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思想政治工作的生產力價值

才智咖 人氣:7.27K

內容摘要: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現階段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勞動者是生產力要素中最具活力的要素,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調動勞動者勞動積極性,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力,思想政治工作也能創造生產力價值。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 勞動者 生產力價值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生產力價值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新時期鞏固我黨的執政地位、維護社會主義政權、保持社會穩定帶有根本性的重大問題。而且,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也能產生生產力價值。

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特殊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是社會生產關係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它最終決定著生產關係和一切社會關係的變化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一定要代替資本主義制度,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能夠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開闢廣闊的前景。社會主義不僅要消滅剝削,而且要消滅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優越性就在於它的經濟目的是逐步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使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富裕幸福。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正因如此,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對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開發中國家來說,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所以,現階段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思想政治工作是勞動者要素中的活力要素

生產力包括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物質生產力是指人們改造和征服自然、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精神生產力是指人們生產觀念形態產品的能力。生產力是由勞動工具、勞動物件和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諸因素構成的。無論是物質生產力或是精神生產力,作為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和生產經驗的生命載體的勞動者,始終是其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因為勞動者是生產工具的製造者和使用者,勞動工具和勞動物件只有和勞動者的勞動力結合起來,才能形成現實的生產力。

那麼,勞動者的勞動力構成因素又是些什麼呢?通常認為,勞動力的構成因素是勞動者所具有的體力(年齡、體質狀況)和智力(經驗、手藝和科技水平)。勞動力的構成因素不僅僅是勞動者所具有的體力和智力,還包括勞動者的情緒、情感和意志在內的活力。因為勞動者是有思想頭腦的人,人的大腦在進行著有意識的活動。按照心理學的觀點,客觀事物反映到人的大腦,以是否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的需要為中介,產生情緒和情感,內部意識向外部動作的轉化形成人的意志,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而影響人的情緒和情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家庭的、政治的、經濟的、群體的和個人的。總之,人的情緒和情感是隨著個人的立場、觀點、環境和生活經歷而轉移,它們對人的意志有推動或阻礙作用,意志對情緒和情感起控制作用。

由此可見,人的意志支配並決定人的一切活動。正如恩格斯所說:“決不能避免這種情況:推動人去從事活動的一切,都要通過人的頭腦,甚至吃喝也是由於通過頭腦感覺到的飢渴引起的,並且是由於通過頭腦感覺到的飽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對人的影響表現在人的.頭腦中,反映在人的頭腦中,成為感覺、思想、動機、意志,總之,成為‘理想的意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28頁)而意志行動過程,又受到情緒和情感的直接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勞動者只有在自覺和自願的基礎上,以強烈的勞動熱情和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榮譽感和事業心從事勞動,才能充分發揮出勞動者所具有的體力和智力,才能科學地進行分工協作,精心地組織管理,使勞動者與生產要素最佳地結合起來。相反,勞動者意志力薄弱、情緒消極,被迫地或違心地從事勞動,就不能使他們的體力和智力充分發揮出來,即使裝置先進,生產條件優越,也不會很好地發揮作用,甚至還會造成浪費或破壞。

最近更新