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孔孟道德修養思想之比較

才智咖 人氣:2.07W


  〔論文關鍵詞〕 孟子 修養 

  〔論文摘要〕 中國非常重視個體的道德修養,並將之視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基礎。孔子、孟子開創了儒家文化發展之先河,在他們那裡有著非常豐富而精闢的道德修養思想。在如何通過道德修養鑄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認知上的共同性和傳承性,同時又具有各自的思想特色,對之進行比較研究,挖掘和開發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論精華,對於開啟我們今日之心智無疑大有裨益。 

  
   “修養”一詞本為“修身養性”之意。《孟子•盡心上》中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宋代程頤後來將“修身”與“養性”結合起來,提出了“修養”這一概念。其主要含義是指一個人在思想、道德、 學識、技藝等方面,自覺地進行學習、磨鍊、陶冶和提高的實踐活動,以及經過自身的不懈 努力所最終實現的程度和達到的境界。因此,修養問題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思想修養、文化修養、修養、理論修養、技藝修養等等。道德修養主要是指社會個體在個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等方面,根據一定的道德價值標準所進行的自我鍛鍊、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行為活動,以及經過這種努力所形成的相應的道德情操和所達到的道德境界。中國儒家倫理文化非常重視個體的道德修養,並將其視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基礎。孔子、孟子開創了儒家文化發展之先河,在他們那裡有著非常豐富而精闢的道德修養思想。在如何通過道德修養鑄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認知上的共同性和傳承性,同時又具有自身的思想特色。
  
  一、孔子的道德修養思想
  
  一個人之所以要進行自我的道德修養,其目的在於培養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在孔子那裡,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聖人”,其次是“君子”。在孔子看來,只有堯舜這樣的聖德明君才算得上是聖人,一般人是很難達到聖人之境的。所以,在個體的道德人格追求上,孔子充分認識到如果要求每一個人都成為聖人事實上是很不現實的。於是,孔子從現實可能性的角度指出:“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可見,孔子在對理想人格的追求上非常務實,主張“聖人若不可求,可求君子”,一個人若能達到君子之境亦可也。那麼,聖人之境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它與君子之境的差異又在哪裡呢?孔子認為,聖人之為聖人,其關鍵在於他能夠實現“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的統一,從而對現世乃至後世以積極的影響,所以聖人能夠做到不朽,即所謂“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 ?傳•?襄公二十四年》)。而君子則不同,孔子認為君子的人格應當是“智、仁、勇”的統一。所謂“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也就是說 ,一個人只要能夠知仁願為而不惑,知仁善為而無憂,知仁勇為、知仁敢為而不懼,在必要 的時候能夠做到“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話,就算是君子了。孔子的期望是:“ 聖人之境”要追求,“君子之德”是基礎。那麼,一個人應當如何努力才能培養自己的“君子之德”,並在此基礎上追求“聖人之境”呢?孔子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即欲成德,先修身,強調只有通過自我的道德修養才有可能鑄大德、成大器。孔子將如何進行道德修養的具體方法稱作“為仁之方”,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欲仁得仁”。即在道德修養問題上,個體自身首先要有這方面的內在欲求,孔子認為道德修養是主體自己的事情,自己都沒有對“仁”的追求,那怎麼能夠“成仁”呢?自己首先要“欲仁”,沒有這個前提,什麼也實現不了。所以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同時,在成就自我的道德人格方面,孔子一直主張“道不遠人”,即道德的追求並非遙不可及,“仁”就在我們身邊,只要自己有這個欲求,有這個決心,那麼就一定能夠實現自我對理想人格的追求,所以,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 至矣。”(《論語•述而》)“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二是“善學知仁”。孔子認為要加強自我的道德修養就必須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善惡、辨是非、別美醜、明事理,故“唯善學者方能知仁也”。孔子非常強調“學”與“思”的統一,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善不善“學”,關鍵看會不會“思”,只學不思枉學也!在學與思的過程中,孔子特別強調應該多在實踐中學習和思考,在社會生活中“多見”、“多聞”,他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述而》)另外,還要善於在生活中向有德性的人學習,時刻注意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他們相對比,主動地“見賢思齊”。他特別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只有通過這樣的學習和思考,才能真正感知“仁”的存在,真正把握“仁”的?本質。?
  三是要“克己為仁”。孔子認為,道德修養的過程並不是一條坦途,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要能夠戰勝自我,排除各種雜念,剋制各種慾望,抵禦各種誘惑,即必須“克己”才能“為仁”。為了讓自己的身心少受外界的侵擾,孔子主張人們應當主動地以“禮”克己,最好能夠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外在的誘惑小了,內在的雜念少了,一個人就更能把持住自己。所以,孔子提出“克己復禮為仁”。
  四是要“內省思仁”。 孔子認為道德修養必須不斷地反省自我,他將這種反省稱之為“自訟”,主張每個人都應當“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公冶長》)。在“自 訟”的過程中應當“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多從自身找原因,嚴格要求自己。要能夠通過“自訟”以“仁”的標準來審視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內省思仁”的方式尋找自身的不足。自我道德的完善以“知不足”為前提,只有“知不足”方能“思過而改之”。所以,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只有內省吾身,改之為貴,方能成就自我。孔子說在自我道德修養方面,自己最大的擔心就是唯恐“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論語•述而》),如果知道了自己的過錯卻“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五是要“力行近仁”。在個體加強自我道德修養的過程中,孔子非常重視道德實踐活動。在他看來,道德修養必須身體力行地去努力,才能越來越接近乃至達到“仁”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謂的“力行近乎仁”。所以,孔子認為道德修養切忌“空談”,“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一定要身體力行地去做,方能成氣候。他說:“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做任何事情都應當篤實 躬行,言行一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只要身體力行地去做了,那麼“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
  六是要“磨鍊成仁”。孔子認為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修身乃人終身之事。他稱自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 從心所欲,不逾矩”。因此,道德修養需要終身的反覆磨鍊才能成大器。在這方面必須態度誠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必須按照《詩經》所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方式追求自我在道德上的至善;必須“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永不放棄。在孔子看來道德修養“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住也”(《論語•子罕》),所以必須持之以恆。

   二、孟子的道德修養思想
  
  在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人格境界上,孟子的認識與孔子不同,孟子認為聖人之境並非高不可攀,每一個凡夫俗子都具有成為聖人的資質,關鍵在於願不願意去追求,去實踐。所以,孟子指出:“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孟子•公孫丑上》)只要願意並付諸努力,那麼“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孟子的認識與他的人性論密不可分,他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四個“善端”,據此,人人都能夠成善達仁,成為聖人。所以,成就聖人之境關鍵要“存心保善”,“寡慾養心”,通過“反求諸己”實現自己的夢想。在孟子看來,現實社會中之所以很多人不能成為聖人,關鍵就在於他們為外在的名利所惑,不注重心性修養,從而使得四心皆失,而不能成為聖人。

[1]    

基於孔孟道德修養思想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