這種短期內的所謂優勢轉化為長久的效益機制。
  考察南方發達地區在新形勢下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發展的地方都有一個統一的規律——開放。即改革開放的大手筆促成了南方新一輪大發展。那麼,徐州新一輪大發展,需要怎樣的開放大手筆?
  
  一、大手筆之一:努力找到吸引跨國集團的有效途徑,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擴散
  
  徐州新一輪大發展必須儘快建立起有效吸引跨國集團的機制與平臺,主動承接跨國集團的產業轉移與擴散,使徐州成為現代製造業的新基地。目前,世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資訊產業等新興產業飛速發展,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特別是他們的跨國公司向外進行產業轉移的速度相應加快,世界製造業中心由美國和日本等向中國梯度轉移,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唐經濟圈已率先承接這種轉移,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三大經濟重心。根據對當前國際產業結構變動、梯度轉移趨勢及其相應的資本流動新趨向的'分析,可以發現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經濟區是國際製造業轉移的理想之地。是江蘇乃至中國未來發展的潛力區與活躍帶。徐州的開放發展將給江蘇的新一輪發展提供強大的新增優勢。
  由於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勞動力成本提高,利潤回報率遞減,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的製造業正由這些國家和地區加快向開發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轉移,由技術領先國家和地區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轉移。而地處中國腹地的徐州以及周邊地區以巨大的市場空間和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正在成為已開發國家和地區製造業資本流動和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一般地說,要成為現代製造業基地,需要具備以下的一些基本條件:一是產業集聚條件,即要有相應的區域支柱產業或主導產業,要有相應的產業體系或配套能力,並且必須具有一定的產業技術領先性;二是要有產業發展的地域空間和市場空間,使之成為工業集聚的平臺和製造業轉移的接納地;三是要有區位環境優勢,即要與中心城市相近或者與之連線方便,可以接受中心城市的科技、經濟輻射,吸收來自那裡的產業梯度轉移;四是要有靈活高效的工業管理體制與企業執行機制,為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提供體制保證;五是人力資源條件,能為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結合創造條件,同時為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源源不斷地輸送高素質人才。特別是,在當前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過程中,較高的資訊化水平也是打造製造業基地、提升製造業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總體上講,徐州現已初步具備了這些基礎條件,有些方面還佔有明顯的優勢。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對徐州大開放戰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